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想不想長壽?來看看這些長壽之鄉的有哪些共同特徵?

想不想長壽?來看看這些長壽之鄉的有哪些共同特徵?

一、世界五大長壽之鄉的膳食特徵

目前, 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中國廣西巴馬、中國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薩、外高加索地區及厄瓜多爾的比爾卡班巴為世界長壽之鄉。

1.巴基斯坦罕薩

罕薩山谷距離我國的新疆僅30多公里。 在罕薩, 八九十歲仍可在地裡勞作, 很多人都能健康地活過一百歲。 罕薩人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喜歡吃粗制麵粉、乳製品、水果、青菜、薯類、芝麻等。 喜歡適量飲用一種由葡萄、桑葚和杏製成的烈酒“罕薩之水”。 罕薩的水體富含礦物質, 對當地人的健康非常有利。

2.厄瓜多爾比爾卡班巴

厄瓜多爾南部山區有一個叫比爾卡班巴的村莊, 是公認的西半球最長壽之地, 在約5000人中有2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 比爾卡班巴人以素食為主, 喜歡吃豆類、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 很少吃動物和高熱量食品。

當地人喜歡飲用的泉水中礦物質含量較高, 其中鐵、鎂等成分的比例很理想。

3.外高加索地區的格魯吉亞

格魯吉亞位於外高加索地區, 不少人能活到百歲。 在格魯吉亞的長壽鄉阿巴哈吉亞, 當地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麵做的麵包和粥,

至少喝2杯牛奶、3~4杯優酪乳, 不吃香腸、熏肉或火腿, 很少吃蛋糕、土豆、動物油脂和糖果, 不喝咖啡, 主要喝“格魯吉亞茶”。 當地人的飲水呈微鹼性, pH值為7.2~7.4。 血壓偏低, 脈搏正常。 科學家認定弱鹼性食物有益於長壽。

4.中國廣西巴馬

巴馬位於廣西盆地和雲貴高原的斜坡地帶。 巴馬人的飲食特點是低熱量、低脂肪、低鹽和高維生素、高纖維素。 每日兩粥一飯, 均自然處於限食狀態。 主食以玉米粥和大米粥為主, 輔以白薯和各類蔬菜、豆類等天然食品。 常用火麻油炒菜, 火麻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巴馬的長壽老人每天攝入熱量僅為1400~1500千卡左右。 當地空氣清新, 每立方米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000~5000, 最高可達到20000個, 被稱為“天然氧吧”。 北部山區的農田和菜地裡錳、鋅含量極高,

而銅、鎘含量低。 鋅被稱為“生命之花”, 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

5.中國新疆和田

新疆和田于田縣的拉依蘇村是世界長壽之鄉。 拉依蘇村有2400人, 僅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有16人。 該村居民食物以谷菜為主, 約占77.3%, 其中穀物又以饢和饃饃為主, 麵食占到69.5%;菜主要是作湯飯, 還喜歡飲用當地的一種茶水, 不喜歡吃過多甜食。

二、典型長壽地區的膳食特點

除世界長壽之鄉以外, 世界上還存在一定的長壽地區, 其飲食也各有特點。

1.東方長壽地區的典範

以日本沖繩島的大宜味為代表, 其高齡老人和長壽老人比率之高, 堪稱世界之最。 大宜味村人長壽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點是飲食結構合理。

一是蛋白質攝入量較高, 且結構合理。 蛋白質的來源主要是魚、大豆和少量的肉。 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的比例為1:1, 動物性蛋白中肉和魚的比例也為1:1, 這是最理想的攝取量。 二是脂肪攝入量低。 平日飲食的魚、大豆、蔬菜、芝麻、綠茶等天然食物, 都是低脂肪食品。 此外,他們的烹調方式以生拌、清蒸為主,用油量非常少。日本人平均脂肪攝取量是歐美人士的1/4。三是低鹽。低鹽飲食是防治高血壓病的基石。在日本,限鹽量為7~9g/d。

2.西方長壽地區的典範

以希臘克里特島和丹麥格陵蘭島最為典型。這兩個地區人群體內血脂含量都較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為全球最低,其中冠狀動脈疾病的死亡率只有美國人的1/20,且預期壽命最長,經檢測,兩地的人血脂含量均較低。

(1)希臘克里特島 居民膳食以天然動植物為主。島上的植物大多含有ω-3脂肪酸——亞麻酸,肉製品及乳製品均富含ω-3脂肪酸。克里特島盛產的橄欖油也是他們ω-3脂肪酸的來源之一。

(2)丹麥格陵蘭島 島上居住的愛斯基摩人以捕魚為生,飲食中很少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總攝取的能量有35%~40%來自動物脂肪,主要是深海魚類及食用深海魚類的海豹,而這些生物大都含有豐富的ω-3脂肪酸。

雖然這兩個地區在膳食內容上有很大的區別,但在脂肪攝入上卻有著相同的特徵——ω-3脂肪酸。常見的ω-3脂肪酸包括亞麻酸、EPA和DHA,EPA有“血管清道夫”之稱,而DHA則被譽為“護腦專家”。

