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靖港之戰:石祥禎大敗湘軍,曾國藩準備棺材自殺以謝喪師敗北之罪

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 即派兵進行了北伐和西征, 到1854年初, 西征軍已攻克了九江、安慶、漢口、漢陽, 並圍攻武昌, 為阻止兩廣、福建、雲貴清軍從背後攻擊武漢, 太平軍先後發動了兩次入湘之戰。 第一次入湘在1854年2月中旬, 太平軍從武漢沿水路向湖南進軍。 半個月時間攻下了嶽州、湘陰、靖港、新康、淪市等地, 並一度攻克寧鄉, 進入湘中, 靖港之戰就是發生在太平軍第二次的入湘之戰中。



1854年2月, 曾國藩湘軍水陸兵勇5000人開始進行“東征”, 臨出發前, 還發佈了《討粵匪檄》。 曾國藩主張先攻靖港, 可截斷太平軍後路。 其他營官則主張攻湘潭, 因太平軍主力在湘潭, 殲之則靖港垂手可得。 會議最後決定由彭玉麟先率水師十營, 配合塔齊布陸師進攻湘潭。 此時, 有靖港團練送來情報, 說靖港太平軍只有區區幾百人, 且沒有防備, “可驅而走也”, 並稱已搭好了浮橋, 願為湘軍助攻。

曾國藩聽到此報告, 忽然改變主意, 更改了他原先陸路進攻湘潭的計畫, 決定率師親往靖港, 想讓湘潭太平軍回援靖港以解湘潭之圍。

當時正在曾幕的李元度感到此舉過於冒險, 因勸曾國藩; “兵之精者已調剿湘潭, 早晚捷音必至, 此間但宜堅守,

勿輕動。 ”但曾國藩求功心切, 決心在靖港一顯身手。 在4月28日, 當了一年多湘軍大帥的他, 為了挽回岳州、寧鄉之敗, 決心拿下靖港彌補曾經的失敗, 此時躊躇滿志的他, 可以真真切切地過一把書生帶兵的癮了, 親自率領了水師5營, 戰船40艘, 隊勇800人, 向靖港太平軍進攻, 企圖一舉拿下靖港。

由於太平軍情報有誤, 見湘軍來勢兇猛, 以為是清軍主力, 連夜撤軍到靖港。 曾國藩進佔嶽州, 以圖扭轉敗局。 可遇到了太平軍湖北援軍與湖南太平軍一道圍攻嶽州, 湘軍水陸營在嶽州傷亡慘重, 不得已又逃回長沙。 此時的官兵心驚膽戰, 士氣低落, “人自以為必敗”, “聞吹角及火光, 皆自驚”惶惶不可終日。

靖港太平軍守將是國宗石祥禎, 部隊確實很少, 面對著數數倍兇猛於己的清軍, 石祥禎率軍以逸待勞, 開始沉著應戰湘軍的進攻。

長沙練勇搭起的浮橋因橋面高低不平, 湘軍一上到橋面, 就被紛紛跌下水中, 溺斃淹死者達200多人。 岸上的太平軍看到清軍接近時, 馬上用重炮猛烈轟擊, 湘軍不少船隻立馬被炸沉水中。

此時, 由於刮起了西南大風, 湘軍戰船無法停靠靖港, 只能停泊在靖港對岸的銅官渚。 湘軍徵用了縴夫牽船而行, 太平軍又擊殺湘軍縴夫, 因船失去牽力, 加上大風狂吹, 炮火連天, 湘軍的戰船幾乎沉毀一半, 餘下的船隻逃往了對岸, 但又被太平軍200多艘小船圍來,湘軍慌忙中向太平軍開炮,但“炮高船低,不能命中,戰船被焚十餘隻,隨風飄散”。

曾國藩悉知水師慘敗,急派三路陸師進攻靖港,企圖挽回水師的敗局。可“陸勇見水勇失利,心懷疑怯”,也爭相潰散逃跑。曾國藩本想在靖港占個大便宜,沒有想到會敗得如此狼狽不堪, “僅半頓飯久,陸勇奔潰,水勇辦紛紛奔潰。二千人竟全數潰散,棄船炮不顧。各船隻水手自顧逃命,出隊船上“競無一人”。而他的座船上,也僅僅只剩下3名水勇。

