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代中原王朝為什麼不一舉平定北方草原,說實話我覺得不可能

我們都知道, 自古中原地區重農耕。 而塞外草原, 主要指長城以北地區, 那裡荒涼苦寒, 被視為無用之地。 當時的漢人普遍思想認為取勝不足揚威, 得其地不足養人。 可是北方遊牧民族卻是世世代代生長於此, 自小習練騎馬射獵, 武力值不在話下。 在中原王朝強大時入朝呈貢, 茶馬互市;一到中原王朝衰落或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下, 便飲馬黃河, 擾邊叩關。

對歷代中原王朝來說, 北方草原是臥榻之側, 是養虎遺患之地, 也是傷心恥辱之地。 歷朝歷代與他們交戰勝負互有, 但一直不能長期駐足塞外。 史書上每次稱平定,

也不過一代人時間, 可是防範卻貫穿數千年。

漢朝與匈奴之戰

我想說, 既然不是逢敵必輸如國足。 為何挾一勝之威, 下不能掠其人畜, 據其草場, 更不能建郡縣於塞外?收其才俊入仕, 募其精壯入伍, 分其部為編戶, 推其恩以削弱, 挑撥部族私鬥使之不能凝聚,

輪流扶持一部對付另一部, 有異志者先發制人滅了, 省得坐視其壯大。 這樣能否一鼓而定北方草原?

說實在我覺得是不可能的, 準確來說很難。

首先沒有哪個朝代是不會走向沒落的, 想當年17到18世紀日不落帝國英國何其強大, 現在不也照樣唯美國馬首是瞻。 要知道戰爭是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的, 那既然朝代不可能永遠繁盛, 那麼平定必然有局限性。

匈奴分裂

第二, 中原朝代有繁盛沒落, 那北方草原民族必然也是, 那它繁盛之時再加有傑出的領導, 如匈奴單于冒頓、蒙古的成吉思汗鐵木真。 可是也會有衰落的那一刻, 不過那時候就有新的部落民族來取代。

成吉思汗

第三, 中原王朝擅於扶持一部制約另一部。 當年漢朝時, 匈奴分為北匈奴和南匈奴, 而南匈奴投靠了大漢朝。 還有明朝的朱元璋也用過, 但君不見韃靼仍兵臨國都城下, 險些使明朝亡國。

冒頓單于

所謂這些實施條件都是在中原強盛的時候, 而實施順利的條件則是君明臣賢。 而事實上中原王朝往往盛極則衰 君主耽于遊樂, 臣工貪圖富貴, 對外部威脅往往視而不見。

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當時的思想, 重宣化重德服, 建立威信, 使異族入朝稱臣, 這就是目的, 而不是占其地同化其民。 所以總有短暫的和平, 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 畢其功於一役, 這是不現實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