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漢末年到西晉不過幾十年,為啥沒出現五胡亂華?

東漢末年是指從西元184年中平元年到西元229年東吳孫權稱帝歷時45年, 西元184年, 太平道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 史稱黃巾之亂, 迅速發展到數百萬追隨者, 引起全國性的戰亂。 握地方權力的州牧及刺史紛紛割據一方, 不再受朝廷節制。 軍閥割據, 彼此混戰。 當時東漢共分為十三個州, 每個都有豪強割據, 最後發展到三國割據的局面, 直到西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全國。 由於持續戰亂, 人口持續減少, 人口從東漢最高5000萬減到三國末年800萬左右。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

從西元291年元康元年到至西元306年光熙元年, 共持續16年。 八王之亂帶來的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之後的五胡亂華, 西元304年冬天, 氐族領袖李雄占成都, 史稱成漢, 匈奴貴族劉淵起兵于離石, 史稱漢趙, 五胡亂華開始。 西元317年, 司馬睿南遷建立東晉, 北方陷入大亂。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

五胡亂華時期, 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北方的漢族到了亡種滅族的境地, 在歷史上是唯一一次北方少數民族超過漢族人口。 五胡之一的白種人羯族把漢族少女當做“雙腳羊”, 白天當軍糧晚上姦淫。 後來羯族人建立的後趙政權中漢族將領冉閔自立為王, 頒佈“殺胡令”, 羯族幾乎被屠殺殆盡, 胡人從此才不敢屠殺漢人。 從東漢末年到西晉的五胡亂華時期不過幾十年, 東漢末年大大小小的軍閥也是打的相當慘烈, 到了三國時期還是一直在打, 絲毫不亞於西晉的八王之亂, 那東漢末年為啥五胡沒有趁中原大亂之際入主中原呢?而偏偏是西晉八王之亂後,

北方的胡人紛紛在中原建立政權呢?

西晉八王之亂

劉邦建立漢朝後, 漢朝始終奉行“犯我強漢者, 雖遠必誅”, 西漢武帝時, 衛青與霍去病率領漢軍騎兵深入匈奴腹地擊敗匈奴。 東漢與西漢系一脈傳承, 東漢明帝時, 派大將軍耿秉與竇固擊敗北匈奴。 到西元91年永元三年大將軍竇憲、耿秉深入瀚海沙漠,

大破匈奴于金微山(今外蒙古杭愛山), 徹底解決漢朝歷時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 到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時, 依然延續著“犯我強漢者, 雖遠必誅”的精神, 對於入侵的胡人基本就是一個字打。 兩漢四百餘年, 華夏族進一步融合, 民族意識增強, 家國天下, 內部如何亂, 華夏民族也不容蠻族欺淩, 對於這一點, 無論是東漢末年的各路軍閥還是後來三國的開國國主都是相當的默契。 西元207年, 曹操北征烏桓, 烏桓族屬於東胡, 在東漢時成為東漢的世襲的雇傭軍隊, 在西元216年曹操把南匈奴肢解為五部, 安置在平陽郡, 匈奴單于王朝終結。

五胡亂華

西元二百年到約西元六百年, 是整個地球的寒冷時期, 可以說是小冰河期。 北方的族群都受寒冷氣候的影響紛紛南移, 到東漢末年, 胡人已經大量地內附。 然而即使是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時面對華夏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割據政權, 胡人也是相當的忌憚。 但是歷史卻起了變化, 西元265年, 司馬懿的兒子晉武帝司馬炎於正式取代三國中曹魏, 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西元280年西晉消滅東吳統一了中國。司馬炎當上皇帝後,西晉整個統治階層開始盛行享樂主義,士族階層驕奢淫逸墮落腐化,晉武帝的舅舅王愷與石崇鬥富,晉武帝不但不斥責,反而覺得有趣,還把一顆兩尺多高的珊瑚樹賜給王愷讓其去鬥富。司馬炎本身就是驕奢淫逸的典型,他曾經在中級以上的官員和普通士族家庭中挑選了五千名處女進宮為自己服務,滅吳以後,又在吳地選擇了宮女五千人,總計一萬人。據統計,當時西晉全國只有一千多萬人,結果晉武帝使其中千分之一的人都成為自己的老婆。在他任內還大封宗室,吏治腐敗,有隨後的八王之亂以致五胡亂華也就不奇怪了。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骨氣不倒,人就不會倒,骨氣沒了,人就倒了。

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西元280年西晉消滅東吳統一了中國。司馬炎當上皇帝後,西晉整個統治階層開始盛行享樂主義,士族階層驕奢淫逸墮落腐化,晉武帝的舅舅王愷與石崇鬥富,晉武帝不但不斥責,反而覺得有趣,還把一顆兩尺多高的珊瑚樹賜給王愷讓其去鬥富。司馬炎本身就是驕奢淫逸的典型,他曾經在中級以上的官員和普通士族家庭中挑選了五千名處女進宮為自己服務,滅吳以後,又在吳地選擇了宮女五千人,總計一萬人。據統計,當時西晉全國只有一千多萬人,結果晉武帝使其中千分之一的人都成為自己的老婆。在他任內還大封宗室,吏治腐敗,有隨後的八王之亂以致五胡亂華也就不奇怪了。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骨氣不倒,人就不會倒,骨氣沒了,人就倒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