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十年磨一劍,蔣振東做的這些事有望減少飆車事故的發生

車承載著男人對愛情和自由的追求, 向美好生活的朝聖, 永遠給他無限的遐想和永恆的希望。 正如恩佐·法拉利的那句名言:“我最中意的賽車是還沒有造出來的賽車, 我最大的成功是還沒有達到的成功。 ”

浙江國際賽車場創始人蔣振東

上賽場內, F1鏖戰正酣, 在粉絲的呐喊中, 漢密爾頓極速狂飆、無人匹敵;電影院中, 《速度與激情8》的主角們駕駛著百萬跑車在電光火石中飛躍摩天大樓。 而在紹興, 同樣有這樣一群愛車之人, 他們血管裡流的是汽油, 引擎是他的心臟, 機器零件組成他的筋骨, 華麗的噴漆是皮肉……在他們眼裡, 汽車不是物, 不是任人駕駛的代步工具, 而是有血肉之軀的生命, 是和人一樣有靈性的動物。 他們賦予愛車以生命, 並以此為畢生的事業和追求, 這並不是浪漫, 是等待和希望不斷實現後的真實感受。

你可想過建造賽車場的艱難?可想過如何教車手安全地開車,

而不是動輒在馬路上大秀漂移?你可想過, 把賽車這項“燒錢”的活動介紹給大眾, 讓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今天, 我們見到的, 正是這樣一位不斷進取、不斷超越、不斷追求成功的“創二代”。 從少年時代就愛車如命的他一手打造了浙江國際賽車場以及“Z CLUB”車手俱樂部, 他的目標, 是讓更多的人愛上這項驚險刺激的運動, 他就是蔣振東。

將熱愛變成事業

由於父親當過汽車兵, 蔣振東從小就對車有一種特殊的偏愛。 2001年, 有心歷練的他前往英國留學, 在室友的帶動下, 成為了一名狂熱的汽車粉絲。 還沒完全學會開車的時候就攢錢買了一輛寶馬318。 雖然與他現在擁有的豪華“座駕”相比, 實在算不得什麼,

卻吸引了好多年輕的華人留學生從“四面八方”前來圍觀, 很多人甚至從幾百公里外前來, 只為了看看車, 開上幾公里。

年輕人膨脹的成就感, 被人簇擁的驕傲感, 更讓他與車難捨難分。 而英國和歐洲良好的汽車文化氛圍, 使得蔣振東從單純的愛車人變成了汽車文化的追隨者與研究者。 通過汽車, 蔣振東找到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中間便有今天事業的合夥人。 幾個愛車人湊到一起, 業餘生活也圍繞著“車”展開。 他們經常外出逛街, 不是為了去超市、大商場等購物場所, 而是去二手車市場, 感受英國便捷、發達的二手車交易。 他們有時上網流覽購物網站, 也不是為了“剁手”, 而是學習虛擬市場中二手車交易的運營情況。

偶爾出國觀光, 他們也會刻意選擇瑞士, 不單是為了雪山和森林, 也是因為這裡經常舉行世界旗艦級的車展:無論是新車發佈、廠商布展, 還是邀請的明星大咖, 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準。

歐洲先進汽車文化的浸潤, 大大開拓了蔣振東的眼界。 年輕人高漲的荷爾蒙, 也讓他對賽車文化欲罷不能。 他參加法拉利的賽車活動, 在賽道上風馳電掣的感覺讓他著迷, 於是他開始動心, 想要把這種快樂和刺激的感受介紹給身邊更多的朋友。

與賽車結緣在英國, 更多的是一種少年意氣, 以及在異國他鄉排遣寂寞、結交朋友的方式, 而將賽車變成事業, 則需要堅定的決心、一往無前的勇氣, 以及堅忍不拔的毅力。 從英國回到家鄉紹興後,

