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歐陽鋒都崇拜的人岳飛的單兵戰鬥能力有多強

《射雕英雄傳》裡有一出“歐陽鋒……心中一動, 忽然另有一番主意:‘我歐陽鋒是何等樣人, 豈能供你驅策?但向聞嶽飛不僅用兵如神, 武功也極為了得, 他傳下來的岳家散手確是武學中的一絕, 這遺書中除了韜略兵學之外, 說不定另行錄下武功。 我且答應助他取書, 要是瞧得好了, 難道老毒物不會據為已有?”

眾所周知, 西毒歐陽鋒在《射雕》中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連他都覬覦嶽飛的武功秘笈, 可見世人對嶽飛的仰慕, 雖然這只是金庸先生的小說家言, 但恐怕離史實也不會太遠。

於是很多人問, 嶽飛的武功到底有多強?

我們從嶽珂的《金陀粹編》出發, 先來看他的戰績。

宣和六年, 春三月, 流民首領張超率數眾數百圍攻故相韓琦別墅, 當時嶽飛二十二歲, 在韓琦家做苦力, 張超為流民之首, 恃勇在前, 氣勢逼人, 大有掃平韓家之勢, 嶽飛爬上牆頭引弓一發, 箭鏃穿張超喉而過,

流民大驚, 四下奔散。

靖康六年, 冬, 嶽飛受命招降流民首領吉倩等人, 時吉倩手下有380人, 而嶽飛止有100餘人, 力量懸殊。 換了一般人, 恐怕會給上司彙報難度要求增派人手。 但嶽飛不是, 他覺得100人太多了, 他只帶了4個人去。 史書上說見岳飛一行止有5人“群賊驚駭”。 但驚駭之餘, 這群人依舊不願認慫。 嶽飛剛發表完招撫講話, 流民中忽有一人跳起, 要扭打嶽飛(很可能是故意安排的), 嶽飛眼疾手快, 一個耳光就將此人扇翻在地。

沒多久, 嶽飛又跟著劉浩去解東京之圍, 在今天的北滑州南遇敵, 敵人中有一將驍勇異常, 揮舞大刀拍馬而至。 見到嶽飛開門就是一招“刀劈泰山”, 嶽飛把刀一橫, 擋住, 因二人力量都甚大, 雙方刀刃均入對方刀刃寸余,

此時敵將門戶洞開, 嶽飛順勢將刀刃一轉, 一道緋紅的血光過後, 敵將屍首分離。

靖康二年, 春二月, 戰曹州, 嶽飛殺得興起, 把髮髻拿下, 頭髮披散(類名將狄青), 揮舞四刃鐵簡, 如入無人之境, 人擋殺人, 佛擋殺佛, 率眾大敗敵軍, 追奔數十裡乃返。

秋八月, 戰新鄉, 在協同作戰部隊無法及時跟進的情況下, 嶽飛率所部獨自鏖戰, 擒敵人千夫長(猛安)阿裡孛。 又戰太行山, 擒敵將拓跋思烏, 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敵帥黑風大王。

建炎三年, 春正月, 流民首領王善、曹成、張用、董彥政、孔彥舟等率眾20萬企圖攻打東京。 時守將杜充命嶽飛以2000人阻擊流民。 敵營中有一將, 自恃武功高強, 前來迎戰, 嶽飛獨往, 一招“刀破乾坤”將此人從頭至腰劈為兩半,

敵眾大驚, 目為神人, 不戰而潰。

從這些記載, 我們可以看出岳飛確實勇猛, 即使談不上武功蓋世也絕對是一把殺人利器。 細細讀來, 嶽飛的過人之處有二:

一、力量驚人二、弓馬嫺熟

嶽飛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史書上給出的答案是“生而有神力”,

不到二十歲就能徒手拉開三百斤的大弓, 用腰打開八石的硬弩。 那這個“引弓三百斤, 腰弩八石”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呢?據《宋史·兵志》“選補班直, ……弓射一石五鬥, 弩蹠三石五鬥。 ”按:宋時一石約為120斤, 一石五鬥即為180斤, 也就是說, 只要能夠拉開180斤的弓, 足開三石五鬥的弩就可以入選皇帝的近衛軍, 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南海保鏢。 而嶽飛年齡不滿二十就遠遠超過了這個標準, 可見力量驚人。

北宋官修兵書《武經總要》也曾給各種弓箭手定了個職稱標準, 說能挽一石弓的是普通人, 能挽兩石弓的是牛人, 能挽三石弓的是變態牛人。 很顯然, 嶽飛就是傳說中的變態牛人。

那三石弓的弓力在實戰中到底有多大。 五代十國時期, 有一位臂力最好的神箭手, 一箭射出,能把二百步遠、二百尺高城樓上的一個敵將紮個對穿,而他弓力也只到二百斤,由此可見三石弓的弓力到底有多大了。

有了如此驚人的力量,宣和六年張超被一箭斃命,箭身穿喉而過,建炎三年敵將被一刀從頭劈至腰身的事也就變得稀鬆平常很好理解了。那嶽飛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

