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萌!全球動物園10只最可愛的幼崽,你都認識麼?

(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綜合整理原創首發)

萌有很多種, 但萌成這樣是不是算犯規呀!今天知力君帶大家去見見世界上珍稀的小動物幼崽, 保證你萌出一臉血>

1

大耳狐

(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出生在韓國的愛寶樂園動物園, 但它的親屬一般出生在炎熱的撒哈拉大沙漠, 圖片來自網路)

大耳狐(學名:Otocyon megalotis)有蝙蝠翅膀一樣的耳朵, 最長可達14釐米。 實際上, 其種名“megalotis” 源自希臘詞“mega”和“otus”, 意即大耳。 一雙大耳朵在溝通交流、尋找食物等諸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皮毛色彩淡黃至深蜜色不等, 具體顏色取決於年齡和發現區域。 鼻口比其他狐狸大, 呈灰黑色, 兩側末梢灰白色。 高尖齒, 可快速高效咀嚼昆蟲食物, 以助消化。 它們棲息於乾旱草原和熱帶稀樹草原, 偏好短草區域。 居住在自建或其他動物留下的洞穴中。

2

豹貓

(這個可愛的傢伙出生在西雅圖的林地公園動物園, 圖片來自網路)

豹貓(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是產于亞洲的貓科動物。 豹貓的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 但各亞種的差別比較大, 例如印尼的亞種平均體長45釐米, 尾長20釐米, 而西伯利亞的亞種體長則達到60釐米, 尾長40釐米。

豹貓的毛皮也有很多種顏色:南方的豹貓為黃色, 北方的則為銀灰色。

胸部及腹部是白色。 豹貓的斑點一般為黑色。

豹貓是夜行動物, 通常以齧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除了交配季節外, 它們一般為獨處。

3

考拉

(圈養的雌性考拉中的四分之三遭受衣原體病菌感染, 可導致不育。 幸運的是,

這個小傢伙的母親在澳大利亞悉尼動物園的精心照顧下避免了疾病, 圖片來自網路)

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考拉”(Koala), 柔軟的絨毛, 憨厚天真的眼神, 滑稽笨拙的動作, 像是擺在玩具店裡的毛公仔, 奇趣又可愛, 被譽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從童話裡走出來的動物", 又名樹袋熊、無尾熊, 是一種樹棲有袋動物, 分佈於澳大利亞東南部乾旱森林中, 只吃桉樹葉。

耳有毛叢, 鼻子裸露, 無尾巴。 成年體重8-10公斤, 每產一子, 幼崽出生時僅5.5克重, 在袋內哺乳6個月, 以後數月騎在母親背上繼續成長。 到3-4年性成熟, 壽命約20年, 喜歡獨處生活, 夜間活動。

4

沙丘貓

(這只小沙丘貓被運送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艾因野生動物公園及度假區, 圖片來自網路)

沙丘貓(學名:Felis margarita)是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 體重一般在2.8-3.5千克之間。 腿短, 頭部比例大, 耳大。 皮毛柔軟濃密, 體色接近于沙的顏色, 腿部有黑色的帶狀條紋。

和大多數沙漠食肉動物一樣, 沙貓腳底的肉墊很厚, 而且有濃密的毛, 適合它們阻隔熱得發燙的地表。 它們白天在石頭下休息, 夜晚出去狩獵。以老鼠,蜥蜴和昆蟲為食。

沙丘貓從他的獵物中得到所需的水。只在交配時聚集,分佈於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島中部和西南亞。

5

小熊貓

(這是美美,一隻九周大的小熊貓幼崽,出生於克利夫蘭市的動物園,圖片來自網路)

小熊貓(學名:Ailurus fulgens)外形像貓,但較貓肥大,全身紅褐色。圓臉,吻部較短,臉頰有白色斑紋。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為黑褐色。尾長、較粗而蓬鬆,並有12條紅暗相間的環紋;尾尖深褐色。

主要生活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針闊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中有竹叢的地方。平日棲居於大的樹洞或石洞和岩石縫中。早晚出來活動覓食,白天多在洞裡或大樹的蔭深處睡覺。睡時好把頭蜷縮在四肢中,前肢抱住頭部,以尾覆蓋在身上。