蔣振東本可以完全按部就班接手家族企業, 繼續經營每年能夠帶來巨大利潤收益的家業, 延續家族原本的實業模式, 但他卻選擇重走父輩的創業之路, 做一名承擔轉型任務的“創二代”。 他想要傳播一群人對賽車的熱愛, 分享賽車的文化, 想要打造一個以賽車為主題的頂級樂園, 讓國內的車手和賽車愛好者們純粹地享受駕馭速度、挑戰自我的樂趣。

然而, 在賽車文化不發達的中國, 在山水縱橫交錯的水鄉紹興, 他的理想實現過程中, 遇到了不少的波折。 2008年, 賽車場正式進入籌畫階段;2010年開始建造;2017年陸續投入運營階段。 從籌畫到開業, 蔣振東的項目持續了十年之久, 這十年間沒有一刻是空閒的。 先是平整土地的問題, 紹興地形多山,又多河流,在星羅棋佈的小方塊上,建一個大面積的賽車場實在不是易事,需要從平整土地開始,一步步地挖山、駕山、打樁加固。一般的施工單位根本承擔不了這樣龐大而高難度的工程,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重金請來了上海建工和中鐵四局。同時,如何與政府做好溝通,取得政府的理解,也一直是讓蔣振東費心投入的大事情。為拿到適合賽車場的大地塊,他只能一次次地去向政府部門溝通解釋,這是一個有著國際標準的賽車場,沒有任何的捆綁項目,更不是借賽車的名義作房產。他開玩笑說,政府工作人員那時並不太理解他們的賽車場,去辦事時,經常說他們要建“賽馬場”,讓他哭笑不得。

經過最艱辛的創業階段,現在的賽車場已經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認可。據蔣振東介紹,賽道已經在今年4月順利通過了國際汽聯FIA的驗收,也順利承接了第一場AMG駕駛學院的活動;並將在6月到10月迎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賽事,包括2017法拉利嘉年華、TCR國際系列賽、GT嘉年華、極速先鋒系列賽、克裡歐挑戰賽等等。2017年的所有週末幾乎已經被預訂滿,每週在浙江紹興的賽道上都將看到賽車馳騁。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長期以來,賽車文化在中國大眾眼中的形象,多多少少都帶有一定的負面因素:被金錢包圍的富二代、追求速度刺激、安全係數低、深夜飆車等等的詞彙,會伴隨著“賽車”出現在大家的腦海中。為了擴大賽車文化在大眾中間的影響力,讓普通人接受積極向上、正確的賽車文化,蔣振東在運營賽車場的同時,創辦了“Z CLUB”——國內首個邀請制車手俱樂部。

中國的很多俱樂部,或是洗車店兼營,或是改裝店兼營,但都無法滿足會員對於專業賽道的要求。蔣振東認為,目前的這些俱樂部,指的是場所高檔、裝修豪華,會員數量多。他們的主要活動方式,是成員聚在一起吃飯、派對玩樂,對於成員的車技、安全意識,都沒有很大的提高,他希望改變這樣的現狀,將培訓、駕駛、平臺、廠家四者有機聯繫起來,打造一個真正屬於紳士車手的私屬平臺。

蔣振東的“Z CLUB”,以“知你所需”為服務宗旨,為中國及海外的賽車愛好者可謂提供了完整的一條龍服務,包括獨享私人賽道、預約賽車私教、國際賽事、互惠俱樂部等。俱樂部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車友們在賽道上開得多快,而是讓他們更瞭解自己車的性能,在路上開得更安全。前一段時間,浙江當地新聞又爆出了一位“馬路殺手”,一輛價值400多萬的超跑,在公路上玩漂移時失控重撞大貨車,撞擊位置正位於貨車油箱處,好在事故沒有導致貨車油箱爆炸。這條驚險的新聞讓蔣振東感慨良久,他說,跑車本身就很難開,不經過專業的培訓,在公路上特別容易發生撞車事故,如果給跑車愛好者提供專業的賽道,供他們學習、練習,他們就不會在公路上妨礙社會安全了。

