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北一個縣,曹操在此建銅雀台,被譽為“三國故地、六朝古都”

臨漳縣, 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 地處中原腹地、太行山東麓, 位於河北省最南端, 西望太行山, 東眺齊魯地, 位居中原腹地, 扼守燕趙南門, 素有“天下只腰脊, 中原之襟喉”之稱。

臨漳, 古稱“鄴城”, 春秋時期, 齊桓公始築鄴城;戰國時期, 魏文侯以鄴城為陪都。

“鄴”之名始于黃帝之孫顓頊孫女女修之子大業始居地(今臨漳縣香菜營鄉鄴鎮一帶。 鄴, 業之居住地之意), 距今4000餘年。

西漢漢高祖置鄴縣(西元前201年), 漢魏南北朝時期都設置有鄴縣, 而且治所一直在鄴城。 兩漢三國時期的鄴縣含今臨漳縣南部和安陽縣北半部。 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 東漢時, 鄴縣曾擴大至今河北省磁縣。 北魏中期, 鄴縣又擴大到今林州市。 東魏天平初年(西元534年), 把蕩陰、安陽劃入鄴縣, 治所在鄴城(北周治所東遷)。 這時的鄴城兩縣都很大。 北齊的設置與前朝相同, 《北齊書·路去病傳》曾有“鄴、臨漳、成安三縣同治鄴城”的記載。

東漢末年(西元204年), 曹操擊敗袁紹進佔鄴城(臨漳縣鄴北城), 佔據鄴城, 營建王都, 據鄴城十六年, 挾天子以令諸侯, 形成三國鼎立局面, 後為曹魏五都之一。

曹丕代漢建魏後, 定都洛陽, 魏以洛陽為京師, 長安、譙、許昌、鄴城、洛陽為“五都”。

西晉建興二年(西元314年), 為避湣帝司馬鄴諱易名, 因北臨漳河, 將鄴城易名“臨漳”。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鄴城先後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 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 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 使臨漳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鄴城, 是古代著名都城, 遺址範圍包括今河北臨漳縣西(鄴北城、鄴南城遺址等)、河南安陽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帶。 遺址主體位於河北省臨漳縣境內, 縣城西南20公里處的漳河岸畔。

臨漳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 繁榮於鄴城的“建安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枝奇葩。

而曹操修築銅雀台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的助推下, 更是流傳千古, 所以重點說一下銅雀台。

曹操消滅袁氏兄弟後, 夜宿鄴城, 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 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 今得銅雀, 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大喜, 於是決意建銅雀台于漳水之上, 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曹操營建鄴都, 修建了銅雀、金虎、冰井三台,

即史書中之“鄴三台”, 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 台高10丈, 有屋百餘間, 因歷代名人題詠甚多而名。

銅雀台, 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18公里處, 初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 十六國後趙石虎時, 在曹魏銅雀台原有十丈高的基礎上又增加二丈, 並於其上建五層樓, 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窗戶都用銅籠罩裝飾,日初出時,流光照耀。又作銅雀于樓頂,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飛。

北齊天保九年(558年),徵發工匠三十萬,大修三台。整修後,銅雀台一度改名為“金鳳台”。到唐代,又恢復了舊名“銅雀台”。元末,銅雀台被漳水沖毀一角,周圍尚有一百六十余步,高五丈,上建永寧寺。

明朝中期,三台還存在。明末,銅雀台大半被漳水沖沒。如今的銅雀台,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後面,只剩下一掊不足十米高的夯土堆,在其前方的金鳳台也只有不足二十米高。

臨漳縣總面積744.06平方公里,下轄5個鎮、9個鄉,總人口72萬。

破釜沉舟、曹沖稱象、七步成詩、文姬歸漢等成語典故均出自臨漳。“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生前一笑輕九鼎,魏武何悲銅雀台”(李白)等名詩佳句,也至今傳誦。

相關文章:

河北一個縣,“北方三雄鎮”之一,趙佗、趙雲故里

河北一個縣,王莽的家鄉,鄧麗君的故鄉,北宋的“北京”

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窗戶都用銅籠罩裝飾,日初出時,流光照耀。又作銅雀于樓頂,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飛。

北齊天保九年(558年),徵發工匠三十萬,大修三台。整修後,銅雀台一度改名為“金鳳台”。到唐代,又恢復了舊名“銅雀台”。元末,銅雀台被漳水沖毀一角,周圍尚有一百六十余步,高五丈,上建永寧寺。

明朝中期,三台還存在。明末,銅雀台大半被漳水沖沒。如今的銅雀台,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後面,只剩下一掊不足十米高的夯土堆,在其前方的金鳳台也只有不足二十米高。

臨漳縣總面積744.06平方公里,下轄5個鎮、9個鄉,總人口72萬。

破釜沉舟、曹沖稱象、七步成詩、文姬歸漢等成語典故均出自臨漳。“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生前一笑輕九鼎,魏武何悲銅雀台”(李白)等名詩佳句,也至今傳誦。

相關文章:

河北一個縣,“北方三雄鎮”之一,趙佗、趙雲故里

河北一個縣,王莽的家鄉,鄧麗君的故鄉,北宋的“北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