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今全球5個超級大國:美國竟倒數第一

世界歷史上不乏龐大的帝國, 但超級大國則屈指可數。 一個國家要成為並保持超級大國的狀態並非易事, 因為這須要對其競爭對手擁有壓倒性優勢。 本文並未囊括歷史中所有的盛世強國例如唐朝, 而僅列出規模最大的五個。

1、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在西元2世紀達到其勢力範圍的高峰。 儘管未抵達遙遠的印度和中國, 但帝國在歐洲和中東的實力無容置疑, 涵蓋了幾乎所有的主要人口中心及古代文明, 包括希臘、埃及、黎凡特、迦太基、安納托利亞、義大利。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在全盛世代人口約6,000千萬, 傲視群鄰。 帝國疆域之廣意味著無需大規模的貿易, 除了必須從東方獲得絲綢、青金石、香料、熏香等奢侈品。

羅馬最終倒塌並非因為外敵威脅, 而是源於持續內戰、經濟掠奪並過份依賴雇傭兵

帝國軍事優勢遠超鄰國。 部分例外是波斯國, 這個與羅馬接壤的唯一組織成形的大國, 其實力仍然無法與羅馬相提並論, 羅馬軍團能夠做到踐踏波斯腹地, 而波斯軍隊卻毫無機會觸及羅馬。 羅馬軍團在與對手的激戰中戰無不勝。 羅馬最終倒塌並非因為外敵威脅, 而是源於持續內戰、經濟掠奪並過份依賴雇傭兵。

2、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帝國。 帝國的崛起更是令人稱奇, 因為人口不足百萬的一群蒙古部落征服了數百倍大的帝國, 這是通過出色的戰術、機動、融合被征服者的技術、以及有利於遊牧民族的後勤而完成的。

鐵木真於1206年在五十大壽之際統一了整個蒙古部落, 登基成為大汗(成吉思汗)。 征服中國北方之後, 成吉思汗摧毀了殺害蒙古使者的中亞。

蒙古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帝國

隨後在1219年至1221年對中亞和伊朗的征服中摧毀了整個地區, 是歷史中最殘忍的事件之一, 儘管當代編年史誇張了數字, 但可能有1,500萬至5,000萬人死亡, 大部分為中亞人口。

成吉思汗的後代統治的帝國繼續征服了歐亞大陸, 包括中東大部、東歐部分、俄羅斯、中國

成吉思汗的後代統治的帝國繼續征服了歐亞大陸, 包括中東大部、東歐部分、俄羅斯、中國。 帝國迎來了短暫的和平並與世界許多地區貿易。

然而最終, 雖然在日本和黎凡特被打敗, 對蒙古帝國統治的真實威脅卻來自其統治者的內鬥, 使帝國分裂為四個汗國, 又相繼崩潰或被征服。 蒙古帝國的傳奇存在於一個事實中:世界有8%的男性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3、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脫胎於大不列顛18世紀的殖民和商貿冒險。 至20世紀初已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帝國, 覆蓋地球四分之一的面積, 如此之大而成為世界“日不落”。在此高峰期,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大英帝國。

不同於以往的大帝國,英國實力的基礎是海軍,可用於廣泛的攻擊,從而使英國能實現自由航行及打擊奴隸制和海盜業,讓世界成為更安全的地方。

大英帝國脫胎於大不列顛18世紀的殖民和商貿冒險

帝國依賴貿易和控制戰略咽喉點--例如蘇伊士運河、麻六甲海峽、亞丁灣、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都屬於英國,而非謀求為了資源去控制廣闊的內陸。這一切使英國非常富有。

大英帝國非常多元化,包括在全世界各大陸的領土,組成文化的廣泛多樣性

大英帝國非常多元化,包括在全世界各大陸的領土,組成文化的廣泛多樣性。英國統治著遠多於其他帝國的錯綜複雜群體,給其時間發展,給其完美的方式以管轄不同地區,或直轄或通過地方統治者。英國統治延伸的地方類似印度、埃及、加拿大那樣不盡相同。

4、前蘇聯

像前蘇聯這樣佔據大量土地和資源或許理所當然可成為超級大國。

前蘇聯繼承了原俄羅斯帝國的大部分人口和土地,而該帝國通過侵佔他國而變的幅原遼闊,以致於被稱為“各國之監獄”。猶如二戰中希特勒所發現的,前蘇聯的力量基礎在於經濟規模,從而使其難以被徹底消滅。