通過賽車,蔣振東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們大多積極向上,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賽車是一個特別健康的愛好。”他覺得,這樣的人多起來,富二代飆車的負面新聞才能少下去。“等我們這個賽車場一開,我相信這個比例在江浙一帶還會降低。”

從國際級的賽車場到車手俱樂部,還配備了專門的餐飲、休閒場所,蔣振東與他的朋友們,希望把這個賽車場做成亞洲最高級別的場地。“這個行業相對穩定,不受經濟形勢大的波動的影響。政策方面肯定是扶持的,因為現在體育行業、旅遊產業都受國家支持。我們目前的目標,當然是成為亞洲最好的賽車場。”

所謂的“最好”,並不是規模上最大,受到地理環境的局限,面積最大是不可能的,但力求最好,是這個團隊所有人的心願。“我們的好,不僅是我們的位置,而且是我們的配套設施。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心一意只做這一件事情。”誠然,紹興便利的交通條件,賽車場集賽道、俱樂部、酒店、卡丁車設備於一體的配套設施,都是發展的有利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做事者的專注與堅定。

“許多賽車場的運營,都是橫向發展的,他們希望通過賽車事業積累身價,這與我們專注做賽車事業的人,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他們只在賽車這個圈子裡活動。而我們希望把賽車變成大眾認可的運動,讓喜愛的人都參與其中,我們想把這個圈子開放,推動一步,讓更多的人接觸並熱愛賽車。”

一脈相承的賽車情結

以賽車為事業的瘋狂暢想,固然來自蔣振東少年時代的興趣,卻也離不開父輩的鼓勵和支持。在賽車場資金最困難的時候,是父親給了他堅實的資金支援。父親年輕時當過汽車兵,對汽車的興趣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在蔣振東眼中,他是一個十分開明的人,得知兒子想從事賽車事業時,父親並沒有像傳統家長一樣橫加干涉,而是全面地衡量利弊,感覺可行之後,就為兒子的事業注資。賽車場的大部分資金來自蔣振東的家族企業,降低銀行貸款比例的同時,也將項目風險拉到最低。不過,賽車場資金投入之多、占地之大,工期之長,遇到的問題之難,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蔣振東和他父親。長期以來,是對項目前景的看好,以及對由此帶來的紹興旅遊業的新增長點的期待,讓他們堅持走到了最後。賽車場的最終建成,也證明了他們的眼光。對於賽車場的未來,蔣振東希望把目光放長遠一些,十年之內回本盈利,打造一個真正高水準的賽車場的同時,讓父親能夠看到自己的投入與進步,看到自己在此過程中的成長。

與從小接受西方文化的蔣振東不同,父親從傳統的印染業起家,奮鬥二十多年,經過無數次的風風浪浪,終於以實體企業的身份,在動盪的市場大潮中站穩了腳跟。天馬集團,從一個傳統的印染企業,變成了集印染、熱電、外貿、房產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元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產值。隨著父親的年歲漸長,兒子的日益長成,“接班”問題似乎也提到了日程上來。在他們父子看來,“接班”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並不意味著兒子接班父親就“全身而退”,而是兩個人加強溝通,明確分工,共同合作。蔣氏的產業涵蓋範圍很廣,不能採取傳統的橫向管理模式,而需要專業問題專門管。像電廠這種專業性強的地方,他們聘請了有專業管理經驗的廠長,一管就是二十多年。彼此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信任,使他們超越了一般的雇傭關係,成為了關係密切的合作夥伴。

蔣振東與父親的關係,非常類似于“多年父子成兄弟”,在兒子的眼中,父親雖然年齡不小,心態卻很年輕,每天精力旺盛,閑不下來。父親依舊每天早上到自家名下的酒店上班,做一些投資、股票交易,也算讓他有些事情掛念著。“好多人退休之後都老得快,我覺得讓父親一下子退休,並不是件好事情。”

