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怎樣辨別你買的是不是“原瓶進口葡萄酒”?

現在已經基本沒有必要去討論如何辨別進口葡萄酒的真假了, 並不是說假的進口葡萄酒在市場上完全銷聲匿跡了, 而是因為隨著進口葡萄酒的價格在國內越來越透明, 進口葡萄酒的均價也在不斷下跌, 根本不需要再拿什麼色素酒精去勾兌假的葡萄酒, 從國外就能進口非常便宜的餐酒。

但不知有沒有人注意到, 一些電商或商超在以19.9元/支的價格大力促銷進口葡萄酒時, 都會強調一個名詞“原瓶進口葡萄酒”?顧名思義, 原瓶進口葡萄酒應該是在國外釀造裝瓶好的葡萄酒。

為什麼酒商要額外強調這一點?當然是有其商業目的的, 聰明人都知道, 裝瓶好的葡萄酒進口到國內後是可以直接擺上貨架銷售的, 但如果是進口散裝的酒液, 再到國內進行灌裝, 那存在的風險可就多了去了。 海上運輸一個多月, 國內二次加工, 究竟最後裝入瓶中的是不是真正從國外進口的酒液?占的比例有多少?有沒有添加其他東西?……我們不得而知。

據青島海關統計, 2016年, 山東口岸進口葡萄酒1.4億升, 而其中有一項表述是山東口岸進口“裝入2升以上容器的鮮葡萄釀造酒”1億升, 占進口總量的73.1%。 這1億升的葡萄酒在進口葡萄酒行業叫散裝葡萄酒, 俗稱“大桶酒”, 也就是釀好的葡萄酒原液, 裝在大桶或其他大容器內進口入境, 然後在國內進行灌瓶和包裝。

散裝葡萄酒的價格要比瓶裝葡萄酒低很多, 平均每升低於8.6元, 這樣算下來, 灌裝成一標準瓶750ml的成本還不到6塊錢, 如此低廉的成本, 即使賣10元一瓶, 也有將近一半的利潤, 更別說是賣19.9元一瓶了。

可是大多數消費者都不具備辨別“原瓶進口葡萄酒”的知識, 而且, 與以往人們心目中“高大上”的進口紅酒價格相比, 19.9元一瓶實在是太接地氣了, 雖然他們有點猶豫和疑惑, 但更多的是心動。 尤其是看到中文標籤上寫著“原產國:法國”或其他國家, 再加上導購三寸不爛之舌的熱情推薦, 消費者就更加相信這是“原瓶進口”的葡萄酒了。

然而, 葡萄酒到底是不是“原瓶進口”, 不是單憑中文標籤上的隻字片言或者導購小姐的一面之詞就能判斷的, 而是要自己學會看外文標籤及條碼, 瞭解這瓶葡萄酒是什麼國家的, 灌裝地址在哪。 如果灌裝地址不是國外的地址, 那這瓶所謂的“原瓶進口”葡萄酒就極有可能是在國內灌裝的。

我在百度上就看到過這樣一款“前後矛盾”的所謂“原瓶進口”的葡萄酒:

從這款葡萄酒的正標上我們得到以下資訊:

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城堡(酒莊)灌瓶

APPELLATION BORDEAUX CONTROLEE——波爾多AOC級別

於是, 我初步判斷這款酒應該是原瓶進口的, 雖然是波爾多大區級AOC, 但畢竟是在原產地酒莊灌瓶, 有加分項。 但一轉到背面再看看背標, 我徹底震驚了!全是中文的背標並不奇怪, 現在很多進口商為了加快清關速度, 會讓國外酒莊直接印刷中文背標全部貼好, 就節省了在海關倉庫貼中文標籤的時間。

但為什麼會有“執行標準”?為什麼產地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為什麼條碼開頭是“69”?為什麼還有一個我們大天朝獨有的“QS生產許可”標誌?你這不是啪啪啪打自己的臉麼?什麼法國波爾多AOC酒莊酒, 其實就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有什麼不好,非要披上一身“洋裝”,無非是不法酒商掛羊頭賣狗肉想多賺點錢。

至於怎麼判斷一瓶葡萄酒是不是原瓶進口的,一是看酒標上的灌裝地址,正背標都要對照一下。法國葡萄酒在正面的酒標上會有一行小字“MIS EN BOUTEILLE ......FRANCE”,說明是在法國進行灌裝的。一些品質更好的法國酒莊酒則會標注“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來說明這款酒是在酒莊內釀造和灌裝的。通常背標上就不會再出現灌裝位址的資訊了,中文標籤上則會注明“原產國:法國”。

