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鏡子》火爆朋友圈,讓無數家長羞愧,強烈建議和孩子一起看!

作者:蘭心

出品: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小婚家說:

開車需要有駕照, 老師需要有教師資格證, 但是做父母卻可以無證上崗。 因此, 往往自以為給孩子傾注了無數的愛,

到頭來卻是對孩子滿滿的傷害。 紀錄片《鏡子》告訴我們, 比起問題孩子, 問題父母更需要被改造。

最近, 朋友圈被一部紀錄片刷爆了, 沒有偶像、沒有明星, 主角是三個普通的家庭, 這部紀錄片叫《鏡子》。 【文末附《鏡子》視頻】

這是一部由央視用10年時間策劃、兩年跟拍最後剪輯出來的3集紀錄片。

這部試圖探討家庭教育的紀錄片, 通過3名被父母送入特殊學校接受“改造”的輟學少年的真實經歷, 反思了當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為什麼孩子會有網癮?

為什麼孩子不願上學?

為什麼孩子不聽父母的話……

一個個問題, 直逼父母脆弱的神經, 幾乎令他們精神崩潰。

從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 孩子教育失敗後,

大多數家長們只會在孩子身上找問題, 卻看不見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說, 孩子是家庭的“鏡子”

有人把孩子的反常表現比喻成“中毒”, 可惜的是, 兩代人對“病毒”的定義迥然不同:

家長們認為, 這些病毒是網路、電腦、手機和孩子的懶惰;

孩子們卻覺得,

這些導致自己癱瘓的“病毒”, 是父母的控制、是學業的重負以及愛的匱乏。

到底是什麼阻斷了親子間的交流, 讓兩代人的代溝越來越大呢?我想, 《鏡子》中選出的3個典型家庭, 已經接近了這個問題的真實答案。

家明, 是一名高一新生, 開學後卻不肯去報導,

放棄學業天天在家上網。 他的理想, 是做一名“背包客”。 對於兒子的想法, 家明爸爸十分不認同, 他覺得自己一旦同意, 就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在家長培訓環節中, 培訓師問家明爸爸:“孩子做背包客的理想是誰給他的?”家明爸爸被問愣了, 隨後培訓師播放了家明的視頻, 孩子說:“考試前, 他們說, 考完了隨你便, 想幹什麼幹什麼。 可考完後, 他們又說, 最近太忙, 等有時間了再帶我出去旅遊……”

從家明的家庭中, 我們看到了父母對教育的極端控制, 家明爸爸認為孩子優秀的唯一標準就是學習好, 所以在這個單一的目標下, 孩子產生了被吞噬的恐懼。 家明想到了用流浪反抗。 不能去流浪, 就躲在家裡上網, 總之, 不再按照家長的意願做。

同樣的情況, 也發生在張釗家中。

張釗是以“早戀”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被關進培訓學校的, 和女友同居、把父母趕出家門這項“罪名”, 似乎足以對他實施道德的審判。 表面上看, 張釗因為早戀失去了理智, 實際上, 兩代人之間無法溝通, 才是造成問題的最根本原因。

兩年前,家明就曾向父母傾訴自己“在學校壓力很大”,母親的回復是:“學校有幾千名學生,別人都能忍,為什麼你不能忍?”慢慢地,傾訴變成了抱怨,再由抱怨變成怨恨,甚至試圖以“想跳樓”來說服家長理解自己時,父母仍然固執地認為“他就是說說,根本不敢跳”!最終,張釗沒有採取極端行為,卻對家人徹底絕望。

同樣是破碎的親子關係,有的孩子用憤怒來面對,有的孩子則選擇另一種方式。

14歲的澤清,是極少數自願參加訓練營的孩子,他想通過自己的行動“挽救家庭”,他說:“我是家人的一面鏡子,我將用我的行動,把家人從夢中喚醒。”