穩健,是父親對蔣振東最大的影響,他說,在紹興的企業家中,父親絕對是以穩健著稱。當年的白手起家,以及從印染到電廠的轉型,一步一步都是父輩深思熟慮的結果。而蔣振東,也早已過了一擲千金買豪車的階段,放下馬路上與“小夥伴”開車追逐的滿腔熱情,投入自己的賽車事業,他希望專注自己的俱樂部和賽車場事業,有一天,能夠在自己親手建造起來的跑到上,踩下油門,自在賓士……

紹興地形多山,又多河流,在星羅棋佈的小方塊上,建一個大面積的賽車場實在不是易事,需要從平整土地開始,一步步地挖山、駕山、打樁加固。一般的施工單位根本承擔不了這樣龐大而高難度的工程,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重金請來了上海建工和中鐵四局。同時,如何與政府做好溝通,取得政府的理解,也一直是讓蔣振東費心投入的大事情。為拿到適合賽車場的大地塊,他只能一次次地去向政府部門溝通解釋,這是一個有著國際標準的賽車場,沒有任何的捆綁項目,更不是借賽車的名義作房產。他開玩笑說,政府工作人員那時並不太理解他們的賽車場,去辦事時,經常說他們要建“賽馬場”,讓他哭笑不得。

經過最艱辛的創業階段,現在的賽車場已經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認可。據蔣振東介紹,賽道已經在今年4月順利通過了國際汽聯FIA的驗收,也順利承接了第一場AMG駕駛學院的活動;並將在6月到10月迎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賽事,包括2017法拉利嘉年華、TCR國際系列賽、GT嘉年華、極速先鋒系列賽、克裡歐挑戰賽等等。2017年的所有週末幾乎已經被預訂滿,每週在浙江紹興的賽道上都將看到賽車馳騁。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長期以來,賽車文化在中國大眾眼中的形象,多多少少都帶有一定的負面因素:被金錢包圍的富二代、追求速度刺激、安全係數低、深夜飆車等等的詞彙,會伴隨著“賽車”出現在大家的腦海中。為了擴大賽車文化在大眾中間的影響力,讓普通人接受積極向上、正確的賽車文化,蔣振東在運營賽車場的同時,創辦了“Z CLUB”——國內首個邀請制車手俱樂部。

中國的很多俱樂部,或是洗車店兼營,或是改裝店兼營,但都無法滿足會員對於專業賽道的要求。蔣振東認為,目前的這些俱樂部,指的是場所高檔、裝修豪華,會員數量多。他們的主要活動方式,是成員聚在一起吃飯、派對玩樂,對於成員的車技、安全意識,都沒有很大的提高,他希望改變這樣的現狀,將培訓、駕駛、平臺、廠家四者有機聯繫起來,打造一個真正屬於紳士車手的私屬平臺。

蔣振東的“Z CLUB”,以“知你所需”為服務宗旨,為中國及海外的賽車愛好者可謂提供了完整的一條龍服務,包括獨享私人賽道、預約賽車私教、國際賽事、互惠俱樂部等。俱樂部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車友們在賽道上開得多快,而是讓他們更瞭解自己車的性能,在路上開得更安全。前一段時間,浙江當地新聞又爆出了一位“馬路殺手”,一輛價值400多萬的超跑,在公路上玩漂移時失控重撞大貨車,撞擊位置正位於貨車油箱處,好在事故沒有導致貨車油箱爆炸。這條驚險的新聞讓蔣振東感慨良久,他說,跑車本身就很難開,不經過專業的培訓,在公路上特別容易發生撞車事故,如果給跑車愛好者提供專業的賽道,供他們學習、練習,他們就不會在公路上妨礙社會安全了。

通過賽車,蔣振東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們大多積極向上,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賽車是一個特別健康的愛好。”他覺得,這樣的人多起來,富二代飆車的負面新聞才能少下去。“等我們這個賽車場一開,我相信這個比例在江浙一帶還會降低。”

