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更懂生活情調的大馬力 試駕雷克薩斯RC F

當滿大街都是1.5T、2.0T發動機的時候, 自吸發動機似乎成了一個異類。 尤其是大排量的自吸似乎更加少見。 渦輪的趨勢由於政策等原因逐步想豪華車領域侵蝕的時候。 原來印象中的大排量自吸所帶來的那種加速的順暢感, 在高速階段爆發動力的推背感也越來越難得。 雷克薩斯的RC F就還保留了這樣的基因, 讓癡迷於大排量自吸的我, 也還能再過一把癮。

5.0的排量, 將近500馬力的動力。 在一般的車型上是體會不到的。 但是相對于完全基因的性能車, RC F又是在性能車的基礎上最“顧家”的一款。 該暴力的時候, 你能感覺的到它不遺餘力的性格, 但是日常的駕駛中它暴躁的性格又不至於讓你難以駕馭。 尤其是在日常駕駛的起步階段, 它似乎像睡不醒一樣, 會非常慵懶的慢悠悠的起步, 油門回應也沒那麼靈敏, 而且還顯得有些沉重。 但是當你深踩一點油門的時候,

就好像睡著的加菲貓被踩到尾巴一樣, 這時可以腦補一下這個畫面。 當轉速升高, 強大的動力也會隨之而來, 隨著聲浪的逐漸加大, 旁邊的車輛只會出現在你的後視鏡中了。

如果你覺得這些還不夠, 還不足以體現近500馬力的特點。 這時可以地板油試一下,

它不會有渦輪發動機所帶來的絲毫的遲滯, 動力會隨著轉速持續輸出。 但是這時也有個問題, 由於地板油到底, 發動機會連續降檔來壓榨動力。 強大的動力瞬間輸出, 雖然這時會給坐在車內的人非常強烈的推背感, 排氣筒的聲浪也會在突破一個限值之後爆發出來, 但是這時候對輪胎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非常容易造成尾部擺動, 車身不穩的情況。 不過還好電子系統的及時介入會及時修正車身, 而這時候突然而至的聲浪, 而超強的加速度, 所帶來的回頭率確實有超跑的氣勢。

單純的動力如果沒有強大的車身和底盤懸架配合就有些浪費了。 顯然RCF在這方面沒有讓大家失望。 單純從駕駛質感來說, 它是在性能車領域中向舒適性做出很大妥協的。 雖然懸架調校的也很硬朗, 但是跟寶馬M的那種感覺會顛到跳起來的感覺相比還是舒服很多。 雖然沒有做專業的麋鹿測試, 但在高速變線時底盤對車身的支撐還是能給你充足的信心。

車頭的指向也很精准, 指哪打哪的暢快感會讓你不自覺的去加大油門。 “指哪打哪”一直是我對操控好的車型的形容, 這個感覺也不是單純來自性能車, 但是會在性能車上將這個感覺放大數倍。 還有更好的對操控的形容是“車隨心動”了, 雖然我覺得RCF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這也許是它對“顧家”方面的妥協所造成的。但是它在特殊路段上的表現還是能夠讓你感受到酣暢淋漓。

高速超車時,在經過了初段的慵懶後,在轉速上來後,你能在時速180公里時還能夠感覺有強大的動力儲備要噴薄而出,如果條件允許這時候你只需做的繼續踩油門,這時候這個睡醒的猛獸才剛剛開始展現它的實力。可以隨時升起的尾翼可以將車身經過的亂流轉化成強大的下壓力,讓車身牢牢的吸在地面上。

RC F提供多種駕駛模式選擇,如果這時候選擇運動模式。最直觀的感受是,睡著的怪獸被提前叫醒了。從底盤,發動機相應,變速箱換擋時機的選擇等方面都會變成備戰狀態。隨時等著動力的呼喚,在驅動車身。

山路的駕駛的性能車一個很好的考驗,由於全都是彎路和坡道,對底盤和懸架的考驗會非常到位,頻繁的換擋和加油刹車又會對變速箱和發動機是考驗。所以動力系統的匹配,和綜合性能在山路駕駛中表現的最為真實。這次我們來到了城區外100多公里的紅井路,雖然這裡的三連彎比不上“秋名山”的五連髮夾,不過對於雷克薩斯來說,跑山中帶點小愜意才是最重要的。經過一上午的感受,RC F在山路中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底盤與懸架的支撐與我們之前的預期完全一致,有韌勁。但由於車重,在帶點速度過彎時還是會有一定側傾,不過跑車的側傾也沒有多大幅度。5.0L V8的發動機配合8速變速箱,在山路中更多的表現是降檔與動力銜接,這點這台RC F的動力系統還是很靠譜的完成了表演,477馬力在山路中肯定是沒法全力施展,不過有這麼強大的動力儲備還是讓駕駛員信心十足,在出彎之後和上坡時可以盡情發揮。

開了一上午了,也休息一下,順便聊一下RC F的外觀。這兩天在路上開收到了不錯的回頭率,當然這很大一部分要得益於這個官方名叫炙橙色的顏色,確實比較吸睛,再加上一整塊碳纖維材質的發動機蓋,一看就覺得是個狠貨。RC F的外觀要比RC更加粗獷,主要是因為整車空氣動力學設計的增加,像前臉下方左右兩個進氣口、前後輪拱的寬體化設計以及一個可升降的小尾翼。

