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追著孩子餵飯,可能會坑他一生!

生活中, 不少家長習慣給自家孩子餵飯。 大家擔心不給孩子餵飯, 孩子就不好好吃飯, 對孩子身體健康和發育不好。 殊不知, 其實給孩子餵飯很可能會害了他一生。

天天餵飯, 孩子連飯都不會吃!

樂樂媽媽每天追在樂樂後面給他喂水、水果或者是零食, 甚至還要幫他擦汗, 可謂是無微不至。 但是在媽媽這樣辛勤的照顧之下, 樂樂卻是班上最瘦弱的小朋友。 在幼稚園裡需要老師餵飯, 連話都說不清楚, 甚至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和欺負。

等樂樂上了小學, 媽媽還是整天追著餵飯, 樂樂不願意吃就求著他吃。 其他小朋友都可以自己吃飯, 只有他嘟著嘴不願意吃飯。

樂樂的語言能力也沒什麼進步, 說話的時候還有些含糊不清, 複雜一點就說不了, 有時候著急了就大喊大叫。

孩子這個樣子, 身邊的人也提醒樂樂媽媽不要再餵飯了, 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

但是樂樂媽媽卻一臉無奈, 說樂樂自己吃飯會把飯撒得到處都是, 餵飯都吃不了多少, 如果不喂的話孩子豈不會餓死。

也許家長自己意識不到, 這種情況有多麼可怕!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對吃飯失去了興趣,沒有大人餵飯就不吃。 媽媽餵飯雖然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護, 卻讓他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對生活的熱愛。

給孩子餵飯都有哪些危害?

很多家長都覺得餵飯是對孩子好, 可是事實並非這樣, 給孩子餵飯危害很多, 下面就來給大家說一下。

1.導致咀嚼功能不足, 影響消化吸收

家長餵飯容易使寶寶進食太快, 這樣的話食物未完全咀嚼就被吞進肚中, 導致腸胃負擔加重, 不利於牙齒發育和臉部肌肉鍛煉, 甚至影響以後面容。

2.影響動作平衡和手眼協調能力的建立

吃飯需要手、嘴巴和眼睛相互配合, 如果家長給孩子餵飯的話, 那麼就讓孩子失去了鍛煉手眼協調能力的機會。

3.影響對食欲的控制, 孩子更易超重

家長給孩子餵飯, 他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吃太多, 這胃子容易被撐大,

引起肥胖。

4.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失去吃飯的樂趣

家長給孩子餵飯的時候, 孩子容易分心, 喜歡東張西望, 或者到處跑來跑去, 一會兒看看電視, 一會兒玩玩玩具。 而家長一味的催促和強迫, 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一種負擔, 容厭食、挑食。

5.使孩子缺乏自我服務能力和獨立性

孩子不認真吃飯, 家長強迫孩子吃, 會讓他覺得吃飯與自己無關, 是為了讓家長開心, 從而可能用不吃飯來要脅家長。 這種認知上的錯誤還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家長、生活能力不足、懶惰等壞習慣。

6.延續到生活學習上, 遏制孩子的自主發展

一直需要家長餵飯的孩子, 依賴性很強, 長大後也無法獨立。 例如讓家長幫忙做作業、整理房間等。

雖然這樣可以滿足家長呵護孩子的心理, 但是卻讓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空間。 這樣下去, 會導致孩子的生活能力逐漸喪失。

嬰兒時期養成的吃飯習慣對一個人日後的飲食習慣影響非常大。 為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習慣。

學會這六招,寶寶吃飯不再難

其實有時候家長也並不想給孩子餵飯,但是如果放任孩子自己吃飯,不僅吃的到處都是,可能孩子也吃不了什麼。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解決孩子“吃飯難”的問題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個辦法。

1.允許寶寶手抓食物

等孩子長到六七個月打的時候,已經可以用手抓東西吃。這種技能孩子天生就會,不需要家長教。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把衣服和地面弄髒了就不讓他學習怎麼自己吃飯。

如果想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孩子自己用手抓東西吃。可以準備切好的水果、磨牙餅乾之類的食物,但是要控制量,以免孩子一下子全塞進嘴裡而噎住。

2.讓寶寶自己拿勺子

很多家長會抱怨給十到十二月大的寶寶餵飯非常麻煩,因為孩子總是要搶大人的勺子,然後隨便搗亂,把食物都弄灑了。一些媽媽會失去耐心,對孩子大聲吼叫,可能使他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想搶勺子,那麼家長就讓他自己拿。最好給孩子準備一把勺子,教他怎麼用勺子吃飯。如果怕孩子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可以給他戴好圍嘴,在地上鋪上廢報紙等。如果孩子吃累了隨意扒拉的時候,可以將大部分食物撤下去,只留一點給他玩。

