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崔彩屏驕傲的資本只是貴妃姨母?No!她的父系家族還藏著大招呢

《大唐榮耀》中的炮灰角色崔彩屏是一位性情驕縱又直率的姑娘。 因為鍾情廣平王李俶, 所以時時刻刻同沈珍珠針鋒相對, 給冬珠戀添了不少堵。 然而由於雙商經常欠費, 因此每當行動受阻或者壞事被揭穿, 只能大吵大嚷:“我姨母是貴妃!我舅舅是宰相!”

當然, 這確實是崔彩屏非常值得炫耀的資本。 自從楊貴妃獲唐玄宗專寵, 楊氏一族雞犬升天。 不僅族兄楊國忠升任宰相, 楊貴妃的姐姐們也都受封國夫人。 崔彩屏的母親是楊貴妃的大姐, 封韓國夫人。 楊家一時權傾朝野, 炙手可熱, 王孫公子也不得不小心逢迎。

於是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崔彩屏的母系家族, 甚少有人去關注她的父系家族。 事實上, 崔彩屏的父系家族同樣另人側目。

據《舊唐書》記載, “代宗崔妃, 博陵安平人”。 “博陵”二字可大有玄機。

雖然隋唐時期已經實行科舉制, 但總體而言隋唐仍屬於貴族社會, 世家大族在政治格局及社會生活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在這些世家大族中間, 有七支最為顯貴, 他們分別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 博陵、清河等地名被稱為“郡望”, 也就是來源於某一地區的貴族。 所謂“博陵崔氏”, 即指出身於博陵這一區域的崔姓世家大族。 由於這七支最為尊貴的世家有五個姓氏(崔盧李鄭王)和七個郡望, 因此統稱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出身于太原王氏

五姓七家自矜身份, 實行內部通婚的慣習, 以保持高貴的血統。 而五姓七家以外的人士, 則以娶五姓女作為生平最大的榮耀之一, 這種榮耀甚至超越了與皇家聯姻。 比如, 唐高宗時期的宰相薛元超位極人臣, 晚年自述平生有三大憾事:一是未能進士擢第, 二是未能娶五姓女為妻,

三是未能參與編修國史。 而薛元超的夫人李氏, 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侄女、齊王李元吉的女兒, 受封和靜縣主, 由唐太宗親自賜婚。

李唐皇室則對五姓七家的地位既嫉妒又羡慕。 貞觀年間, 太宗皇帝無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 命令官員重新修訂《氏族志》, 沒想到編修者在初稿中依然無視皇室, 按照公認排名將博陵崔氏列在第一位。 唐太宗十分憤怒, 強令將皇室李氏排為第一, 皇后長孫氏排第二, 崔氏及其他世家大族被壓至第三位。 然而這種行政命令並沒有改變人心中的排位。 唐高宗的宰相李義府曾為兒子向五姓求婚被拒, 惱羞成怒, 勸唐高宗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五姓七家內部通婚。 結果法律的實施效果非但不如意, 反而增加了這些世家大族驕傲的資本,他們紛紛以“禁婚家”自居,反而更加顯貴。

眼見來硬的不行,李唐皇室只好試圖融入世家大族的“朋友圈”,宣稱自己其實也是出身於五姓之一的隴西李氏。但是眾所周知,李唐皇室含有多半的少數民族血統,因此他的單方聲明並未被其他世家大族接受。唐文宗曾經既自負又失落的對宰相說:“我家二百年天子,難道比不上崔、盧嗎?”

李唐皇室的隴西李氏身份很可能是仿冒的,而崔彩屏卻是貨真價實的五姓女。更何況博陵崔氏還在五姓中排名第一。由於某些複雜的原因,唐代士人都不願意娶公主為妻,嫁不出去的公主成為皇帝頭疼的問題,而求娶崔氏之女的人卻趨之若鶩。民間因此形成了“崔家醜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卻愁”的諺語。崔彩屏有著天下第一高門的出身,再加上楊氏一族的滔天權勢,想不驕傲都難。所以她怎麼可能以妾室的身份嫁給當時只是郡王的李俶呢?歷史上的崔妃是唐玄宗親自賜婚的李俶正妃,婚禮極其盛大。那時沈珍珠已經在李俶身邊做了多年侍妾,長子李適也早已出生。

然而,出身再高貴,一旦捲入皇家政治的漩渦,最後也很難獲得一個美好的結局。起先,李俶雖然心裡不喜崔妃的驕縱善妒,但面上還是小心的供著。但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楊氏被滅,門第在戰亂時期也變得不那麼重要,李俶便不太搭理崔妃了。受此打擊,崔妃憂鬱成疾,不久去世。李俶登基後也並未追封這位髮妻為皇后。

反而增加了這些世家大族驕傲的資本,他們紛紛以“禁婚家”自居,反而更加顯貴。

眼見來硬的不行,李唐皇室只好試圖融入世家大族的“朋友圈”,宣稱自己其實也是出身於五姓之一的隴西李氏。但是眾所周知,李唐皇室含有多半的少數民族血統,因此他的單方聲明並未被其他世家大族接受。唐文宗曾經既自負又失落的對宰相說:“我家二百年天子,難道比不上崔、盧嗎?”

李唐皇室的隴西李氏身份很可能是仿冒的,而崔彩屏卻是貨真價實的五姓女。更何況博陵崔氏還在五姓中排名第一。由於某些複雜的原因,唐代士人都不願意娶公主為妻,嫁不出去的公主成為皇帝頭疼的問題,而求娶崔氏之女的人卻趨之若鶩。民間因此形成了“崔家醜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卻愁”的諺語。崔彩屏有著天下第一高門的出身,再加上楊氏一族的滔天權勢,想不驕傲都難。所以她怎麼可能以妾室的身份嫁給當時只是郡王的李俶呢?歷史上的崔妃是唐玄宗親自賜婚的李俶正妃,婚禮極其盛大。那時沈珍珠已經在李俶身邊做了多年侍妾,長子李適也早已出生。

然而,出身再高貴,一旦捲入皇家政治的漩渦,最後也很難獲得一個美好的結局。起先,李俶雖然心裡不喜崔妃的驕縱善妒,但面上還是小心的供著。但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楊氏被滅,門第在戰亂時期也變得不那麼重要,李俶便不太搭理崔妃了。受此打擊,崔妃憂鬱成疾,不久去世。李俶登基後也並未追封這位髮妻為皇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