據澤清回憶,媽媽總是以工作忙為藉口推開自己。在家庭中,她脾氣暴躁且固執己見,父母間甚至會大打出手……”

從始至終,《鏡子》一直在向人們傳達這樣的一種理念:孩子,是家庭中的鏡子。孩子的問題,是整個家庭問題的折射。

它在提示我們,透過一個孩子,我們能看到整個家庭的全貌。只不過身處問題之中的家長們常常無法自知,反而期待著借助一切外力來改變孩子。在這種微妙的較量中,孩子“中毒”越來越深。

照《鏡子》,短暫的反思遠遠不夠

和一般的訓練營不同,武漢這所訓練機構“改造”孩子的同時,開設了家長課堂。家長們通過6天的學習,重新“持證上崗”,期待著親子關係發生逆轉、重燃對孩子和生活的期待。可惜的是,家長們象徵性的反思和短暫的行為改變,並不能真正地挽回孩子的心。

家明的父母,在培訓結束後的第二天,就把兒子接回了家裡。他們陪兒子在武漢做背包客、給兒子買了喜歡的寵物、鼓勵兒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可惜,種種努力好景不長,家長們在培訓學校中積累起的動力和耐心耗光後,看到孩子仍然不肯改變時,家庭重回舊態。

家明爸爸很困惑: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都不能換來孩子的悔改呢?很簡單,導致孩子問題的家庭結構並沒有真正的改變。

之前,家明爸爸就像是驢拉磨一樣,承擔著孩子所有的成長的重任。他幫孩子規劃好了人生,並鞭策孩子努力前行。

當孩子不按既定軌跡行走時,他覺得自己整個人生都失控了。種種順從孩子意願的行為,也只是“緩兵之計”。他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識破了這一點,也學會了表面敷衍,繼續用學習的問題和父母周旋。

當然,除了敷衍,也有試探。張釗回到家中不久,試著對母親的嘮叨和抱怨提出意見,然而張釗爸爸立刻教訓兒子:“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要講接納和理解。”很明顯,張釗爸爸沒有換位思考,直接否定了兒子的“反抗”。

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也是很多家庭都會犯的錯,他們把理解和接納變成一種對孩子的單向道德要求,自己卻不能好好地實踐這些標準。所以,孩子改變起來很難,他們缺少大人的良性示範,也很難在這種差別待遇中找到改變的動力。

至於澤清,這個對家庭忠誠的孩子,在訓練營苦苦堅持了很久,卻看不到家庭徹底改變的希望。於是,帶著自己的問題繼續向《心理訪談》欄目求助。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走多遠,才能挽救自己的家庭。或者,他像其他的兩個孩子一樣,不再期待父母改變。無論怎樣,這都是一條艱辛的路。在這條路上,光有父母暫時的改變和表面的反思遠遠不夠,孩子們需要感受到父母的誠意和成長,才能放下敵意,內心中成長的動力和一切關於美好的幻想才會慢慢復蘇。

破碎的《鏡子》,該如何修復?

紀錄片《鏡子》的最後,把落腳點放在“愛的認知”能力上。的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創造和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物質。

然而,當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時,卻極大地壓縮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同時,也忽視了自己精神層次的成長。於是,離婚率越來越高,親子矛盾越來越尖銳。

可是,我們不要忘記,比起富足的物質生活,孩子們更希望父母能夠多陪伴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彼此瞭解,然後才有機會談到理解和共情。連相處的時間都沒有,何談彼此接納?