RC F的車身尾部採用了雙邊共四出的排氣,"八"字型的排列方式也在視覺上提高它的運動性,不過排氣聲的調教也算雷克薩斯化,保留的V8的底蘊,但並沒有展現出它的暴躁。

再來說一下這次試駕的車型,RC F碳纖維版,顧名思義是在普通RC F上加一套碳纖維套件,整車在前發動機蓋、車頂、尾翼以及車內部分飾板上採用了碳纖維材質。碳纖維上身之後的意義就在於提升車身輕量化以及感官運動性,不過這套RC F上的套件整體只減重了10幾公斤,對於1.8噸重的車身實在影響不大,整體感受之後,這套碳纖維的儀式感明顯大於實際用途。不過雷克薩斯本來就沒有把RC F調教的很激進,只是套件在身給了自己一個偶爾狠踩兩腳耍下性子的理由。

總結:

簡單來說,雷克薩斯RC F是一台適合過日子的跑車,它更加懂得生活的情調。5.0L V8自吸發動機絕對是現在渦輪增壓盛世下的一股清流,477馬力搭配8速變速箱的動力總成可以覆蓋任何使用場景,底蘊很足,可控不暴躁。整車的駕駛感受也會讓人體會性能與舒適的結合體,不過在性能與舒適的天平上它明顯更偏舒適,如果可以將性能的砝碼再增加一些,這台車可能會更加讓人眼前一亮。

這也許是它對“顧家”方面的妥協所造成的。但是它在特殊路段上的表現還是能夠讓你感受到酣暢淋漓。

高速超車時,在經過了初段的慵懶後,在轉速上來後,你能在時速180公里時還能夠感覺有強大的動力儲備要噴薄而出,如果條件允許這時候你只需做的繼續踩油門,這時候這個睡醒的猛獸才剛剛開始展現它的實力。可以隨時升起的尾翼可以將車身經過的亂流轉化成強大的下壓力,讓車身牢牢的吸在地面上。

RC F提供多種駕駛模式選擇,如果這時候選擇運動模式。最直觀的感受是,睡著的怪獸被提前叫醒了。從底盤,發動機相應,變速箱換擋時機的選擇等方面都會變成備戰狀態。隨時等著動力的呼喚,在驅動車身。

山路的駕駛的性能車一個很好的考驗,由於全都是彎路和坡道,對底盤和懸架的考驗會非常到位,頻繁的換擋和加油刹車又會對變速箱和發動機是考驗。所以動力系統的匹配,和綜合性能在山路駕駛中表現的最為真實。這次我們來到了城區外100多公里的紅井路,雖然這裡的三連彎比不上“秋名山”的五連髮夾,不過對於雷克薩斯來說,跑山中帶點小愜意才是最重要的。經過一上午的感受,RC F在山路中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底盤與懸架的支撐與我們之前的預期完全一致,有韌勁。但由於車重,在帶點速度過彎時還是會有一定側傾,不過跑車的側傾也沒有多大幅度。5.0L V8的發動機配合8速變速箱,在山路中更多的表現是降檔與動力銜接,這點這台RC F的動力系統還是很靠譜的完成了表演,477馬力在山路中肯定是沒法全力施展,不過有這麼強大的動力儲備還是讓駕駛員信心十足,在出彎之後和上坡時可以盡情發揮。

開了一上午了,也休息一下,順便聊一下RC F的外觀。這兩天在路上開收到了不錯的回頭率,當然這很大一部分要得益於這個官方名叫炙橙色的顏色,確實比較吸睛,再加上一整塊碳纖維材質的發動機蓋,一看就覺得是個狠貨。RC F的外觀要比RC更加粗獷,主要是因為整車空氣動力學設計的增加,像前臉下方左右兩個進氣口、前後輪拱的寬體化設計以及一個可升降的小尾翼。

RC F的車身尾部採用了雙邊共四出的排氣,"八"字型的排列方式也在視覺上提高它的運動性,不過排氣聲的調教也算雷克薩斯化,保留的V8的底蘊,但並沒有展現出它的暴躁。

再來說一下這次試駕的車型,RC F碳纖維版,顧名思義是在普通RC F上加一套碳纖維套件,整車在前發動機蓋、車頂、尾翼以及車內部分飾板上採用了碳纖維材質。碳纖維上身之後的意義就在於提升車身輕量化以及感官運動性,不過這套RC F上的套件整體只減重了10幾公斤,對於1.8噸重的車身實在影響不大,整體感受之後,這套碳纖維的儀式感明顯大於實際用途。不過雷克薩斯本來就沒有把RC F調教的很激進,只是套件在身給了自己一個偶爾狠踩兩腳耍下性子的理由。

總結:

簡單來說,雷克薩斯RC F是一台適合過日子的跑車,它更加懂得生活的情調。5.0L V8自吸發動機絕對是現在渦輪增壓盛世下的一股清流,477馬力搭配8速變速箱的動力總成可以覆蓋任何使用場景,底蘊很足,可控不暴躁。整車的駕駛感受也會讓人體會性能與舒適的結合體,不過在性能與舒適的天平上它明顯更偏舒適,如果可以將性能的砝碼再增加一些,這台車可能會更加讓人眼前一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