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禪這句話,足以看出其曠世才能,和忠孝情義,歷史誤會他太久了

每當說起劉禪, 這心中都不免有些傷神。 因為歷史從來都沒有給予劉禪一個公正的評價。 無奈, 他縱是有光輝, 又何曾能罩過父輩, 這所謂三國, 既然早已經定下了劉, 關, 張三朵紅花, 那他劉禪, 便也只能作為綠葉。

但歷史應該為劉禪正名, 因為其忠義和才能, 從來不欠缺。 當年, 諸葛亮出兵伐魏之時, 劉禪曾與李豐有過這麼一段對話。

李豐:軍師走了, 陛下為何如此傷心?

劉禪:相父老了, 朕怕再也見不到他了。

這句話看似平常, 但是其中不難看出, 劉禪已經預測出了, 此次諸葛亮出師, 必然是有去無回。 從這點鐘我們就能夠看出劉禪他本人是有才能的, 父輩光環太過耀眼, 他才沒有機會, 一展身手。

而且, 當諸葛亮走的時候, 劉禪還說過:你諸葛亮是臣, 但卻是我劉禪的義父!

從這句話中, 我們能感受到, 劉禪與諸葛亮之間是有情義存在的。 早年劉備托孤白帝城, 諸葛亮臨危受命。 可以說, 諸葛亮輔佐劉禪完全是為了報劉備知遇之恩, 他對蜀國的感情, 要遠遠大於對於劉禪的感情。 他曾對劉備說, 劉禪之才能, 卓越非常。

也就是說, 諸葛亮是肯定劉禪的才能的。 但是相比諸葛亮他自己而言, 劉禪的才能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再加上諸葛亮對於蜀國的控制欲, 或者說對於蜀國的情結過重, 這也就導致了一種諸葛亮壓制劉禪的局面。

早年, 劉禪就曾提議:以蜀國地勢之險要, 可保二十年之內相安無事, 為何非要出兵伐魏?

諸葛亮卻說:陛下今年十六, 我今年五十二, 二十年之後我已不再, 蜀國何以大興?

從中不難看出, 諸葛亮對於自己過於看重, 而對於劉禪卻存在這些許不信任。

但事實上我們知道,諸葛亮死後的二十年,蜀國都在劉禪的庇護下。樂不思蜀也好,他劉禪至少憑藉著僅有的手段和條件,真正的保證了蜀國的安定。

戰亂,受難的只能是百姓,劉禪選擇不戰,就已經展現出了他的情懷。樂不思蜀,思蜀何以保命?劉禪一聲充滿才智與情義,只是祖輩光環耀眼,又一直沒有一個何時的機會。

但事實上我們知道,諸葛亮死後的二十年,蜀國都在劉禪的庇護下。樂不思蜀也好,他劉禪至少憑藉著僅有的手段和條件,真正的保證了蜀國的安定。

戰亂,受難的只能是百姓,劉禪選擇不戰,就已經展現出了他的情懷。樂不思蜀,思蜀何以保命?劉禪一聲充滿才智與情義,只是祖輩光環耀眼,又一直沒有一個何時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