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3歲前,父母一定要做的幾件事,影響孩子一生!

從懷孕那一刻起, 准爸媽就開始對寶寶充滿期待:寶寶會是怎樣的性格?以後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就像那首《que sera sera》裡面唱的:當我還是個小女孩兒的時候, 我問媽媽, 我長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會漂亮嗎?會有錢嗎?

人們都是對未來的事情充滿好奇, 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的形成離不開父母和家庭環境的影響。 俗話說“3歲看長, 7歲看老”, 在孩子3歲前, 這些事父母一定要做哦, 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0~2個月, 跟寶寶親密接觸

寶寶對外界的感受都是通過父母的愛撫、觸摸、擁抱和說話。 而0-2個月是寶寶視覺、聽覺、觸覺的發育期。

這個時候父母不要以為孩子還小, 什麼都不懂, 要多親近孩子, 多抱孩子, 跟孩子說話, 經常愛撫孩子, 幫孩子建立安全感。

3~5個月, 要多和寶寶說話

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就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那是寶寶對語言的初步認識, 開始嘗試表達自己的感受。

雖然這個階段的寶寶不會說話, 但是他會通過爸媽日常說話、做事中開始慢慢理解, 比如經常媽媽經常在這個時間點餵奶, 那麼孩子看到媽媽就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意識媽媽“我要吃奶了”。

所以, 爸爸媽媽要多和小寶寶說話, 讓小寶寶感受語言的魅力。

6~7個月, 給孩子找個玩伴

6-7個月的時候, 孩子可以坐起來了, 已經開始慢慢學習和人相處了。

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寶寶在社區裡曬太陽, 認識別的小娃娃, 也可以帶孩子到早教中心活動, 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

8~11個月, 讓孩子自由地爬吧

俗話說“3翻、6坐、8爬”, 七八個月的時候, 寶寶會開始試著自由爬行, 甚至想站起來走路來探索周圍的世界。 在此過程中, 雖然寶寶會經常摔跤, 但骨骼也得到了很好的發育。

所以,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滿地爬會弄髒衣服, 要敢於讓寶寶探索新世界, 感受成功和失敗的滋味。

12~15個月, 經常帶孩子出門

這個時間段, 有的寶寶已經會走路了, 即便爸爸媽媽約束著, 寶寶也會很想出去玩。

爸媽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

因為長期待在同一個環境裡, 孩子接觸不到新事物的刺激, 心理和智力發育可能受到影響。

而且1歲左右的幼兒更應該多曬曬太陽, 呼吸新鮮空氣, 認識小草小花、藍天白雲, 才能擴大視野, 增強免疫力。

當然嘍, 外出時要給寶寶穿厚一些, 如果遇到有風的天氣, 可以給嬰兒推車上加一層防風簾。

16~24個月, 讓寶寶接觸做家務。

家務活是孩子最好的動手和鍛煉機會, 1歲半到2歲的寶寶應經有了動手能力, 最基本的就是收拾玩具, 這個時候媽媽可以撒手不管, 讓寶寶自己收拾玩具。 逐步鍛煉, 培養孩子勤快的品質。

2~3歲, 讓孩子獨立

3歲的寶寶就可以上幼稚園了, 所以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上一年級甚至二年級還不會收拾書包?這不能怪孩子笨、邋遢, 因為孩子沒有得到鍛煉。

父母在這個時間裡應該讓孩子去鍛煉自己收拾東西, 自己穿衣服, 整理東西,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3歲後, 爸媽漸漸放手

剛放開手的時候, 就應該放開, 孩子是你的, 也是世界的, 我們不能永遠為孩子撐開保護傘,遲早有一天他會遠離爸媽,自己去認識這個世界。

所以放手吧,讓孩子去成長,去承擔。

我是木棉,每天分享育兒、教育知識,寶爸寶媽們記得關注哦。

尊重版權,圖片均源自網路,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們不能永遠為孩子撐開保護傘,遲早有一天他會遠離爸媽,自己去認識這個世界。

所以放手吧,讓孩子去成長,去承擔。

我是木棉,每天分享育兒、教育知識,寶爸寶媽們記得關注哦。

尊重版權,圖片均源自網路,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