一些新世界國家的原瓶進口葡萄酒,比如智利,灌裝位址等資訊會在英文背標上出現,像“PRODUCED AND BOTTLED IN CHILE BY ......”。中文標籤上則會標注“原產國:智利”。有些甚至還會寫上產區。

還有一個方法是看背標條碼前3位阿拉伯數字,官方名稱是EAN商品條碼,也稱通用商品條碼,是目前使用最廣泛、國際通用的一種商品條碼。中國於1991年開始在國內推行並使用這種商品條碼。

EAN商品條碼一般由首碼碼(前3位元)、製造廠商代碼(4-8位)、商品代碼(9-12位)和校驗碼(13位)組成。首碼碼表示國家或地區,為了便於各個國家或地區對商品的管理,由國際物品編碼協會統一分配。

例如:中國是690-695,法國是30-37,智利是780,西班牙是84,澳大利亞是93……

如果你在酒標上看不到任何灌裝資訊,或看到的產地是國內的位址,或條碼的首碼碼顯示是中國,又或者出現了執行標準、QS生產許可等國內才有的標誌。那麼,這瓶百分百不是原瓶進口的葡萄酒。

雖然近幾年電商的興起已經讓進口葡萄酒走下神壇,價格越來越透明,但真正原瓶進口、完好無缺的葡萄酒,價格不可能低到19.9元一瓶,除非進口商、經銷商、零售商統統都瘋了,虧本促銷。有瑕疵的尾品清倉則又另當別論。

一旦你選擇購買這種價格非常誘人,但來源不明,含有不確定因素的葡萄酒時,你也許享受到了動人的低價,可你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比如摻兌、某元素超標等各種酒質問題。如何權衡利弊,相信你心裡已經有數了。

智利原瓶進口大瑪雅繽紛設拉子紅葡萄酒 ¥1008 購買

其實就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有什麼不好,非要披上一身“洋裝”,無非是不法酒商掛羊頭賣狗肉想多賺點錢。

至於怎麼判斷一瓶葡萄酒是不是原瓶進口的,一是看酒標上的灌裝地址,正背標都要對照一下。法國葡萄酒在正面的酒標上會有一行小字“MIS EN BOUTEILLE ......FRANCE”,說明是在法國進行灌裝的。一些品質更好的法國酒莊酒則會標注“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來說明這款酒是在酒莊內釀造和灌裝的。通常背標上就不會再出現灌裝位址的資訊了,中文標籤上則會注明“原產國:法國”。

一些新世界國家的原瓶進口葡萄酒,比如智利,灌裝位址等資訊會在英文背標上出現,像“PRODUCED AND BOTTLED IN CHILE BY ......”。中文標籤上則會標注“原產國:智利”。有些甚至還會寫上產區。

還有一個方法是看背標條碼前3位阿拉伯數字,官方名稱是EAN商品條碼,也稱通用商品條碼,是目前使用最廣泛、國際通用的一種商品條碼。中國於1991年開始在國內推行並使用這種商品條碼。

EAN商品條碼一般由首碼碼(前3位元)、製造廠商代碼(4-8位)、商品代碼(9-12位)和校驗碼(13位)組成。首碼碼表示國家或地區,為了便於各個國家或地區對商品的管理,由國際物品編碼協會統一分配。

例如:中國是690-695,法國是30-37,智利是780,西班牙是84,澳大利亞是93……

如果你在酒標上看不到任何灌裝資訊,或看到的產地是國內的位址,或條碼的首碼碼顯示是中國,又或者出現了執行標準、QS生產許可等國內才有的標誌。那麼,這瓶百分百不是原瓶進口的葡萄酒。

雖然近幾年電商的興起已經讓進口葡萄酒走下神壇,價格越來越透明,但真正原瓶進口、完好無缺的葡萄酒,價格不可能低到19.9元一瓶,除非進口商、經銷商、零售商統統都瘋了,虧本促銷。有瑕疵的尾品清倉則又另當別論。

一旦你選擇購買這種價格非常誘人,但來源不明,含有不確定因素的葡萄酒時,你也許享受到了動人的低價,可你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比如摻兌、某元素超標等各種酒質問題。如何權衡利弊,相信你心裡已經有數了。

智利原瓶進口大瑪雅繽紛設拉子紅葡萄酒 ¥100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