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遠洋漁業這份苦活 滬上城裡娃扛得起

原標題:遠洋漁業這份苦活, 城裡娃扛得起

圖片說明:葉聖傑(左)在漁船上和船員一起展示捕獲的黑槍魚。 (屈琳琳供圖)

對於海上捕魚的艱辛, 很多人是通過閱讀海明威的經典之作《老人與海》知曉一二的。 而在現實生活中, 遠洋漁業素有“最辛苦最危險工作”之稱, 本土行業人才短缺的困境, 正日益凸顯:城市裡的孩子, 誰能扛得下這份苦活, 誰願意成天在海上漂?!

為補上我國遠洋漁業專業人才匱乏的短板, 上海海洋大學5年前成立遠洋漁業學院, 以校企多方協同的方式, 走出了一條人才培養新路。 記者日前從海洋大學獲悉,

遠洋漁業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已逾百人, 其中37人實現了專業對口——進入遠洋漁業企業出任“接班人”。

為遠洋漁業輸送新鮮血液, 看來有戲了!

設每年80萬元專項獎學金吸引人才

幾乎每次遠洋漁業領域的學術交流會上, 行業人才困境都會引發好一陣議論。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遠洋漁業學院副院長陳新軍隨口就能報上一串數位, 作為例證。 目前, 全國遠洋漁船總量2600多艘, 需要專業職務船員上萬人;100多個海外漁業基地經營人員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畢業的本科生為主, 後繼乏人;按國際區域性漁業組織的履約要求, 每年需派遣經過專業培訓的國際漁業觀察員100人以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

造成遠洋漁業人才匱乏的原因有多種。 首先, 遠洋漁業是關聯度極高的行業, 涉及捕撈、資源、加工、管理、經營等學科, 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難以適應現代遠洋漁業產業發展的要求。 此外, 高昂的人才培養成本, 也讓高校為難。

為解決遠洋漁業的人才培養問題, 上海海洋大學遠洋漁業學院成立後, 探索出一種新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出資, 以政府、企業、學校、行業協會等組成的理事會協同管理。

為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 學院還從經濟資助、升學、就業等方面發力, 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 比如, 設立每年80萬元的專項獎學金, 且讓在籍學生享受每年12500元的專業獎學金。 此外, 學院在畢業前一學年度, 會選拔10名學生免試直升漁業領域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

並作為簽約公司在職研究生進行培養。

城市長大的孩子, 適應了工作15小時的海上生活標配

面對遠洋漁業專業人才的多層次需求, 遠洋漁業學院開始量身定制培養方案, 目前開設有一年制職業技能培訓、三年制專科、“2+2”本科以及“2+1”專業學位碩士項目。

2014年7月, 葉聖傑從上海海洋大學畢業後, 進入上海水產集團下屬的一家企業工作。 在中西太平洋金槍魚圍網船金匯9輪上作業, 主要捕撈尖魚和黃鰭金槍魚——這位從大三開始就嚮往著出海的年輕人, 終於實現了對口就業。

“我家在浙江江山, 是城市長大的, 從小到大也沒幹過什麼活, 但一上船, 船長就要求我們去搬鹽巴。 ”葉聖傑坦言,

剛上船的三四個月太難熬了。 船艙中冰凍魚的鹽巴水, 用的鹽巴原來是船員們一包包從陸地上搬到船上的。 “一包鹽大約重50公斤, 第一次上船, 就和船友們沒停歇地搬了六七個小時, 當時感覺腰都要斷了。 ”慢慢地, 葉聖傑開始適應遠洋船上的生活:淩晨3點準時起床準備下網撈魚, 直到傍晚6點日落西山, 15個小時工作時間, 這是海上生活的標配!

他最初擔任漁船上的見習報務員, 轉調到金匯1號輪後, 可以獨立承擔船隻進港、報關, 翻譯, 海上加油, 發送作業報表, 船上物資採購和捕給, 物資台賬的消耗登記等各項工作。 憑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身體素質, 葉聖傑得到了用人企業的一致好評。 2016年5月底, 在結束一年多海上一線工作後,

他又回到學校, 繼續完成遠洋漁業專業的研究生學業。

據瞭解, 遠洋漁業學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目前採取“2+1”模式, 主要是培養遠洋漁業企業的科技創新與成果推廣應用的人才。 學生在讀專業學位研究生期間, 鬚根據企業生產一線的需求, 進行為期2年的海上生產實踐, 並用1年時間在學校完成相關課程和畢業論文。

定制的人才培養方案, 為行業企業輸送新鮮血液

截至去年年底, 上海海洋大學遠洋漁業學院已招收7屆學生, 共計104人, 其中有31人免試直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該學院的學生, 全部到企業進行為期2年的海上實踐工作, 實踐崗位則包括船上“資訊員”“管事”“翻譯”“漁撈長”“二副”“大副”, 以及公司駐外基地的“部門經理助理”“技術員”等。 這種定制的人才培養方案,為遠洋漁業企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同時,在中國遠洋漁業協會的支援下,遠洋漁業學院已培養並派遣了27名國際漁業觀察員,代表國家履行國際漁業的生產作業監督、資源調查等工作,分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海上工作時間一般為4至7個月。

陳新軍說,未來幾年,我國需要一批現代遠洋漁業的高層次專業人才以及上千艘遠洋漁船的職務船員和遠洋漁業國際觀察員,也需培養一批懂專業、懂外語、懂法律、懂經營、懂實踐的海外遠洋漁業基地的管理與經營人才。“遠洋漁業人才培養的任務很重,我們義不容辭。”

這種定制的人才培養方案,為遠洋漁業企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同時,在中國遠洋漁業協會的支援下,遠洋漁業學院已培養並派遣了27名國際漁業觀察員,代表國家履行國際漁業的生產作業監督、資源調查等工作,分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海上工作時間一般為4至7個月。

陳新軍說,未來幾年,我國需要一批現代遠洋漁業的高層次專業人才以及上千艘遠洋漁船的職務船員和遠洋漁業國際觀察員,也需培養一批懂專業、懂外語、懂法律、懂經營、懂實踐的海外遠洋漁業基地的管理與經營人才。“遠洋漁業人才培養的任務很重,我們義不容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