6

雲豹

(照片中的小豹崽出生在法國動物園的渣甸山花園,圖片來自網路)

雲豹 (學名:Neofelis nebulosa)為哺乳綱的貓科動物,有三個亞種。體長約70-110釐米,尾長約70-90釐米,體重約16-40千克,為豹亞科最小者。身體兩側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故名。

瞳孔長方形,收縮時紡錘形。犬齒鋒利,與前臼齒之間的縫隙較大,長度比例在現存貓科動物中最大,能夠咬殺較大獵物,此點與史前已滅絕的劍齒虎相似。

雲豹分佈于亞洲的東南部,從最西部的尼泊爾開始,一直向東到中國臺灣,包括緬甸和中國秦嶺以南;往南則從印度東部、中南半島開始,一直向南到馬來半島等地為止。

夜間活動,善爬樹,常從樹上躍下捕食猴、鳥、鼠、野兔、小鹿等小型哺乳動物,偶爾偷吃雞、鴨等家禽。數量稀少,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雖然它的名字有豹這個字,但它不屬於豹屬,而是獨立的雲豹屬。

7

爾氏長尾猴

(這只出生於埃塞克斯郡科爾賈斯特動物園的可愛小猴子,能量無窮,圖片來自網路)

分佈於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盧旺達,烏干達。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猴科、長尾猴屬。

8

夜猴

(這個可愛的小傢伙是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動物園的雙胞胎之一,圖片來自網路)

夜猴(學名:Aotus trivirgatus):體長240-370毫米,尾長316-400毫米。體重0.6-1.0千克。長相十分奇特,身體只有松鼠那麼大,四肢特別細長。身上長滿密毛,銀灰色的皮毛柔軟而濃密,上體雜有灰色和深灰,下體有淺黃色或棕色。

它的眼睛集光能力很強,在近於漆黑的環境裡,它照樣能捕捉到正在飛行的昆蟲。口吻不能完全合閉,耳朵相當小。下巴下方有可隨意被膨脹並給出共振聲音的的聲囊。

為世上惟一晝伏夜出的高等靈長目動物,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海拔高度從海平面至2100米都有發現。彼此主要通過叫聲來溝通。其眼睛聚光能力很強,夜間能準確地捕捉到飛行中的昆蟲。

夜猴是夜行和樹棲動物,白天在樹洞或木質藤本的樹巢上睡覺。飲食主要包括水果、堅果、樹葉、樹皮、昆蟲、樹膠和小脊椎動物。分佈于巴西和委內瑞拉。

9

(來自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阿爾瑪公園動物園的小狨猴,圖片來自網路)

產於中南美洲屬於狨科(Callithricidae)的軟毛猴子,除大趾外,其他諸趾皆具尖爪。分佈在山南的山谷中,毛很長,黃赤色,奔跑輕捷而善於攀援樹木,很愛惜自己的尾巴。

10

袋獾

(它看起來有點奇怪,但它肯定是澳大利亞悉尼動物園最熱的明星之一,圖片來自網路)

袋獾有一個響噹噹的外號——“塔斯馬尼亞魔鬼”,是歐洲人取的名字,因為他們覺得袋獾的叫聲很可怕,聽起來像是被激怒的驢叫聲,聲量之大就像發自比袋獾大上 10 倍的動物!

與卡通形象不一樣的是,袋獾不太會獵捕,主要以腐肉為生。它們也不會像龍捲風那樣旋轉,或用兩隻腳直立走路。

它們看起來像是可愛的小熊,但是不要被它們所騙了。一旦它們張開嘴巴,你就會看到有力的下顎,足以咬碎骨頭和舊靴子。如果它灰白的耳朵開始泛紅,快跑,這意味著它會攻擊你啦。

想瞭解更多內容,請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查閱《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吧!

