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法政外交第一的牛人究竟是誰?

在現代國家之中, 法律和外交在國家的運轉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面對國家的落後與衰弱, 中國開始學習西方國家, 走上了艱辛的近代化之路。 在那個時代, 有一個人為中國近現代法學界、外交界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的名字叫王寵惠。

王寵惠, 字亮疇, 祖籍廣東東莞, 1881年出生在香港一基督教家庭。 他的父親十分注重對於子女的教育, 不僅為他們聘請家庭教師講授儒家經典, 還適時地把他們送入西式正規學校學習。 王寵惠幼年入聖保羅學校學習英文, 課餘隨周松石學習《論語》、《孟子》等,

很早就開始接觸中西方文化的他為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895年, 清政府在天津設立北洋大學堂(現天津大學), 在全國招考學員, 王寵惠一試即中, 王寵惠被錄取為法科學生。 自此離鄉, 以14歲的年齡開始了天津的求學之路。 1900年初, 王寵惠從北洋大學堂以法科的第一名成績畢業。 他的成績非常優秀, 各門功課幾近滿分, 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裕祿親自向王寵惠頒發“欽字第一號考憑”。 他所持的文憑被認定為我國第一張大學畢業文憑, 也是當前我國有據可查的第一張大學文憑。

王寵惠6歲起就已經同孫中山常常見面。 1895年第一次廣州起義時失敗後, 王寵惠大哥舉行婚禮, 孫中山到場祝賀。 婚禮未結束, 清廷已經派人前來抓捕, 幸得孫中山提前離開, 才躲過一劫。

1901年, 王寵惠東渡日本攻讀政法專業, 求學期間王寵惠再次遇到熟悉的孫中山, 在孫中山的影響下, 王寵惠在日本正式投入革命活動中。 日本留學期間, 王寵惠擔任《國民報》英文編輯, 宣揚革命。 孫中山非常支持他的事業,

曾經接濟王寵惠辦《國民報》的經費。

與許多革命不同的是, 王寵惠是邊學習西方文化邊參與革命活動。 1902年, 王寵惠赴美, 先入加州大學, 後轉耶魯大學。 1904年, 王寵惠在耶魯大學學習時, 與正在美國三藩市宣傳中國革命的孫中山相見。 在此期間,

王寵惠協助孫中山起草了《中國問題之真解決》, 此書闡明中國革命勢在必行, 也標誌著王寵惠正式走上革命的道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 孫中山將王寵惠任命為外交總長。 自此, 王寵惠與外交結緣。 1921年11月, 王寵惠和顧維鈞等代表中國赴華盛頓出席太平洋會議。

大會上, 王寵惠決定單獨提出廢除日本逼迫中國簽訂的“二十一條”, 希望借助英美國家力量進行調停, 王寵惠強調“二十一條”的存在對與會各國在華利益的威脅, 尤其對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影響, 這一陳述讓日本代表措手不及。 1933年, 王寵惠出席國際聯盟會議。 會上, 日本代表以輕蔑的口吻挑釁王寵惠說:“你是代表南京國民政府呢, 還是代表東北滿洲國政府?”王寵惠立即站起來, 義正詞嚴地大聲回答:“我代表貴國承認的那個中國政府。 ”此言獲得在場許多外交官的讚賞。

1943年,王寵惠代表國民政府出席中、美、英三國召開的開羅會議,在會上王寵惠力爭臺灣“歸還中國”,在國際條約中明確的提出了臺灣屬於中國。11月26日,三國代表正式會商《開羅宣言》一事,英國代表將“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當然歸還中國”改成“當然必須由日本放棄”。此言一出,王寵惠當即表示中國不能贊成,王寵惠堅持不得含糊。他巧妙利用當時美、英、蘇之間微妙的國際關係,最終迫使英國做出妥協,仍規定:“滿洲、臺灣、澎湖當然歸還中國”。

1945年,王寵惠作為中國方面的代表出席了聯合國成立大會,他對聯合國憲章的制定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並被委以潤色和審定聯合國憲章中文版工作的重任。1958年3月病逝於臺北。

1943年,王寵惠代表國民政府出席中、美、英三國召開的開羅會議,在會上王寵惠力爭臺灣“歸還中國”,在國際條約中明確的提出了臺灣屬於中國。11月26日,三國代表正式會商《開羅宣言》一事,英國代表將“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當然歸還中國”改成“當然必須由日本放棄”。此言一出,王寵惠當即表示中國不能贊成,王寵惠堅持不得含糊。他巧妙利用當時美、英、蘇之間微妙的國際關係,最終迫使英國做出妥協,仍規定:“滿洲、臺灣、澎湖當然歸還中國”。

1945年,王寵惠作為中國方面的代表出席了聯合國成立大會,他對聯合國憲章的制定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並被委以潤色和審定聯合國憲章中文版工作的重任。1958年3月病逝於臺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