三、長壽人群的膳食經驗可供借鑒

1.應堅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結構

世界長壽之鄉的飲食結構均體現出以穀菜為中心的特點。豆類、薯類、玉米、水果吃得多,動物食品吃得很少。因此,我們應堅持傳統的以植物性食物為膳食主體的飲食習慣。

2.應注意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合理搭配

長期單純吃素會使人體內的酶系統功能下降,營養素無法全面供給。日本和其他一些長壽人群的膳食很講究葷素搭配,非常重視對各種肉、(魚)類食品的攝取和比例,值得我們借鑒。

3.熱量要適量,蛋白質結構要合理

熱量攝入過多,是造成肥胖和相關疾病的重要原因。世界5個長壽之鄉的人日均攝入熱量為1640千卡,明顯低於一般人2400千卡的標準。因此,需大力提倡低熱量飲食。蛋白質結構要合理。日本在攝取動物蛋白的同時,注重植物性蛋白的攝取,豆製品食用量較大。其它長壽人群也大多有食用豆製品的習慣。

4.脂肪、鹽分攝入量要低且結構合理

大多數長壽地區均為低脂飲食。部分西方長壽地區居民的脂肪攝入量不同,但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ω-3脂肪酸。這提示我們應採用低脂飲食,並盡可能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高鹽飲食與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密切相關。我國食鹽攝入量偏大,比日本高1倍左右。低鹽是重要的健康飲食習慣。

5.注重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攝入

長壽之鄉的居民均注重攝取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如厄瓜多爾比爾卡班巴居民飲用的礦泉水富鋅,廣西巴馬的土壤呈高錳低銅且富含鋅等,鋅能調節免疫功能。近年來,國內外營養學家發現了食物中有許多植物化學物質,如低聚糖、多糖、花青素、硫化丙烯、黃酮類化合物等,對於提高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預防腫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這些成分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水果中,恰恰長壽之鄉大量攝取蔬菜和水果,從而延緩了衰老的進程。

人生苦短,唯有長壽,能讓我們享受美好時光

此外,他們的烹調方式以生拌、清蒸為主,用油量非常少。日本人平均脂肪攝取量是歐美人士的1/4。三是低鹽。低鹽飲食是防治高血壓病的基石。在日本,限鹽量為7~9g/d。

2.西方長壽地區的典範

以希臘克里特島和丹麥格陵蘭島最為典型。這兩個地區人群體內血脂含量都較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為全球最低,其中冠狀動脈疾病的死亡率只有美國人的1/20,且預期壽命最長,經檢測,兩地的人血脂含量均較低。

(1)希臘克里特島 居民膳食以天然動植物為主。島上的植物大多含有ω-3脂肪酸——亞麻酸,肉製品及乳製品均富含ω-3脂肪酸。克里特島盛產的橄欖油也是他們ω-3脂肪酸的來源之一。

(2)丹麥格陵蘭島 島上居住的愛斯基摩人以捕魚為生,飲食中很少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總攝取的能量有35%~40%來自動物脂肪,主要是深海魚類及食用深海魚類的海豹,而這些生物大都含有豐富的ω-3脂肪酸。

雖然這兩個地區在膳食內容上有很大的區別,但在脂肪攝入上卻有著相同的特徵——ω-3脂肪酸。常見的ω-3脂肪酸包括亞麻酸、EPA和DHA,EPA有“血管清道夫”之稱,而DHA則被譽為“護腦專家”。

三、長壽人群的膳食經驗可供借鑒

1.應堅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結構

世界長壽之鄉的飲食結構均體現出以穀菜為中心的特點。豆類、薯類、玉米、水果吃得多,動物食品吃得很少。因此,我們應堅持傳統的以植物性食物為膳食主體的飲食習慣。

2.應注意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合理搭配

長期單純吃素會使人體內的酶系統功能下降,營養素無法全面供給。日本和其他一些長壽人群的膳食很講究葷素搭配,非常重視對各種肉、(魚)類食品的攝取和比例,值得我們借鑒。

3.熱量要適量,蛋白質結構要合理

熱量攝入過多,是造成肥胖和相關疾病的重要原因。世界5個長壽之鄉的人日均攝入熱量為1640千卡,明顯低於一般人2400千卡的標準。因此,需大力提倡低熱量飲食。蛋白質結構要合理。日本在攝取動物蛋白的同時,注重植物性蛋白的攝取,豆製品食用量較大。其它長壽人群也大多有食用豆製品的習慣。

4.脂肪、鹽分攝入量要低且結構合理

大多數長壽地區均為低脂飲食。部分西方長壽地區居民的脂肪攝入量不同,但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ω-3脂肪酸。這提示我們應採用低脂飲食,並盡可能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高鹽飲食與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密切相關。我國食鹽攝入量偏大,比日本高1倍左右。低鹽是重要的健康飲食習慣。

5.注重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攝入

長壽之鄉的居民均注重攝取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如厄瓜多爾比爾卡班巴居民飲用的礦泉水富鋅,廣西巴馬的土壤呈高錳低銅且富含鋅等,鋅能調節免疫功能。近年來,國內外營養學家發現了食物中有許多植物化學物質,如低聚糖、多糖、花青素、硫化丙烯、黃酮類化合物等,對於提高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預防腫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這些成分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水果中,恰恰長壽之鄉大量攝取蔬菜和水果,從而延緩了衰老的進程。

人生苦短,唯有長壽,能讓我們享受美好時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