從國際級的賽車場到車手俱樂部,還配備了專門的餐飲、休閒場所,蔣振東與他的朋友們,希望把這個賽車場做成亞洲最高級別的場地。“這個行業相對穩定,不受經濟形勢大的波動的影響。政策方面肯定是扶持的,因為現在體育行業、旅遊產業都受國家支持。我們目前的目標,當然是成為亞洲最好的賽車場。”

所謂的“最好”,並不是規模上最大,受到地理環境的局限,面積最大是不可能的,但力求最好,是這個團隊所有人的心願。“我們的好,不僅是我們的位置,而且是我們的配套設施。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心一意只做這一件事情。”誠然,紹興便利的交通條件,賽車場集賽道、俱樂部、酒店、卡丁車設備於一體的配套設施,都是發展的有利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做事者的專注與堅定。

“許多賽車場的運營,都是橫向發展的,他們希望通過賽車事業積累身價,這與我們專注做賽車事業的人,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他們只在賽車這個圈子裡活動。而我們希望把賽車變成大眾認可的運動,讓喜愛的人都參與其中,我們想把這個圈子開放,推動一步,讓更多的人接觸並熱愛賽車。”

一脈相承的賽車情結

以賽車為事業的瘋狂暢想,固然來自蔣振東少年時代的興趣,卻也離不開父輩的鼓勵和支持。在賽車場資金最困難的時候,是父親給了他堅實的資金支援。父親年輕時當過汽車兵,對汽車的興趣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在蔣振東眼中,他是一個十分開明的人,得知兒子想從事賽車事業時,父親並沒有像傳統家長一樣橫加干涉,而是全面地衡量利弊,感覺可行之後,就為兒子的事業注資。賽車場的大部分資金來自蔣振東的家族企業,降低銀行貸款比例的同時,也將項目風險拉到最低。不過,賽車場資金投入之多、占地之大,工期之長,遇到的問題之難,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蔣振東和他父親。長期以來,是對項目前景的看好,以及對由此帶來的紹興旅遊業的新增長點的期待,讓他們堅持走到了最後。賽車場的最終建成,也證明了他們的眼光。對於賽車場的未來,蔣振東希望把目光放長遠一些,十年之內回本盈利,打造一個真正高水準的賽車場的同時,讓父親能夠看到自己的投入與進步,看到自己在此過程中的成長。

與從小接受西方文化的蔣振東不同,父親從傳統的印染業起家,奮鬥二十多年,經過無數次的風風浪浪,終於以實體企業的身份,在動盪的市場大潮中站穩了腳跟。天馬集團,從一個傳統的印染企業,變成了集印染、熱電、外貿、房產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元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產值。隨著父親的年歲漸長,兒子的日益長成,“接班”問題似乎也提到了日程上來。在他們父子看來,“接班”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並不意味著兒子接班父親就“全身而退”,而是兩個人加強溝通,明確分工,共同合作。蔣氏的產業涵蓋範圍很廣,不能採取傳統的橫向管理模式,而需要專業問題專門管。像電廠這種專業性強的地方,他們聘請了有專業管理經驗的廠長,一管就是二十多年。彼此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信任,使他們超越了一般的雇傭關係,成為了關係密切的合作夥伴。

蔣振東與父親的關係,非常類似于“多年父子成兄弟”,在兒子的眼中,父親雖然年齡不小,心態卻很年輕,每天精力旺盛,閑不下來。父親依舊每天早上到自家名下的酒店上班,做一些投資、股票交易,也算讓他有些事情掛念著。“好多人退休之後都老得快,我覺得讓父親一下子退休,並不是件好事情。”

穩健,是父親對蔣振東最大的影響,他說,在紹興的企業家中,父親絕對是以穩健著稱。當年的白手起家,以及從印染到電廠的轉型,一步一步都是父輩深思熟慮的結果。而蔣振東,也早已過了一擲千金買豪車的階段,放下馬路上與“小夥伴”開車追逐的滿腔熱情,投入自己的賽車事業,他希望專注自己的俱樂部和賽車場事業,有一天,能夠在自己親手建造起來的跑到上,踩下油門,自在賓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