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探秘三國軍隊的建制:何為部,何為曲?

推薦:三國時代的寡婦, 不嫁也得嫁

文/洪與

【作者簡介】洪與, 男, 漢族, 四川蒼溪人, 大學文化。 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曾任四川省作家協會《作家文匯》特邀編輯、四川省作家協會青少年文學導師。

因致力於監獄文學創作, 被譽為“新監獄文學”領軍人物之一。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監獄三部曲:《敵人》《監獄長》《AB門——貪官的後半生》;長篇小說《大國相——蜀漢丞相諸葛亮》獲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優秀作品獎, 被列為全國農家書屋採購目錄。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我們讀《三國志》《晉書》或者《後漢書》的時候,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表述:某某人率部曲投奔, 或者獲部曲將吏士家口。 比如《三國志•李典傳》:“時太祖與袁紹相拒官渡, 典率宗族及部曲輸穀帛供軍。 ”《三國志•魏延傳》:“魏延字文長, 義陽人也。 以部曲隨先主入蜀, 數有戰功, 遷牙門將軍。 ”等等。

那麼, 何為部, 何為曲呢?

部曲, 乃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軍隊主要的、也是基本的作戰單元。

我們以步兵為例, 來說說部與曲的建制究竟有多少人, 主管相當於現在軍隊的什麼軍事長官。 當然, 這裡是在通常情況下的設置, 而在實際中, 往往因需要, 所轄人數有很多變化。

曲的主管為軍候(俸祿比六百石)、千人(俸祿比六百石),

一般情況下, 每曲分左、右兩屯, 編軍士200余人, 但有時會多至500人。 相當於現在的營級軍官。

部的主官為校尉(比二千石)、軍司馬(比千石)。

漢代, “石”為官員職級大小而領取俸祿, 所以叫官秩。

漢官秩以萬石為最高, 其次就是二千石,

也就是說, 二千石就是高官了。 校尉的俸祿是校尉比二千石, 算不算高官呢?

“比”, 是甲骨文會意字, 象兩人步調一致, 比肩而行, 並列, 並排的意思。 比二千石, 就是並列二千石, 拿現在的話說, 享受二千石的待遇。

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 鬼吹燈九幽將軍 尋龍訣 摸金符 盜墓小說 驚悚懸疑小說 天下霸唱作品集 ¥29.1 購買

從這個意義上講, 校尉職級不高, 但享受高官待遇。

二千石究竟是多少呢?《漢書》記載, 月俸120斛。 十鬥曰斛, 十升為鬥。 校尉的俸祿折算就是12000升。 如果按照林甘泉主編的《中國經濟通史_秦漢經濟史(上)》的演算法:漢代1石=2市鬥, 1市鬥=13.5斤, 1石=27市斤粟。 折算下來就是月工資3240斤粟。

從出土的漢代木簡可知, 西漢時期, 邊疆士兵每月口糧是“三石三鬥三升粟”,

平均一天11升沒有脫殼的小米, 一月才330升。 那麼校尉的俸祿可以養活36個人左右。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 軍司馬是校尉的屬官, 拿現在的話說, 就是副校尉, 俸祿當然遠低於校尉。 校尉的屬官還有丞, 協助校尉管文案一類;而軍司馬則是協助管軍事。

那麼校尉所部從人數上看,相當於現在軍隊什麼級別的指揮官呢?

一般而言,二曲為部,加上校尉的衛隊、屬官等,通常建制為1200人。但有時,特別是戰爭狀態時,分左、右、前、後、中五曲,大致建制為3000人。或因需要有增有減,總兵力甚至可以多達六七千人,類似余現在的加強營、加強團。

由此,校尉僅僅相當於現在軍隊的團級軍官。

但校尉有直接統領的士兵,其所領部校一般具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其權很重。

不管是政府軍、州郡地方軍,還是豪族的家兵(私兵),基本都採用部曲制(按照現在的說法叫營團制)。不過,三國初期,群雄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隨便封官許願,軍隊建制很亂,將軍、校尉滿天飛。很多時候,先給個將軍、校尉什麼的軍職,自己去招募買馬。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和樂進都屬於這種情況。樂進當時為曹操帳下小吏,“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還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三國志》)樂進招了一千多人的兵,給了個司馬當。

其實都尉在秦漢官制中,跟校尉一樣,秩比二千石,兩者上下級關係因朝代、時期不同有變動。但到了東漢末,都尉低位急劇下滑。至於樂進為“陷陳都尉”, 陷陳是當時的一個軍種。《漢書》或者《三國志》中的“陷陳”“先登”“敢死”,大都指一支為數1000多人的特種部隊,按照現在的話說,叫敢死隊。以後我們再詳細說一說。

