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紮克伯格2017哈佛畢業演講,我們看到什麼?

美國波士頓時間2017年5月25日, 哈佛大學舉辦了2017屆學生的畢業典禮。 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回到母校, 做了畢業典禮演講。

在這場畢業典禮演講中,

小紮提到, 我們作為千禧一代, 僅僅找到我們個人的目的或使命是不夠的, 你必須擁有心系他人的目標。

並談論了創造一個每個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的三種方法:一起做有意義的項目;通過重新定義平等, 使每個人都有追求目標的自由;在全世界建立社群。

小紮的世界願景可謂宏大。 這也是, 當今全世界缺失的東西—使命感。 從他成立基金會開始, 投身教育慈善開始, 我相信他正在為這種偉大的願景而努力。 今天, 我們來談談從這次演講, 從創業的角度, 我們有何啟發呢?

小紮在“做有意義的項目”中提到:

現在輪到我們來做一些偉大的事了。 我知道, 你可能會想:我不知道如何建造大壩, 或者如何讓一百萬人參與到任何事情中來。

但我想告訴你一個秘密:沒有人從一開始就知道如何做, 想法並不會在最初就完全成型。 只有當你工作時才變得逐漸清晰, 你只需要做的就是開始。

如果我必須在開始(Facebook)之前就瞭解清楚“如何連接人”的想法, 那麼我就不會啟動Facebook了。

如果你也在創業的路上, 這就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從2014年開始, 我有意的研究了很有新興的公司的創立和發展。 這些資料, 絕對驗證了小紮的說法, 在他們出發的時候, 他們想不到會以現在這樣的姿態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他們有些發展於廚房, 一台榨汁機, 一次頭腦風暴, 最早期的設計可能是那種看一眼就想卸載的軟體, 或者已經被別人鄙視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小工具。

就像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介紹時說:在一次頭腦風暴中, 提出了共用單車這個理念, 但是沒人願意接, 所以她接了。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所以創始人不一定都頂著高瞻遠矚, 運籌帷幄的光環, 他們有的, 只是比別人更堅持一點, 在項目開始, 他們只是像父母呵護自己的子女般, 不斷的調教, 耐心的讓其成長。

作為創業者, 我想, 我們應該做到, 保持謙虛並善良的心態;時刻保持好奇心;擁抱不確定性的未來。

保持謙虛並善良的心態

這樣的世界,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成功的人也有瞬間跌進山谷的危險。 鄙視鏈無時無刻存在, 但他不應該滋生在創業者的心中。 即使你已經創業成功, 享受著鮮花與掌聲, 但依然需要保持謙虛並與人為善的心態。

天橋上的行乞者或許能讓你思考, 路邊擺攤的小夥子也許在孕育著長遠的夢想, 門口的保安哥也許在攻讀著MBA。 TED有個演講曾經提到:你並不瞭解我, 所以不要評價我。 做好自己, 連接他人, 才是我們的姿態。

時刻保持好奇心

就像facebook, 就像yahoo!, 從創辦的那天開始, 並不知道將影響世界。 我們要做的, 就是時刻保持開放的心態以及好奇心。 創業者不單單要做好當前的項目, 更要思考企業的延續性和創新的可能性。 就像邏輯思維節目說的:創業者經常半夜醒來淚流滿面, 因為他不知道, 企業的明天會是怎樣。 再看看很多曾經獨步天下的企業, 往往打敗他們的不是第二名和第三名, 而是“跨界打劫”。

一個新的事物, 足以顛覆百年企業。

擁抱不確定性的未來

對未來的未知感到可怕, 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 在我們父輩那一代, 在一個企業幹一輩子, 或者守著個項目幹一世, 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互聯網時代, 無論個人, 還是企業, 都是焦慮的, 這種焦慮, 在於把握不准未來, 更看不清通往成功的路。 這也是在提醒創業者, 吃老本的心態只會故步自封, 最終被市場淘汰。 現在的很多小企業, 火不過三年, 作為創業者, 在感到焦慮的同時, 應該更要相信自己, 打開心胸去擁抱不確定性的未來, “stay hungry stay forward”。

創業的路, 千奇萬險, 如何在創業的路上, 越走越遠, 請保持謙虛並善良的心態;時刻保持好奇心;擁抱不確定性的未來。

就像小紮說的: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將來都會有問題, 而這並不能阻止我們開始。 讓從一點一滴開始,一起擁抱未來。

而這並不能阻止我們開始。 讓從一點一滴開始,一起擁抱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