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太極在韓國立下一塊石碑,當時韓國國王都得去祭拜,保存至今

現如今在韓國首爾的三田渡地區, 有一塊刻著漢、滿、蒙三種文字的石碑, 據記載這塊石碑在韓國已經立了380年了。 在碑首部還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的篆體漢字。 關於石碑的來歷還追隨到明末時期, 當時的滿清皇太極率領軍隊打進了漢城, 立下這塊碑的理由就是, 讓朝鮮半島屈服滿清, 歌頌大清皇帝的功德。 當時被佔領的韓國人視此碑為恥辱。

打開地圖我們可以看到, 朝鮮半島和我國東北地區只隔著一條鴨綠江。 歷史記載, 明朝時朝鮮就是我國的附屬國。 因為金興起之後, 清朝與金頻繁交戰, 作為附屬國的朝鮮不但不幫忙, 還屢次在後偷襲。 對清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直到1636年, 皇太極下定決心率大軍平定朝鮮, 這一決定讓當時的朝鮮毫無對策, 最終也只能俯首稱臣。 但平定朝鮮不久, 皇太極又做了一個決定, 也是為了彰顯大清的威嚴。 下令叫朝鮮仁祖國王為他立碑頌德。 得到這一消息, 朝鮮國王也是敢怒不敢言。 最後也不得不修建這塊石碑。 立好之後, 皇太極又立下規矩, 清朝官員要定期巡視這塊石碑, 朝鮮國王也要定期去祭拜這塊石碑, 見了這塊石碑必須要行三拜九叩大禮才行。

直到甲午戰爭後, 清朝戰敗, 朝鮮半島被日本控制, 當時信奉日本的朝鮮人站出來推到了這塊石碑。 隨後韓國人將這塊石碑埋了又挖出來, 挖出來又埋, 反復不知道多少次。 到1983年時, 當時的韓國總統全鬥煥下令, 這塊石碑必須完好保存, 把這塊石碑看成韓國人的恥辱,

一定要銘記。 從這件事請可以看出韓國人矛盾的心態。

歷史雖然已經過去, 但韓國人在對待這塊石碑的問題上一直有所顧忌。 這也能看出韓國人的自尊心, 就算韓國人改寫歷史也不能改變事實的真相。 就想某國總統前不久說的一樣, 韓國曾經就是中國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