部曲以下,則是屯、隊、什、伍。

屯的主管為屯長(比二百石),每屯分前、後兩隊,軍士約100人,相當於現在的連長;隊的主管為隊率(比百石)、隊史(比百石),每隊分前、後、左、右、中共5什,編士兵約50人,相當於現在的副連長;什的主管是什長,俸祿鬥食,轄十人,相當於現在的排長;伍,是最小的作戰單元,五人,主管是伍長,相當於現在的班長。

部曲以上,則是軍的建制,主管為大將軍(位比三公)、將軍(位上卿,依次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軍作為作戰部隊的最高編制,通常只有在戰時設置。長官由大將軍或將軍出任。將軍受命出征,皆開幕府(設司令部),置僚屬(司令部參謀人員),組成作戰指揮機構。每軍通常轄有前、後、中、左、右五部(或因作戰需要有增有減)。因此,軍作為非常設建制單位,人數是因戰爭需要而設。

可以看出,將軍,名義上比校尉好聽,而卻無直接指揮的軍隊,反而不如校尉有實權。

東漢靈帝時的何進,可是統領天下兵馬的大將軍,暗中佈置誅滅宦官,反而為宦官所殺。於是,何進手下校尉袁紹、曹操借此機會帶兵入宮,將宦官全部殺光。

蜀漢馬超,官至驃騎將軍,卻無直接指揮的軍隊,也是這種情況。

由此,三國時代軍隊基本編制就一目了然了:伍——什——隊——屯——曲——部——軍。

推薦:斬首約有165萬級的白起,究竟是神是魔?

那麼校尉所部從人數上看,相當於現在軍隊什麼級別的指揮官呢?

一般而言,二曲為部,加上校尉的衛隊、屬官等,通常建制為1200人。但有時,特別是戰爭狀態時,分左、右、前、後、中五曲,大致建制為3000人。或因需要有增有減,總兵力甚至可以多達六七千人,類似余現在的加強營、加強團。

由此,校尉僅僅相當於現在軍隊的團級軍官。

但校尉有直接統領的士兵,其所領部校一般具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其權很重。

不管是政府軍、州郡地方軍,還是豪族的家兵(私兵),基本都採用部曲制(按照現在的說法叫營團制)。不過,三國初期,群雄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隨便封官許願,軍隊建制很亂,將軍、校尉滿天飛。很多時候,先給個將軍、校尉什麼的軍職,自己去招募買馬。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和樂進都屬於這種情況。樂進當時為曹操帳下小吏,“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還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三國志》)樂進招了一千多人的兵,給了個司馬當。

其實都尉在秦漢官制中,跟校尉一樣,秩比二千石,兩者上下級關係因朝代、時期不同有變動。但到了東漢末,都尉低位急劇下滑。至於樂進為“陷陳都尉”, 陷陳是當時的一個軍種。《漢書》或者《三國志》中的“陷陳”“先登”“敢死”,大都指一支為數1000多人的特種部隊,按照現在的話說,叫敢死隊。以後我們再詳細說一說。

部曲以下,則是屯、隊、什、伍。

屯的主管為屯長(比二百石),每屯分前、後兩隊,軍士約100人,相當於現在的連長;隊的主管為隊率(比百石)、隊史(比百石),每隊分前、後、左、右、中共5什,編士兵約50人,相當於現在的副連長;什的主管是什長,俸祿鬥食,轄十人,相當於現在的排長;伍,是最小的作戰單元,五人,主管是伍長,相當於現在的班長。

部曲以上,則是軍的建制,主管為大將軍(位比三公)、將軍(位上卿,依次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軍作為作戰部隊的最高編制,通常只有在戰時設置。長官由大將軍或將軍出任。將軍受命出征,皆開幕府(設司令部),置僚屬(司令部參謀人員),組成作戰指揮機構。每軍通常轄有前、後、中、左、右五部(或因作戰需要有增有減)。因此,軍作為非常設建制單位,人數是因戰爭需要而設。

可以看出,將軍,名義上比校尉好聽,而卻無直接指揮的軍隊,反而不如校尉有實權。

東漢靈帝時的何進,可是統領天下兵馬的大將軍,暗中佈置誅滅宦官,反而為宦官所殺。於是,何進手下校尉袁紹、曹操借此機會帶兵入宮,將宦官全部殺光。

蜀漢馬超,官至驃騎將軍,卻無直接指揮的軍隊,也是這種情況。

由此,三國時代軍隊基本編制就一目了然了:伍——什——隊——屯——曲——部——軍。

推薦:斬首約有165萬級的白起,究竟是神是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