廣闊而資源豐富的土地可利用氣候並擊敗外國軍隊。前蘇聯龐大的陸軍由核武器撐腰,似乎在常規戰爭中勢不可擋。

前蘇聯是佔據大量土地和資源或許理所當然可成為超級大國

前蘇聯的地理優勢,使許多信奉地緣政治中腹地理論的西方人一度擔心,誰控制的歐亞腹地就能控制歐亞乃至整個世界。

前蘇聯在其巔峰時期佔據整個東歐和東北亞的大部分

糾結于對自身安全的恐懼,前蘇聯力量持續增長越來越大,因此其軍隊規模如同雪球般滾大,以使敵人距離本土越遠越好,前蘇聯在其巔峰時期佔據整個東歐和東北亞的大部分。

5、美國

美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超級大國。在戰爭結束之際,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據世界半數,這一比例空前絕後。

在四十多年間,前蘇聯試圖與之匹敵,但美國因得宜於經濟、地理和盟國而更強大。

自蘇聯崩潰以來,在軍事和技術方面,美國享有幾乎徹底的海空優勢,而且領先於陸地常規武器領域。

美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超級大國

美國綜合了前超級大國的特點,如同前蘇聯,控制一個巨大、大陸板塊規模的、資源豐富的國土;如同蒙古,具備的軍事力量能徹底摧毀其敵人;如同羅馬,美國沒有軍事對手;然而最重要的美國如同英國,將其力量建立在非有限、非領土資源即商貿的基礎上,擁有與當年英國一樣的超級海軍,能抵達全世界的全部主要海航線。

美國綜合了前超級大國的特點

最後,我必須記住所有超級大國消失在某一時刻,而最通常是由於內部事件。就算是最強大的超級大國,無論經濟和軍事優勢有多大,也必須記住這一點。

如此之大而成為世界“日不落”。在此高峰期,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大英帝國。

不同於以往的大帝國,英國實力的基礎是海軍,可用於廣泛的攻擊,從而使英國能實現自由航行及打擊奴隸制和海盜業,讓世界成為更安全的地方。

大英帝國脫胎於大不列顛18世紀的殖民和商貿冒險

帝國依賴貿易和控制戰略咽喉點--例如蘇伊士運河、麻六甲海峽、亞丁灣、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都屬於英國,而非謀求為了資源去控制廣闊的內陸。這一切使英國非常富有。

大英帝國非常多元化,包括在全世界各大陸的領土,組成文化的廣泛多樣性

大英帝國非常多元化,包括在全世界各大陸的領土,組成文化的廣泛多樣性。英國統治著遠多於其他帝國的錯綜複雜群體,給其時間發展,給其完美的方式以管轄不同地區,或直轄或通過地方統治者。英國統治延伸的地方類似印度、埃及、加拿大那樣不盡相同。

4、前蘇聯

像前蘇聯這樣佔據大量土地和資源或許理所當然可成為超級大國。

前蘇聯繼承了原俄羅斯帝國的大部分人口和土地,而該帝國通過侵佔他國而變的幅原遼闊,以致於被稱為“各國之監獄”。猶如二戰中希特勒所發現的,前蘇聯的力量基礎在於經濟規模,從而使其難以被徹底消滅。

廣闊而資源豐富的土地可利用氣候並擊敗外國軍隊。前蘇聯龐大的陸軍由核武器撐腰,似乎在常規戰爭中勢不可擋。

前蘇聯是佔據大量土地和資源或許理所當然可成為超級大國

前蘇聯的地理優勢,使許多信奉地緣政治中腹地理論的西方人一度擔心,誰控制的歐亞腹地就能控制歐亞乃至整個世界。

前蘇聯在其巔峰時期佔據整個東歐和東北亞的大部分

糾結于對自身安全的恐懼,前蘇聯力量持續增長越來越大,因此其軍隊規模如同雪球般滾大,以使敵人距離本土越遠越好,前蘇聯在其巔峰時期佔據整個東歐和東北亞的大部分。

5、美國

美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超級大國。在戰爭結束之際,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據世界半數,這一比例空前絕後。

在四十多年間,前蘇聯試圖與之匹敵,但美國因得宜於經濟、地理和盟國而更強大。

自蘇聯崩潰以來,在軍事和技術方面,美國享有幾乎徹底的海空優勢,而且領先於陸地常規武器領域。

美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超級大國

美國綜合了前超級大國的特點,如同前蘇聯,控制一個巨大、大陸板塊規模的、資源豐富的國土;如同蒙古,具備的軍事力量能徹底摧毀其敵人;如同羅馬,美國沒有軍事對手;然而最重要的美國如同英國,將其力量建立在非有限、非領土資源即商貿的基礎上,擁有與當年英國一樣的超級海軍,能抵達全世界的全部主要海航線。

美國綜合了前超級大國的特點

最後,我必須記住所有超級大國消失在某一時刻,而最通常是由於內部事件。就算是最強大的超級大國,無論經濟和軍事優勢有多大,也必須記住這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