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軍僧格林沁在太平軍北伐戰爭惡戰中讓太平軍俘虜對仗太平軍

根據各種史料記載以及粗略的統計, 在太平軍北伐戰爭中, 個別太平軍將士還沒有來得及轉移, 便被搜查的敵人所俘, 由於戰場作戰失利, 也有不少北伐太平軍被清軍包圍而被俘, 更多的是在北伐太平軍突圍時中了清軍的埋伏, 或在撤退轉移途中被清軍追兵圍截, 以及傷兵掉隊落伍和在清軍打掃戰場時被俘。

清軍對被俘的這些太平軍, 經過了篩選之後, 選出了一些身材碩大、年青力壯而又誠心歸順大清的人, 用“以俘治俘”的手段, 由得力勇目約束管帶, 為清軍充當戰場炮灰, 在交戰中傷亡的比例相當之大, 曾投降清軍的太平軍書手陳思伯在其《複生錄》中記載:“(僧)王在連鎮, 點查義勇, 傷亡過多, 知其鹹出死力, 不勝歎惋”, “連鎮肅清後, 五營投誠義勇, 陣亡五千。 ”可見, 被俘太平軍的傷亡相當之慘重。

在太平軍北伐戰爭中, 先後被俘的北伐大平軍總數應在萬人以上, 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成為清軍的作戰工具。 當面臨殺傷性大的戰鬥場面時, 激烈的惡戰往往都是由太平軍被俘者充當, 用太平軍俘虜對仗太平軍, 如在攻打東連鎮時, 僧格林沁“令投誠義勇, 分紮西連鎮及灶戶、陳莊, 並將大炮運至西連鎮,

高築炮臺, 隔河轟擊”。 再如, 李開芳所部轉移馮官屯後, “僧邸帶兵追至馮官屯, 令毛勇攻擊, 互有殺傷”。 在勝保所奏摺中也有記載:“前經遵示投出之蕭良芳、林來、沈惠、沉五群、沈廷、方窗等六名, 奴才勝保隨時體查, 見其痛改前非, 誠心向順。 ”在進攻束城時, 僧格林沁令俘虜太平軍隨清軍營隊打仗, 蕭良芳等力殺七賊, 沈惠、林來、沉廷等三名, 奮勇向前, 身受重傷。 “似此悔罪自新, 尚屬可嘉, 可否免罪仍請法外施仁, 量予恩施之外, 出自聖裁。 ”

當然, 清政府在實施利用太平軍俘虜打仗的過程中, 也相應地採取一些手法, 對被俘的有功太平軍給予各種獎賞, 以便調動俘虜死心踏地為清政府效命的積極性。 如對反戈攻“賊”者, 准予剃髮, 對殺北伐軍立功者封官賞銜。 “派先得功者充當哨官, 施肇恒為義勇統帶, 賞給口糧號褂並火印腰牌”。 對作戰出力、立功較大且在俘虜當中具有影響力的人, 以清廷的名義賞給頂戴並給予一定的權力。 如“其前由賊營投出之蕭良芳、林來、沈惠、沉五群、沈廷、方窗等六名,

隨同官兵打仗殺賊, 尚能悔過自新, 著免其治罪, 並賞給六品頂戴, 以示法外之仁。 ”清軍通過獎罰並用、恩威兼施的方法, 使俘虜的太平軍爭當立功, 為其賣命。 如對施紹恒在攻破連鎮後, 因立功而賞授施紹恒以都司銜、周隆亭守備銜, 均賞換花翎。

僧格林沁還借大平軍戰俘之手來斬殺太平軍的戰俘,行刑時派被俘的太平軍充任,“是以前次斬戮廣西等處賊犯,皆系派令投誠楚勇行刑,即系欲使其感德畏威之意”,“僧王令楚逆而斬粵逆,使之為敵,將來必不勾結”。由此可見,清政府對所俘虜的“老兄弟”太平軍處置極為嚴厲,毫不手軟。特別是廣西籍的太平軍將士,聞聽清營中有令,各省被脅百姓投出,還可不殺,惟廣西人投出,多有不赦,於是“更不肯投誠”。

此外,還有部分俘虜被清軍安排到陣守前沿營壘,在連鎮週邊的一些太平軍營壘被攻克後,均由部分被俘太平軍把守,便於減少佔用大量清軍的兵力。

清軍用制衡與獎賞相結合的手法,把戰俘又推上了作戰的前線,北伐軍的連鎮大營可以說是由“北伐太平軍戰俘”們所攻破的,因為主要的進攻者幾乎全部是由幾千個北伐太平軍戰俘充當頭陣去火拼裡面的北伐太平軍。

