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不願上學怎麼辦? 三句話搞定

你曾聽過孩子吐露心聲“我不想上學”嗎?其實大多數情況下, 孩子說不想上學, 不僅僅在表達字面意思, 背後更可能隱藏著孩子對什麼事情不滿意, 或者在什麼事情上需要幫助。 如果爸爸媽媽能抓住蛛絲馬跡, 讀懂孩子的言外之意, 那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案 例

這天早上, 一對母子在等電梯。 可能等的時間太久了, 孩子垂下頭, 沮喪地吐露心聲:“媽媽, 我不想去上學。 ”

媽媽心頭一緊, 不知道孩子怎麼發出這樣的感慨。

然而這位媽媽說了第一句話:“你不想上學, 媽媽還不想上班呢, 你覺得可以嗎?”

孩子愣了一下,

無奈地說:“不可以。 媽媽上班, 要賺錢。 ”

媽媽摸摸孩子的頭, 又說了第二句:“那你告訴媽媽, 你為什麼不想上學?”

孩子呼了一口氣說:“冬天要那麼早起床, 好冷啊!睡覺多好!每天我還要寫一大堆作業, 沒有時間玩耍, 所以我說上學好無聊, 我不想上學……”

媽媽點點頭, 才說“媽媽跟你想的一樣, 可是我們不可能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 有些不喜歡的事我們也得幹, 就像你知道媽媽上班是為了賺錢, 媽媽其實也知道你上學是為了學習新知識, 為了目標, 我們總是要主動付出時間和精力的。 ”

可以說, 這位媽媽的三句話就輕鬆端正了孩子的學習態度。 現實生活中, 其實爸媽不用多費口舌, 多巧妙的利用相似的三句話或許可以解開很多孩子的心結。

情景一——孩子抱怨英語很難

✖錯誤回答:

別人怎麼英語學那麼好, 你肯定是沒找對學習方法。

✔爸媽不妨這麼說:

“是啊, 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 可是學校安排了英語課程, 你能不學習嗎?”等孩子沉默或者搖頭的時候, 再慢慢說:“既然這樣, 我們來討論看看, 要怎麼樣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 減輕你的壓力呢?”

等孩子動腦筋表述自己的想法後, 爸媽就可以適當地講道理:“有句古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 意思就是說, 只要我們盡心盡力了, 就會慢慢進步, 所以你不用太著急, 只要抓住了弱點, 好好提升, 一定會有驚喜的。 ”

情景二——孩子哭訴同桌考試作弊, 考出的成績比自己好

✖ 錯誤回答:

你管別人幹嘛, 就算他作弊, 你也要考得比他厲害。

✔ 爸媽不妨這麼說: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如果是我, 我也會生氣。 不過你說說看, 同桌這種作弊行為是對的還是不對的?”等孩子說完自己的想法後, 再給他講道理:“沒錯, 自己考出來的成績才是真實的, 靠作弊考到的好成績不是自己的真實水準, 以後到了重要的考試, 一旦作弊被抓, 後果非常嚴重, 所以只有腳踏實地地學習, 考出好成績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爸爸媽媽相信你可以的。 ”

第一句話應該對孩子表示同理心。

其實孩子向父母吐露心聲, 往往是希望能夠獲得安慰和鼓勵, 從而推動他們重拾信心。 如果爸爸媽媽沒有聽懂他的言外之意, 就一通數落或者打罵, 反而令孩子不知所措, 從此怕被責罰而不敢說心裡話。

當孩子向爸媽吐露心聲的時候, 爸爸媽媽不妨放下架子, 表示理解, 跟孩子產生共鳴。

第二句話跟孩子一起找出原因, 協商解決辦法。

當你聽到孩子主動談及某個話題時, 不妨把談話的主動權交給他, 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再來對症下藥。 比如不想上學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因為學習壓力大, 有的是因為人際關係不好, 有的是因為老師喜歡體罰學生……只有找准了源頭, 爸媽才能“對症下藥”, 跟孩子協商解決辦法。

第三句話講出合適的道理去鼓勵孩子, 而不是讓孩子壓抑自己。

對孩子來說, 每個能夠聽入耳的道理都是可以安撫自己內心的理由。 爸爸媽媽一定要懂得抓住孩子心理, 用一些正面意義的話去幫助孩子過渡心理的坎。

也許就是這些不經意的小瞬間, 反而能教育孩子往好的方向走去。

只要爸爸媽媽的三句話開了好頭, 那麼孩子一定會將父母當作情感歸宿, 願意分享心事, 在父母那裡尋求一個慰藉心靈、排除困擾的心理空間。 相反, 如果父母在情感上不受孩子信賴, 甚至反過來跟孩子“唱反調”, 那孩子就會“移情別戀”, 不願意跟父母親近了。 希望家長們都能夠聽懂孩子的“言外之意”,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 他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指責, 而是父母採取具體的行動幫助他渡過難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