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戰國時期的一代名醫扁鵲究竟是師承何處

戰國時期, 我國出了一位神醫, 名叫扁鵲。 他發覺齊桓侯有病, 主動要給他治病。 而齊桓侯卻諱疾忌醫, 不承認有病, 以致病入骨髓, 不治身亡。 這個故事, 讀過初中的人都熟悉。 但是, 扁鵲在行醫前是幹什麼的?他的醫術是從哪兒學來的?對此, 一般人恐怕就不知道了。 因為中學課本上的《扁鵲》一文只選《史記》本傳的最後部分, 而其青年時期的活動則在本傳的開頭:

網路配圖

扁鵲者, 勃海郡鄭人也, 姓秦氏, 名越人。 少時為人舍長。 舍客長桑君過, 扁鵲獨奇之, 常謹遇之。 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 出入十餘年, 乃呼扁鵲私坐, 間與語曰:“我有禁方, 年老, 欲傳與公, 公毋泄”。 扁鵲曰:“敬諾”。 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足以上池之水, 三十日當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 忽然不見, 殆非人也。 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 視見垣一方人(能看見牆壁那邊的人), 以此視病, 盡見五藏(髒)癥結,

特以診脈為名耳。 為醫或在齊, 或在趙, 在趙名扁鵲。

本傳說, 扁鵲年輕時為人舍長。 所謂舍, 就是春秋戰國時的客館、賓館。 《周禮·天官·塚宰》雲:“掌舍。 掌王之會同之舍。 ”《莊子·說劍》雲:“夫子休, 就舍待命。 令設戲請夫子。 ”所謂舍長, 《史記索隱》是這樣解釋的:“劉氏雲:守客館之帥, 故號雲舍長也。 ”按照現在的說法, 舍長就是賓館的總經理。 扁鵲從小就幹賓館, 當舍長, 並且一干就是十幾年。

在這期間, 有位名叫長桑君的老者, 經常下榻該賓館。 別人都拿他不當一回事, 只有扁鵲看出他不是尋常的客人, 十幾年如一日, 一直恭恭敬敬地接待他, 熱情周到地服侍他。 扁鵲恭謹的服務態度感動了長桑君, 這位老者終於將自己珍藏的醫藥秘方全部傳授給他。 打那, 扁鵲就離開賓館, 懸壺行醫, 奔波在齊趙大地, 為百姓診脈治病。

扁鵲醫術高超, 早在西元前五世紀就已全面運用“望、聞、問、切”方法診斷疾病。 他尤擅切脈, 開創我國中醫脈學理論的先河。 在臨床實踐中, 經常綜合運用多種醫療技術為人治病,

效果相當不錯。 最有名的例子是, 虢國太子暴病身亡, 而扁鵲則斷定他得的是屍蹶症(假死病), 就綜合運用針刺、火灸、拔火罐、服湯藥、按摩、恢復神智、活動身軀等多種手法, 終於使行將就木的虢太子死而復生。

從此, 他的“神醫”美名更鵲起天下。 除高超的醫療技術外,

他還始終堅持“六不治”的醫療原則, 標示了他高尚的醫德和反對迷信巫術的唯物主義思想。 所有這些, 使他當時在全中國和全世界都獨領風騷, 並且形成了扁鵲學派, 對後世醫學影響極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