曾國藩見到手下的兵士如此大敗,急氣攻心,親自仗劍上來督陣,並豎立令旗在岸邊,上面寫著:“過旗者斬!”。可湘軍人人都在逃命,很多人從旗邊上繞道而逃,哪裡還顧得上看字。曾國藩鼓吹的那套“絕對服從”的軍紀在此已完全失去了約束。還沒有等到曾國藩再次出擊,太平軍的船隊已猛追了過來,其中有幾艘小船“直犯帥舟”, “矢可及也”。

曾國藩見平日花費心血苦心經營的湘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且在自己第一次親征時就獲得如此下場,慘不忍睹,羞憤交加中,想到以後不知如何見人,遂決定跳水自盡,一死了之。幸得幕僚陳士傑、李元度見他神情有異,遂指使平時與其交往甚密的幕友“小委員”章壽麟乘小船悄悄跟在他後面,以備不虞。此時,曾國藩也顧不上那麼多“體面”了,破口大駡, “須髯翕張”,意似決死。當曾國藩行至銅官渚時,章壽麟見他跳水尋死,馬上從後艙沖出來,力拖而上,急忙搶救,將其背負到船上,與陳士傑、李元度一起勸回大營,才使得曾國藩免遭一死,之後趕忙收拾殘兵敗將,退回長沙。

太平軍因兵力不多也隨之收兵,靖港之戰是太平軍以少勝多,以逸待勞,擊敗了湘軍的一次著名戰役,打敗了湘軍曾國藩親率的水師5營、陸勇800人,共2000多人的勝利,湘軍40多艘戰船也損毀大半,此戰打開了太平軍入湘以來最為有利的局面,也是太平軍西征入湘戰局全盛點的標誌。

湖南巡撫駱秉章後來哀歎道: “不獨省城勢成孤注,難以久存,即界連湖南之兩粵、江西、貴州各省必次浸受其害。”而早與曾氏存有齷齪的湖南地方官員,在靖港失敗後開始大肆攻擊曾氏。布政使徐有壬與按察使文發趁機向巡撫駱秉章進言,要求參劾曾國藩。長沙士紳對曾國藩也大加奚落、嘲笑、攻擊,加上眾多官員的參劾,曾國藩感到臉上無光,愧對“天子欽命”,悲觀到了極點,甚至連遺囑、遺疏與棺材都讓其弟曾國葆買好,準備自殺以謝喪師敗北之罪。

幸而湘軍悍將塔齊布率陸師在湘潭大戰中擊敗了太平軍林紹璋部,獲得大勝,使得咸豐皇帝對湘軍刮目相看,從而救了曾國藩一命,也正由於此,曾國藩在湖南士紳官員中才慢慢站穩腳。塔齊布收復湘潭,使得人心安定。於是清廷便加塔齊布總兵銜,賜號喀屯巴圖魯。

太平軍雖在靖港獲勝,但無法抵償其在湘潭之戰所遭受的損失。湘潭失利說明當時湘軍戰鬥力非常強悍,特別是湘軍水師,裝備有洋炮,這一點被太平軍忽略了,以至於沒有在思想和軍事上作好作好與強敵作戰的心理準備,進而對整個西征作戰戰局產生影響。

靖港之戰,雖給曾國藩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但同時此戰也成為曾國藩人生的最大轉捩點,使得他有面對困難與挫折有不可泄的沉毅之氣,並能耐心等待時勢的變化,不斷抵礪人生,將經驗融入局勢,屢敗屢戰,繼續率領湘軍四處征戰,最終橫掃太平軍,贏得了“天下無湘不成軍”之譽。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湘潭之戰:湘軍初興的第一奇捷,太平軍遭遇了第一場大規模的慘敗

2、三河大戰:李續賓打了湘軍史上最大的一場敗仗,連咸豐皇帝也流淚

3、太平軍北伐,到底有多少清軍和太平軍參與?雙方死亡人數有多少?

