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明王朝本可與大清共存,卻被一個小小的書童給毀了

明朝末年, 女真在東北地區興起, 八旗軍隊屢屢南下。 逐漸成了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1640年, 松錦大戰爆發, 明清雙方都投入十幾萬大軍, 1642年松山城被清軍攻陷, 主帥洪承疇被俘投降, 明朝精銳損失殆盡。 此役之後, 明朝再也沒有能力反擊清軍了。

此時, 李自成的大順軍也在節節逼近, 在這內外交困之際, 崇禎皇帝萌生了議和之心。 此時皇太極也並沒有進軍中原的想法, 可以說這是議和最好的時機。

終於在兵部尚書陳新甲的努力下, 皇太極終於同意了議和。 並給崇禎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後來被收入了《清太宗實錄》中。 從行文來看, 皇太極態度謙恭, 提出了四項停戰協議, 也並不苛刻, 完全沒有威脅的意味。

陳新甲得到書信後大喜過望, 急忙寫奏摺給崇禎皇帝。 一急之下, 他順手把密函放到了外室的桌案上, 卻沒想到這一不經意的舉動帶來了一場大禍!

陳新甲家中有一個書童, 為人機靈勤快, 深得他的喜愛。 就在陳新甲離開後, 這個書童來的房間, 看到了這封密信, 誤以為這是一份傳抄的塘報(抄送諸臣的報告)。 他沒有猶豫就讓家丁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

這一下可惹了大禍, 本來是秘密議和,

一下子被群臣知曉。 朝野震驚, 大臣們紛紛彈劾陳新甲貪生怕死、妥協求全、私定議和條款。

崇禎皇帝雖然袒護陳新甲, 但為了給群臣一個交代只得將陳新甲關進打牢。 崇禎皇帝自己不願留下一個委屈求和向蠻夷低頭的駡名, 就把罪名都推到了陳新甲的頭上。

可陳新甲卻沒有自知之明, 不但不認罪, 還上書說這是皇帝的意思, 自己沒有罪, 反而有功。 崇禎為了自己的顏面只能找個罪名把陳新甲給殺了。

從此朝堂上再也沒有人敢提議和的事了, 即使大家都覺得議和是最好的辦法。 而崇禎自己也不好拉下臉來再提議和的事情。 就這樣上天把大明王朝最後的生路給堵死了!

一個小小的書童, 因為一次自作聰明的舉動, 卻主宰了大明王朝的命運, 不得不令人唏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