3.利用遊戲教寶寶使用勺子

對我們來說,用勺子舀食物送進嘴裡很容易,但是對孩子來說就很難了,需要經過練習才能學會。訓練孩子用勺子吃飯並不簡單,但是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來教。例如準備一些黃豆、一個勺子和兩個碗,注意不要選擇容易碎的餐具,勺子最好大一些。家長可以將黃豆放在一個碗裡,讓孩子用勺子把它們舀到另一個碗裡,而且大人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做,適時給予幫助。

4.讓寶寶儘早自己吃飯

孩子1歲左右時,喜歡學習和嘗試各種各樣的事,包括自己吃飯等。等孩子習慣了大人餵飯,就更不願意自己吃飯了,連勺子可能都不會用。為了讓孩子自己吃飯,家長不僅要準備孩子喜歡吃的食物,還要準備一些孩子喜歡的餐具,讓孩子用自己的餐具吃飯。

5.適當讓寶寶有饑餓感

很多時候孩子吃飯不認真是因為肚子根本不餓。所以適當讓孩子感覺饑餓很有必要,這樣孩子就樂意吃飯了。

如果孩子吃了幾口就不吃了,家長就和孩子說吃飽了就沒有東西吃了。這樣接連幾天之後,孩子自己就會想吃東西。家長就把食物放在孩子面前,去忙別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吃飯。

6.寶寶能自己吃就不需要再喂

孩子自己學會吃飯之後就會對自己吃飯這件事情失去興趣,反而想要讓大人餵飯。家長不要因為擔心寶寶會肚子餓就給餵飯,這樣對孩子沒好處。如果孩子一定要大人喂,可以簡單喂幾口,之後就讓他自己吃。

學會這六招,寶寶吃飯不再難

其實有時候家長也並不想給孩子餵飯,但是如果放任孩子自己吃飯,不僅吃的到處都是,可能孩子也吃不了什麼。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解決孩子“吃飯難”的問題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個辦法。

1.允許寶寶手抓食物

等孩子長到六七個月打的時候,已經可以用手抓東西吃。這種技能孩子天生就會,不需要家長教。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把衣服和地面弄髒了就不讓他學習怎麼自己吃飯。

如果想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孩子自己用手抓東西吃。可以準備切好的水果、磨牙餅乾之類的食物,但是要控制量,以免孩子一下子全塞進嘴裡而噎住。

2.讓寶寶自己拿勺子

很多家長會抱怨給十到十二月大的寶寶餵飯非常麻煩,因為孩子總是要搶大人的勺子,然後隨便搗亂,把食物都弄灑了。一些媽媽會失去耐心,對孩子大聲吼叫,可能使他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想搶勺子,那麼家長就讓他自己拿。最好給孩子準備一把勺子,教他怎麼用勺子吃飯。如果怕孩子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可以給他戴好圍嘴,在地上鋪上廢報紙等。如果孩子吃累了隨意扒拉的時候,可以將大部分食物撤下去,只留一點給他玩。

3.利用遊戲教寶寶使用勺子

對我們來說,用勺子舀食物送進嘴裡很容易,但是對孩子來說就很難了,需要經過練習才能學會。訓練孩子用勺子吃飯並不簡單,但是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來教。例如準備一些黃豆、一個勺子和兩個碗,注意不要選擇容易碎的餐具,勺子最好大一些。家長可以將黃豆放在一個碗裡,讓孩子用勺子把它們舀到另一個碗裡,而且大人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做,適時給予幫助。

4.讓寶寶儘早自己吃飯

孩子1歲左右時,喜歡學習和嘗試各種各樣的事,包括自己吃飯等。等孩子習慣了大人餵飯,就更不願意自己吃飯了,連勺子可能都不會用。為了讓孩子自己吃飯,家長不僅要準備孩子喜歡吃的食物,還要準備一些孩子喜歡的餐具,讓孩子用自己的餐具吃飯。

5.適當讓寶寶有饑餓感

很多時候孩子吃飯不認真是因為肚子根本不餓。所以適當讓孩子感覺饑餓很有必要,這樣孩子就樂意吃飯了。

如果孩子吃了幾口就不吃了,家長就和孩子說吃飽了就沒有東西吃了。這樣接連幾天之後,孩子自己就會想吃東西。家長就把食物放在孩子面前,去忙別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吃飯。

6.寶寶能自己吃就不需要再喂

孩子自己學會吃飯之後就會對自己吃飯這件事情失去興趣,反而想要讓大人餵飯。家長不要因為擔心寶寶會肚子餓就給餵飯,這樣對孩子沒好處。如果孩子一定要大人喂,可以簡單喂幾口,之後就讓他自己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