4、馮官屯之戰:悲壯的太平軍北伐遭受到了最嚴重的失利,以悲劇落幕

5、太平天國裡有眾多的太平軍將領是武林高手,個個都精通拳術與器械

但又被太平軍200多艘小船圍來,湘軍慌忙中向太平軍開炮,但“炮高船低,不能命中,戰船被焚十餘隻,隨風飄散”。

曾國藩悉知水師慘敗,急派三路陸師進攻靖港,企圖挽回水師的敗局。可“陸勇見水勇失利,心懷疑怯”,也爭相潰散逃跑。曾國藩本想在靖港占個大便宜,沒有想到會敗得如此狼狽不堪, “僅半頓飯久,陸勇奔潰,水勇辦紛紛奔潰。二千人竟全數潰散,棄船炮不顧。各船隻水手自顧逃命,出隊船上“競無一人”。而他的座船上,也僅僅只剩下3名水勇。

曾國藩見到手下的兵士如此大敗,急氣攻心,親自仗劍上來督陣,並豎立令旗在岸邊,上面寫著:“過旗者斬!”。可湘軍人人都在逃命,很多人從旗邊上繞道而逃,哪裡還顧得上看字。曾國藩鼓吹的那套“絕對服從”的軍紀在此已完全失去了約束。還沒有等到曾國藩再次出擊,太平軍的船隊已猛追了過來,其中有幾艘小船“直犯帥舟”, “矢可及也”。

曾國藩見平日花費心血苦心經營的湘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且在自己第一次親征時就獲得如此下場,慘不忍睹,羞憤交加中,想到以後不知如何見人,遂決定跳水自盡,一死了之。幸得幕僚陳士傑、李元度見他神情有異,遂指使平時與其交往甚密的幕友“小委員”章壽麟乘小船悄悄跟在他後面,以備不虞。此時,曾國藩也顧不上那麼多“體面”了,破口大駡, “須髯翕張”,意似決死。當曾國藩行至銅官渚時,章壽麟見他跳水尋死,馬上從後艙沖出來,力拖而上,急忙搶救,將其背負到船上,與陳士傑、李元度一起勸回大營,才使得曾國藩免遭一死,之後趕忙收拾殘兵敗將,退回長沙。

太平軍因兵力不多也隨之收兵,靖港之戰是太平軍以少勝多,以逸待勞,擊敗了湘軍的一次著名戰役,打敗了湘軍曾國藩親率的水師5營、陸勇800人,共2000多人的勝利,湘軍40多艘戰船也損毀大半,此戰打開了太平軍入湘以來最為有利的局面,也是太平軍西征入湘戰局全盛點的標誌。

湖南巡撫駱秉章後來哀歎道: “不獨省城勢成孤注,難以久存,即界連湖南之兩粵、江西、貴州各省必次浸受其害。”而早與曾氏存有齷齪的湖南地方官員,在靖港失敗後開始大肆攻擊曾氏。布政使徐有壬與按察使文發趁機向巡撫駱秉章進言,要求參劾曾國藩。長沙士紳對曾國藩也大加奚落、嘲笑、攻擊,加上眾多官員的參劾,曾國藩感到臉上無光,愧對“天子欽命”,悲觀到了極點,甚至連遺囑、遺疏與棺材都讓其弟曾國葆買好,準備自殺以謝喪師敗北之罪。

幸而湘軍悍將塔齊布率陸師在湘潭大戰中擊敗了太平軍林紹璋部,獲得大勝,使得咸豐皇帝對湘軍刮目相看,從而救了曾國藩一命,也正由於此,曾國藩在湖南士紳官員中才慢慢站穩腳。塔齊布收復湘潭,使得人心安定。於是清廷便加塔齊布總兵銜,賜號喀屯巴圖魯。

太平軍雖在靖港獲勝,但無法抵償其在湘潭之戰所遭受的損失。湘潭失利說明當時湘軍戰鬥力非常強悍,特別是湘軍水師,裝備有洋炮,這一點被太平軍忽略了,以至於沒有在思想和軍事上作好作好與強敵作戰的心理準備,進而對整個西征作戰戰局產生影響。

靖港之戰,雖給曾國藩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但同時此戰也成為曾國藩人生的最大轉捩點,使得他有面對困難與挫折有不可泄的沉毅之氣,並能耐心等待時勢的變化,不斷抵礪人生,將經驗融入局勢,屢敗屢戰,繼續率領湘軍四處征戰,最終橫掃太平軍,贏得了“天下無湘不成軍”之譽。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湘潭之戰:湘軍初興的第一奇捷,太平軍遭遇了第一場大規模的慘敗

2、三河大戰:李續賓打了湘軍史上最大的一場敗仗,連咸豐皇帝也流淚

3、太平軍北伐,到底有多少清軍和太平軍參與?雙方死亡人數有多少?

4、馮官屯之戰:悲壯的太平軍北伐遭受到了最嚴重的失利,以悲劇落幕

5、太平天國裡有眾多的太平軍將領是武林高手,個個都精通拳術與器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