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英國送給乾隆全世界最先進武器?如果清軍裝備只能死得更快

在乾隆年間, 英國的馬嘎爾尼代表團訪問了中國, 在給乾隆皇帝的禮物裡, 還包括了步槍等武器, 後來, 這些武器被鎖進了倉庫。 也被很多人認為這是清朝落後的標誌, 其實如果清軍裝備這種步槍將會死得更快。

後來, 還傳說當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在圓明園發現這幾隻步槍時, 認為比自己裝備的還要好。 不過這倒是實話, 那幾隻步槍確實做工非常精良, 就是根本無法進行實戰, 因為, 馬嘎爾尼帶來的其實是氣槍。

氣槍就是打鳥, 打鴨子的一種男女老幼都能玩的一種高級玩具, 在90年代初期的時候, 北京的體育用品商店都有氣槍可以出售, 也就是說那就是一個體育用品。

馬嘎爾尼這種氣槍, 實際上非常複雜, 使用以前還要給氣瓶充氣, 一次需要操作1500下打氣動作, 才能充滿1個氣瓶。 基本上1個人使用氣槍打鴨子, 後面需要10個人狂打氣, 才能供應打鴨子的人。

而且無論壓縮氣瓶, 還是打氣筒什麼的都是做工非常費時費力的, 你可以想像在古代手工打造密封鐵制氣罐的難度。 因此當時的氣槍造價非常高昂。 通常還會在槍身上有各種雕花和貴金屬裝飾, 屬於上流貴族的高級玩具。

所以這種氣槍,

根本就無法大規模裝備部隊, 射程太近, 威力不行, 造價昂貴。 槍機下面, 還要掛一個大氣瓶。 其實, 在乾隆時代, 清軍的火繩槍裝備率已經到達了中國古代的頂峰階段, 沿海省份50-60%的步兵已經全部配備火繩槍。

火繩槍實際威力其實比馬嘎爾尼氣槍更加適合野外交戰,

如果當時仿造了馬嘎爾尼氣槍去打仗, 可以想像前邊千八百個士兵拿著只能打鴨子的氣槍射擊, 後面上萬人在咣咣的給各種氣瓶打氣。 恐怕只能死得更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