編輯:胡小雨

夜晚出去狩獵。以老鼠,蜥蜴和昆蟲為食。

沙丘貓從他的獵物中得到所需的水。只在交配時聚集,分佈於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島中部和西南亞。

5

小熊貓

(這是美美,一隻九周大的小熊貓幼崽,出生於克利夫蘭市的動物園,圖片來自網路)

小熊貓(學名:Ailurus fulgens)外形像貓,但較貓肥大,全身紅褐色。圓臉,吻部較短,臉頰有白色斑紋。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為黑褐色。尾長、較粗而蓬鬆,並有12條紅暗相間的環紋;尾尖深褐色。

主要生活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針闊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中有竹叢的地方。平日棲居於大的樹洞或石洞和岩石縫中。早晚出來活動覓食,白天多在洞裡或大樹的蔭深處睡覺。睡時好把頭蜷縮在四肢中,前肢抱住頭部,以尾覆蓋在身上。

6

雲豹

(照片中的小豹崽出生在法國動物園的渣甸山花園,圖片來自網路)

雲豹 (學名:Neofelis nebulosa)為哺乳綱的貓科動物,有三個亞種。體長約70-110釐米,尾長約70-90釐米,體重約16-40千克,為豹亞科最小者。身體兩側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故名。

瞳孔長方形,收縮時紡錘形。犬齒鋒利,與前臼齒之間的縫隙較大,長度比例在現存貓科動物中最大,能夠咬殺較大獵物,此點與史前已滅絕的劍齒虎相似。

雲豹分佈于亞洲的東南部,從最西部的尼泊爾開始,一直向東到中國臺灣,包括緬甸和中國秦嶺以南;往南則從印度東部、中南半島開始,一直向南到馬來半島等地為止。

夜間活動,善爬樹,常從樹上躍下捕食猴、鳥、鼠、野兔、小鹿等小型哺乳動物,偶爾偷吃雞、鴨等家禽。數量稀少,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雖然它的名字有豹這個字,但它不屬於豹屬,而是獨立的雲豹屬。

7

爾氏長尾猴

(這只出生於埃塞克斯郡科爾賈斯特動物園的可愛小猴子,能量無窮,圖片來自網路)

分佈於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盧旺達,烏干達。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猴科、長尾猴屬。

8

夜猴

(這個可愛的小傢伙是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動物園的雙胞胎之一,圖片來自網路)

夜猴(學名:Aotus trivirgatus):體長240-370毫米,尾長316-400毫米。體重0.6-1.0千克。長相十分奇特,身體只有松鼠那麼大,四肢特別細長。身上長滿密毛,銀灰色的皮毛柔軟而濃密,上體雜有灰色和深灰,下體有淺黃色或棕色。

它的眼睛集光能力很強,在近於漆黑的環境裡,它照樣能捕捉到正在飛行的昆蟲。口吻不能完全合閉,耳朵相當小。下巴下方有可隨意被膨脹並給出共振聲音的的聲囊。

為世上惟一晝伏夜出的高等靈長目動物,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海拔高度從海平面至2100米都有發現。彼此主要通過叫聲來溝通。其眼睛聚光能力很強,夜間能準確地捕捉到飛行中的昆蟲。

夜猴是夜行和樹棲動物,白天在樹洞或木質藤本的樹巢上睡覺。飲食主要包括水果、堅果、樹葉、樹皮、昆蟲、樹膠和小脊椎動物。分佈于巴西和委內瑞拉。

9

(來自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阿爾瑪公園動物園的小狨猴,圖片來自網路)

產於中南美洲屬於狨科(Callithricidae)的軟毛猴子,除大趾外,其他諸趾皆具尖爪。分佈在山南的山谷中,毛很長,黃赤色,奔跑輕捷而善於攀援樹木,很愛惜自己的尾巴。

10

袋獾

(它看起來有點奇怪,但它肯定是澳大利亞悉尼動物園最熱的明星之一,圖片來自網路)

袋獾有一個響噹噹的外號——“塔斯馬尼亞魔鬼”,是歐洲人取的名字,因為他們覺得袋獾的叫聲很可怕,聽起來像是被激怒的驢叫聲,聲量之大就像發自比袋獾大上 10 倍的動物!

與卡通形象不一樣的是,袋獾不太會獵捕,主要以腐肉為生。它們也不會像龍捲風那樣旋轉,或用兩隻腳直立走路。

它們看起來像是可愛的小熊,但是不要被它們所騙了。一旦它們張開嘴巴,你就會看到有力的下顎,足以咬碎骨頭和舊靴子。如果它灰白的耳朵開始泛紅,快跑,這意味著它會攻擊你啦。

想瞭解更多內容,請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查閱《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吧!

編輯:胡小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