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有個建築物,日軍開13發炮彈都炸不開,進去後全部跪下謝罪

1938年6月1日上午, 侵華日軍第4馬隊旅團藤田所部從安徽亳州方向侵犯鹿邑縣城。 當年鹿邑小城滿是矮小的平房, 卻有一座高挺拔起的高臺, 在日軍眼前真實扎眼。 小鬼子以為這很可能是一處軍事據點。 日軍想先拔掉這個據點, 即是用迫擊炮向它一連發射了13顆炮彈, 大有要把它炸平之勢。 但日軍只聽見炮彈的出膛聲, 卻沒聽到炮彈的爆破聲。 而這座修建物即是坐落老子故鄉鹿邑縣東北隅的老君台。

這可真是奇怪了, 要說啞彈的工作曾經也有發生過, 但是這一下子13顆炮彈啞火的狀況可真的是沒見過啊。 日軍的指揮官和炮手的面面相覷, 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 老君台方面空無一人, 沒有看見反擊的趨勢, 日軍也就拋棄了對老君台的轟擊。 比及戰爭完畢後, 日軍忐忑地開往老君台方向。 他們來到打了十幾發炮彈而未爆破的那座高高的修建物前尋覓答案,

但是一直找不到啞炮的理由。 到後來他們得知, 本來這裡是道教開山祖師太上老君, 也即是老子的升仙台之時, 相同信仰道教學說的日軍戰士不禁地驚呼道:“我國的老祖宗顯靈了!”還不斷的磕頭謝罪。

兩年以後的1940年, 本地慈悲會趙萬成會長帶人,

在老君台牆面和樹木上共卸下12顆炮彈, 有的穿透了大殿山牆, 有的卡在梁上, 有的卡在柏樹的樹杈上, 還有一顆居然落在了神龕上。 炸彈被就地埋葬。 2003年9月5日, 在修理老君台一崩塌處時, 發現了第13顆炮彈, 雖然鏽透斑斑, 經專家確定是日軍留傳。 這顆炮彈被專家給引爆了, 威力仍然微弱。 據《鹿邑縣誌》記載, 當年國民黨的彈藥庫就在老君臺上, 假如13顆炮彈爆破, 彈藥庫必將被引爆, 鹿邑東城有必要被夷為平地, 老百姓必將傷亡慘重。

老君台, 據傳是老子得道升仙的當地, 宋真宗期間, 皇帝追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把這老君台構築的台高13米, 頂部面積765平方米, 底面積略大。 全台以古式大磚堆砌, 由24個平面圍成圓柱形, 臺上環築七十釐米高的圍牆, 形與城牆類似, 也難怪小鬼子把它作為軍事據點的城堡了。 從上至下共有臺階33層。 有千年的前史, 遭到古往今人的供奉敬重, 香火不斷。 並且老子的影響力早已跨過了世界, 在20世紀左右就風行日本。

我國修建藝術全集 14:釋教修建(3)藏傳

¥291

採購

1980年, 當年的炮手梅川太郎和有些戰友再次來到老君台, 向老子跪拜, 上香叩頭。 1997年9月19日, 梅川太郎最終一次來到老君台, 從日本帶來兩個白色方柱, 征得本地政府贊同, 豎立在了老君台前和太清宮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