澤清是這樣評價訓練營的:“這裡的物質可能比外面差一些,但精神上卻比外面好很多!”由此可見,愛的匱乏,是孩子最不能忍受的缺失。可是,家長們愛孩子的能力太差了。

家長經常說“你是我的孩子”,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你要聽我的!這種愛,是一種物化的愛,幾乎等同於控制。所以,品質不會太高。孩子需要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被愛,而不是作為家長的某件物品被愛。

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愛孩子,就要接納他們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哪怕,這些想法和我們最初對他們的人生規劃是那麼的不同,我們也要試著去理解,這種理解,就是家長的誠意。

愛孩子,還要保護孩子成長的動力,家長們不要因為自己的焦慮,把孩子禁錮在自己狹隘的世界中。

這種困境最經常的表現形式就是,當孩子們提出自己的想法時,家長會本能地反對、從而提出一堆困難“嚇”退孩子。家長害怕孩子們受挫後會一蹶不振,想讓孩子避開一切風險,偏偏孩子們不怕受傷、想從失敗中獲取經驗。

這種成長的動力,是一種本能的需要,孩子只有滿足了這種需要,才能發展出更完善的自我動力,才有可能自律、自強。

所以,家長要學會分辨清楚,哪些事情是孩子真的不應該去做,哪些事情是自己出於擔心、不敢讓孩子去做。家長要學會克服焦慮、成全孩子。這種自我控制能力,是家長的自我成長,這有助於重拾孩子對家長的信心和希望。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自然就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作為孩子,當然不能一味地抱怨父母。除了期待父母的改變,也要把成長的動力回歸到自己身上。家長和孩子,任何一方獲得成長,都能將親子關係帶到一個新的境地。

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家長和孩子因為某個矛盾苦苦糾纏、令生命停滯不前。我相信,唯有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才能將自己愛的能力釋放出來。也唯有這樣,才能避免我們在壓抑自己的情況下,釋放出扭曲的、控制的愛。

當然,最理想的狀態,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能在愛彼此的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

兩年前,家明就曾向父母傾訴自己“在學校壓力很大”,母親的回復是:“學校有幾千名學生,別人都能忍,為什麼你不能忍?”慢慢地,傾訴變成了抱怨,再由抱怨變成怨恨,甚至試圖以“想跳樓”來說服家長理解自己時,父母仍然固執地認為“他就是說說,根本不敢跳”!最終,張釗沒有採取極端行為,卻對家人徹底絕望。

同樣是破碎的親子關係,有的孩子用憤怒來面對,有的孩子則選擇另一種方式。

14歲的澤清,是極少數自願參加訓練營的孩子,他想通過自己的行動“挽救家庭”,他說:“我是家人的一面鏡子,我將用我的行動,把家人從夢中喚醒。”

據澤清回憶,媽媽總是以工作忙為藉口推開自己。在家庭中,她脾氣暴躁且固執己見,父母間甚至會大打出手……”

從始至終,《鏡子》一直在向人們傳達這樣的一種理念:孩子,是家庭中的鏡子。孩子的問題,是整個家庭問題的折射。

它在提示我們,透過一個孩子,我們能看到整個家庭的全貌。只不過身處問題之中的家長們常常無法自知,反而期待著借助一切外力來改變孩子。在這種微妙的較量中,孩子“中毒”越來越深。

照《鏡子》,短暫的反思遠遠不夠

和一般的訓練營不同,武漢這所訓練機構“改造”孩子的同時,開設了家長課堂。家長們通過6天的學習,重新“持證上崗”,期待著親子關係發生逆轉、重燃對孩子和生活的期待。可惜的是,家長們象徵性的反思和短暫的行為改變,並不能真正地挽回孩子的心。

家明的父母,在培訓結束後的第二天,就把兒子接回了家裡。他們陪兒子在武漢做背包客、給兒子買了喜歡的寵物、鼓勵兒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可惜,種種努力好景不長,家長們在培訓學校中積累起的動力和耐心耗光後,看到孩子仍然不肯改變時,家庭重回舊態。

家明爸爸很困惑: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都不能換來孩子的悔改呢?很簡單,導致孩子問題的家庭結構並沒有真正的改變。

