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的交通規則

▲第一本交通規則手冊

唐朝的《儀制令》為我國最早的交通規則, 也是我國最早用於交通管理的書。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這種始于唐代、盛于宋代的交通法規,

帶有法規的強制性。

我國古代交通工具簡單混雜, 有車、船、轎子、牲口幾大類。 車類主要有太平車、囚車、陷車等, 船類主要有官船、哨船、漁船、快船、戰船、大小海鰍船(也屬官船)等。 轎子類主要有山轎、兜轎、涼轎、暖轎等。 牲口類主要有馬匹、驢、騾等。 面對交通工具混雜, 秩序混亂的現象, 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 朝廷下詔, 令京都開封及各州, 在城內主要交通路口懸掛木牌, 上書《儀制令》作為交通規則, 人人都要遵守。 到南宋, 這一交通規則又由各州擴大到各縣, 而且由懸掛木牌發展到刻石立碑永久示人。

▲全憑自覺的“禮讓三先”

有人說早在西元三世紀, 我國曾採用銅牌記錄里程。 這只是一種標誌, 就是路標, 實際上到了南宋, 各州各縣都用木牌作指示, 有的發展到石碑刻石標誌。 今陝西靈崖寺大殿左夏房就存在石刻的實物, 刻有“儀制令”, 上有四行小字:“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 這就是說當時一般平民百姓要給當官的讓路, 年紀輕的給長者讓路,

輕裝的車要給載重的車讓路。 “去避來”就是說出城的要給進城的讓路。 昔日無交通警察, 全憑“自己掌握”。 如果剔除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尊卑糟粕, 這一交通規則與現代的“禮讓三先”有異曲同工之妙。

到了清代, 轎子的轎頂還分等級, 有金頂、錫頂, 行人見到轎頂, 便知是哪個等級的官, 兩轎相遇, 小官讓大官先走。 如皇帝、貴妃乘轎用金頂, 妃嬪用銅質錟金, 親王、郡王、一品大臣用銀頂, 一品以下用錟銀、光錫。 只有清代連坐轎也分等級, 就像朝服一樣, 以品論等級。 武官騎馬不坐轎。

▲“右側通行”的由來

我國行人、車輛有靠右行走的交通規則, 也是為了便於管理, 這來源於古代軍隊的佇列規定。 古代有了軍隊之後, 當兩支隊伍行進中相遇時, 因為戰士右肩扛著矛或其他兵器, 只好把左面讓給迎面而來的軍隊, 自動靠右邊行走。 但當今電視、電影忽視了這一細節, 其實唐宋以來軍隊是向右行走的, 現在我們行人靠右走也是沿用這一習俗。 現在我國火車、汽車司機座位都設在左邊, 以利觀察路況,

安全行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