清政府對被俘太平軍的處理,除了類似上面的收錄利用其對仗北伐軍之外,最重的處理辦法就是斬首處決,戰場上抓獲的俘虜立即執行,如曾經殺死過官兵或殺傷過多人的則被處梟首示眾,被視為“罪情尤重”的被俘將士,則淩遲處死,更有甚者,清政府將北伐太平軍俘虜活活扒皮處死,如在連鎮,清軍“拿獲活長毛老賊二名,俱系江西人,僧王立將二賊扒皮處死”,殘忍之極,令人髮指。此外,清軍還使用了剖腹的殺害方式,如在為連鎮、高唐、馮官屯等處陣亡的官弁兵勇8000人祭奠時,“將就擒賊匪從犯八十人並二賊童,齊捆縛挖心活祭之”。此場景令人觸目驚心,毛骨悚然。

北伐太平軍全軍覆沒是太平天國自金田起義以來所遭受的第一場慘敗,僧格林沁成了清廷鎮壓太平天國的首位建功將領,並以“忠勇善戰,名震海內”。他在處置太平軍俘虜的作法上得到了清政府的首肯,這對後來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等將領在剿滅太平軍過程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太平軍北伐,到底有多少清軍和太平軍參與?雙方死亡人數有多少?

2、馮官屯之戰:悲壯的太平軍北伐遭受到了最嚴重的失利,以悲劇落幕

3、吉文元戰死阜城,北伐太平軍遭遇冷酷嚴寒天氣,缺糧少彈慘遭重創

4、臨洺關之戰:太平軍大敗北方兵馬,直隸總督納爾經額也為此而丟官

5、林鳳祥北伐軍兵敗東連鎮,僧格林沁立功,勝保丟官被發配新疆勞改

僧格林沁還借大平軍戰俘之手來斬殺太平軍的戰俘,行刑時派被俘的太平軍充任,“是以前次斬戮廣西等處賊犯,皆系派令投誠楚勇行刑,即系欲使其感德畏威之意”,“僧王令楚逆而斬粵逆,使之為敵,將來必不勾結”。由此可見,清政府對所俘虜的“老兄弟”太平軍處置極為嚴厲,毫不手軟。特別是廣西籍的太平軍將士,聞聽清營中有令,各省被脅百姓投出,還可不殺,惟廣西人投出,多有不赦,於是“更不肯投誠”。

此外,還有部分俘虜被清軍安排到陣守前沿營壘,在連鎮週邊的一些太平軍營壘被攻克後,均由部分被俘太平軍把守,便於減少佔用大量清軍的兵力。

清軍用制衡與獎賞相結合的手法,把戰俘又推上了作戰的前線,北伐軍的連鎮大營可以說是由“北伐太平軍戰俘”們所攻破的,因為主要的進攻者幾乎全部是由幾千個北伐太平軍戰俘充當頭陣去火拼裡面的北伐太平軍。

清政府對被俘太平軍的處理,除了類似上面的收錄利用其對仗北伐軍之外,最重的處理辦法就是斬首處決,戰場上抓獲的俘虜立即執行,如曾經殺死過官兵或殺傷過多人的則被處梟首示眾,被視為“罪情尤重”的被俘將士,則淩遲處死,更有甚者,清政府將北伐太平軍俘虜活活扒皮處死,如在連鎮,清軍“拿獲活長毛老賊二名,俱系江西人,僧王立將二賊扒皮處死”,殘忍之極,令人髮指。此外,清軍還使用了剖腹的殺害方式,如在為連鎮、高唐、馮官屯等處陣亡的官弁兵勇8000人祭奠時,“將就擒賊匪從犯八十人並二賊童,齊捆縛挖心活祭之”。此場景令人觸目驚心,毛骨悚然。

北伐太平軍全軍覆沒是太平天國自金田起義以來所遭受的第一場慘敗,僧格林沁成了清廷鎮壓太平天國的首位建功將領,並以“忠勇善戰,名震海內”。他在處置太平軍俘虜的作法上得到了清政府的首肯,這對後來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等將領在剿滅太平軍過程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太平軍北伐,到底有多少清軍和太平軍參與?雙方死亡人數有多少?

2、馮官屯之戰:悲壯的太平軍北伐遭受到了最嚴重的失利,以悲劇落幕

3、吉文元戰死阜城,北伐太平軍遭遇冷酷嚴寒天氣,缺糧少彈慘遭重創

4、臨洺關之戰:太平軍大敗北方兵馬,直隸總督納爾經額也為此而丟官

5、林鳳祥北伐軍兵敗東連鎮,僧格林沁立功,勝保丟官被發配新疆勞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