其中之一很可能是遺傳。嶽飛父輩們的力量究竟如何我們無從查考,但岳飛的後代中也有一位如他一樣的大力士。《宋史》上說嶽雲十六歲時隨父攻打隨州,手握兩鐵錐,重八十斤,舞動起來虎虎生風,率先登城,拔得頭功。按一宋斤約合今一斤二兩,也就是說,嶽雲當時舞的這鐵錐槍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約是96斤。96斤到底有多重,大約相當於你同時扛兩瓶煤氣罐,當然這還有不同,因為扛用的是肩,舞用的是手,而起人家還要虎虎生風。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長期勞動的結果。岳飛一家,世代貧農,均以“力田為業”,嶽飛的太爺爺叫岳成,爺爺叫岳立,爸爸叫岳和,在那種年代這個家族居然還薄有田產,在饑荒之年甚至還能周濟周濟更窮的流民,可見這一家小自耕農除了天生身體素質好之外,還格外勤勞,你別看嶽飛後來能寫詩,其實壓根沒上過幾天學,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勞作,栽秧打穀,犁田耙坎全是一等一的勞力。古代科技水準落後,農業勞動強度又大,所以嶽飛的力量很大一部分應該來源於長期的勞動鍛煉。

但有力量跟武功超群是兩碼事。打架講究的不單是力量還有技巧。

嶽飛生活的時代,是北宋王朝的末世,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小股土匪遍地開花,任何一個人,特別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絕了讀書功名的路,農閒時節學點武術強身健體已成潮流,就跟我們現在學開車、玩自媒體差不多。

從現在的史料我們可以知道嶽飛不僅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武術愛好者,而且還拜過多個師父。

這一點可以從他慣用多種兵器看出,單是上面的幾次戰鬥嶽飛就分別使用了弓箭、大刀、四刃鐵簡、丈八鐵槍等兵器,如果不是真正的武術愛好者斷然使不出如此多的兵器,況且還是在戰場這種要命的場合,不是拿手武器一般人都不會輕易使。

至於其究竟拜過多少師父,書上沒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很多。

《金陀粹編》說,周同死後,岳飛時常去墳前奠泣,被父親發現,岳和說“爾所從射者多矣,獨奠泣于周同墓,何也?”意思大致是“你曾前後跟隨過很多師父學習射箭,為什麼獨獨對周同念念不忘呢?”岳飛答“周同對我跟別的師父不一樣,他是真把我當徒兒。”

另外岳飛的師父中還有一個姓名可考的是陳廣,擅使槍。宣和四年,嶽飛二十歲,其外公姚大翁見外孫力量驚人又聰明伶俐,遂讓其投到槍手陳廣門下,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嶽飛槍法迅漲,“一縣無敵”。

有天賦加上名師指點,自身努力,再加上藝高人膽大,岳飛的單兵戰鬥能力超強也就順理成章理所當然了。

一箭射出,能把二百步遠、二百尺高城樓上的一個敵將紮個對穿,而他弓力也只到二百斤,由此可見三石弓的弓力到底有多大了。

有了如此驚人的力量,宣和六年張超被一箭斃命,箭身穿喉而過,建炎三年敵將被一刀從頭劈至腰身的事也就變得稀鬆平常很好理解了。那嶽飛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

其中之一很可能是遺傳。嶽飛父輩們的力量究竟如何我們無從查考,但岳飛的後代中也有一位如他一樣的大力士。《宋史》上說嶽雲十六歲時隨父攻打隨州,手握兩鐵錐,重八十斤,舞動起來虎虎生風,率先登城,拔得頭功。按一宋斤約合今一斤二兩,也就是說,嶽雲當時舞的這鐵錐槍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約是96斤。96斤到底有多重,大約相當於你同時扛兩瓶煤氣罐,當然這還有不同,因為扛用的是肩,舞用的是手,而起人家還要虎虎生風。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長期勞動的結果。岳飛一家,世代貧農,均以“力田為業”,嶽飛的太爺爺叫岳成,爺爺叫岳立,爸爸叫岳和,在那種年代這個家族居然還薄有田產,在饑荒之年甚至還能周濟周濟更窮的流民,可見這一家小自耕農除了天生身體素質好之外,還格外勤勞,你別看嶽飛後來能寫詩,其實壓根沒上過幾天學,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勞作,栽秧打穀,犁田耙坎全是一等一的勞力。古代科技水準落後,農業勞動強度又大,所以嶽飛的力量很大一部分應該來源於長期的勞動鍛煉。

但有力量跟武功超群是兩碼事。打架講究的不單是力量還有技巧。

嶽飛生活的時代,是北宋王朝的末世,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小股土匪遍地開花,任何一個人,特別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絕了讀書功名的路,農閒時節學點武術強身健體已成潮流,就跟我們現在學開車、玩自媒體差不多。

從現在的史料我們可以知道嶽飛不僅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武術愛好者,而且還拜過多個師父。

這一點可以從他慣用多種兵器看出,單是上面的幾次戰鬥嶽飛就分別使用了弓箭、大刀、四刃鐵簡、丈八鐵槍等兵器,如果不是真正的武術愛好者斷然使不出如此多的兵器,況且還是在戰場這種要命的場合,不是拿手武器一般人都不會輕易使。

至於其究竟拜過多少師父,書上沒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很多。

《金陀粹編》說,周同死後,岳飛時常去墳前奠泣,被父親發現,岳和說“爾所從射者多矣,獨奠泣于周同墓,何也?”意思大致是“你曾前後跟隨過很多師父學習射箭,為什麼獨獨對周同念念不忘呢?”岳飛答“周同對我跟別的師父不一樣,他是真把我當徒兒。”

另外岳飛的師父中還有一個姓名可考的是陳廣,擅使槍。宣和四年,嶽飛二十歲,其外公姚大翁見外孫力量驚人又聰明伶俐,遂讓其投到槍手陳廣門下,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嶽飛槍法迅漲,“一縣無敵”。

有天賦加上名師指點,自身努力,再加上藝高人膽大,岳飛的單兵戰鬥能力超強也就順理成章理所當然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