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咸豐帝最為信任的顧命大臣,最後卻被鐵柄敲斷脛骨斬首示眾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 道光皇帝駕崩于圓明園。 時年二十歲的愛新覺羅·奕詝繼承皇位, 是為咸豐帝。 咸豐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

大手筆的對朝政進行改革, 為了挽救統治危機, 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 也是在這樣的形勢之下, 咸豐帝開始重用敢於任事的肅順, 並支持肅順實行革除弊政的各種措施。 肅順也由此開始了自己的權臣之路。

愛新覺羅·肅順, 字雨亭, 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

鄭慎親王第六子。 咸豐帝即位後, 肅順迎來自己仕途的頂峰, 擢內閣學士, 兼任副都統、護軍統領、鑾儀使。 此後在短短數年之中, 肅順步步高升, 歷任正白旗滿洲副都統、左都禦史、戶部尚書等職。 面對大清王朝的頹勢, 肅順看清了只有漢人才能挽救這一敗局, 認為必須重用有能力的漢族官僚, 才有可能度過重重難關。 所以在他的舉薦和選拔之下, 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等漢族名臣相繼登上政治舞臺, 為平定太平天國、同光中興網羅了人才。 特別是他在咸豐帝面前力薦左宗棠, 不僅為擊敗太平天國保下了一名幹將, 還為之後抗擊沙俄、收復新疆提拔了一名傑出的統帥。

咸豐帝

肅順初次面見咸豐帝時, 曾提出“嚴禁令、重法紀、鋤奸宄”的九字治國方針, 此亂世用重典的思路深得咸豐帝認可。 此後肅順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整頓吏治, 嚴厲打擊貪污腐敗, 嚴懲瀆職失職, 整肅官場政風。 僅“戊午科場案”就斬首一品大員一名、侍郎一名, 其餘獲罪官員九十余名, 使得官場談肅順而色變。

在戶部尚書任上, 徹查“戶部寶鈔案”, 抄沒戶部司員、商戶及滿族宗室數十家之多。 肅順個性張揚, 疾惡如仇, 曾當眾大罵戶部尚書周祖培, 其他大臣也往往受其侵侮, 無不飲恨在心, 卻敢怒而不敢言(這也是之後北京政變中無人支持他的原因)。

肅順雖驕橫專權、目中無人, 但對待有才華的漢臣卻能做到格外禮待。 他對漢人名士的器重不僅形諸言表, 而且付諸於行動, 常常不拘一格地選拔保薦人才, 當然這樣的舉動定會召滿蒙貴族和守舊官員的極大不滿。 咸豐十年(1860年)正月肅順授御前大臣, 後又任領侍衛內大臣、內務府大臣、協辦大學士、鑲黃旗漢軍都統, 權勢煊赫, 盛極一時。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病死前遺詔肅順與載垣、端華等八大臣輔佐幼帝載淳,但載淳的生母慈禧太后在兩個多月後發動辛酉政變,詔賜載垣、端華自盡。肅順在密雲被捕下獄,後被押往菜市口斬首示眾,在解赴刑場途中,肅順身披鐵鍊,罵不絕口,行刑之時又不肯跪下,劊子手以大鐵柄敲之,兩脛皆斷,遂斬之。肅順被殺後,曾國藩慘然曰:“此冤獄也,自壞長城矣。”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病死前遺詔肅順與載垣、端華等八大臣輔佐幼帝載淳,但載淳的生母慈禧太后在兩個多月後發動辛酉政變,詔賜載垣、端華自盡。肅順在密雲被捕下獄,後被押往菜市口斬首示眾,在解赴刑場途中,肅順身披鐵鍊,罵不絕口,行刑之時又不肯跪下,劊子手以大鐵柄敲之,兩脛皆斷,遂斬之。肅順被殺後,曾國藩慘然曰:“此冤獄也,自壞長城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