之前,家明爸爸就像是驢拉磨一樣,承擔著孩子所有的成長的重任。他幫孩子規劃好了人生,並鞭策孩子努力前行。

當孩子不按既定軌跡行走時,他覺得自己整個人生都失控了。種種順從孩子意願的行為,也只是“緩兵之計”。他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識破了這一點,也學會了表面敷衍,繼續用學習的問題和父母周旋。

當然,除了敷衍,也有試探。張釗回到家中不久,試著對母親的嘮叨和抱怨提出意見,然而張釗爸爸立刻教訓兒子:“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要講接納和理解。”很明顯,張釗爸爸沒有換位思考,直接否定了兒子的“反抗”。

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也是很多家庭都會犯的錯,他們把理解和接納變成一種對孩子的單向道德要求,自己卻不能好好地實踐這些標準。所以,孩子改變起來很難,他們缺少大人的良性示範,也很難在這種差別待遇中找到改變的動力。

至於澤清,這個對家庭忠誠的孩子,在訓練營苦苦堅持了很久,卻看不到家庭徹底改變的希望。於是,帶著自己的問題繼續向《心理訪談》欄目求助。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走多遠,才能挽救自己的家庭。或者,他像其他的兩個孩子一樣,不再期待父母改變。無論怎樣,這都是一條艱辛的路。在這條路上,光有父母暫時的改變和表面的反思遠遠不夠,孩子們需要感受到父母的誠意和成長,才能放下敵意,內心中成長的動力和一切關於美好的幻想才會慢慢復蘇。

破碎的《鏡子》,該如何修復?

紀錄片《鏡子》的最後,把落腳點放在“愛的認知”能力上。的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創造和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物質。

然而,當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時,卻極大地壓縮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同時,也忽視了自己精神層次的成長。於是,離婚率越來越高,親子矛盾越來越尖銳。

可是,我們不要忘記,比起富足的物質生活,孩子們更希望父母能夠多陪伴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彼此瞭解,然後才有機會談到理解和共情。連相處的時間都沒有,何談彼此接納?

澤清是這樣評價訓練營的:“這裡的物質可能比外面差一些,但精神上卻比外面好很多!”由此可見,愛的匱乏,是孩子最不能忍受的缺失。可是,家長們愛孩子的能力太差了。

家長經常說“你是我的孩子”,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你要聽我的!這種愛,是一種物化的愛,幾乎等同於控制。所以,品質不會太高。孩子需要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被愛,而不是作為家長的某件物品被愛。

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愛孩子,就要接納他們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哪怕,這些想法和我們最初對他們的人生規劃是那麼的不同,我們也要試著去理解,這種理解,就是家長的誠意。

愛孩子,還要保護孩子成長的動力,家長們不要因為自己的焦慮,把孩子禁錮在自己狹隘的世界中。

這種困境最經常的表現形式就是,當孩子們提出自己的想法時,家長會本能地反對、從而提出一堆困難“嚇”退孩子。家長害怕孩子們受挫後會一蹶不振,想讓孩子避開一切風險,偏偏孩子們不怕受傷、想從失敗中獲取經驗。

這種成長的動力,是一種本能的需要,孩子只有滿足了這種需要,才能發展出更完善的自我動力,才有可能自律、自強。

所以,家長要學會分辨清楚,哪些事情是孩子真的不應該去做,哪些事情是自己出於擔心、不敢讓孩子去做。家長要學會克服焦慮、成全孩子。這種自我控制能力,是家長的自我成長,這有助於重拾孩子對家長的信心和希望。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自然就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作為孩子,當然不能一味地抱怨父母。除了期待父母的改變,也要把成長的動力回歸到自己身上。家長和孩子,任何一方獲得成長,都能將親子關係帶到一個新的境地。

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家長和孩子因為某個矛盾苦苦糾纏、令生命停滯不前。我相信,唯有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才能將自己愛的能力釋放出來。也唯有這樣,才能避免我們在壓抑自己的情況下,釋放出扭曲的、控制的愛。

當然,最理想的狀態,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能在愛彼此的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