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半個上海人”胡適博士

撰稿/柯兆銀

胡適, 民國一代名人的傑出代表, 是位標杆式的文化巨人。

他出生於上海, 從中學到大學預科都在上海就讀;1926年5月到1930年,

他還攜家人在靜安寺附近居住過;他到美國留學和1949年永遠地離開中國大陸, 都是從上海的碼頭出發的。

上海, 是胡適人生的重要出發點和轉捩點。 讓我們尋找胡適在上海的足跡。

“鄉下人”剛到上海遭遇圍觀

1891年12月17日, 寒冷的上海冬天, 胡適在浦東川沙(一說浦西老城廂大東門)出生了。 父親胡鐵花為他取名胡嗣穈。 不久, 父親調到臺灣任職, 隨後胡適跟著母親馮順弟前往臺灣。 父親病死, 胡適4歲跟隨母親回到祖籍安徽績溪居住。 1904年他14歲, 又回到上海讀書。

到了上海, 胡適進入梅溪學堂(今蓬萊路河南南路口)讀書。 開學第一天, 胡適穿著一件藍呢夾袍, 外罩絳色呢大袖馬褂, 留著一條小辮子, 操著一口安徽土話。 走進學校, 他立刻被許多小學生圍觀了, 大家都笑他是鄉下人。 胡適被安排到低年級第5班, 低年級一共有6個班, 按照成績高下安排學生進入班級, 第5班是倒數第二個班級。

一天, 沈先生用上海話講解《蒙學讀本》。

“傳曰: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 其臭如蘭, ”沈先生隨口說道,

“這個‘傳’就是《左傳》, 引文就是《左傳》上的話。 ”

沈先生講完課, 胡適悄悄地走到沈先生旁邊, 低聲說:“先生, 這個‘傳曰’是《易經》裡的《繫辭傳》, 勿是《左傳》。 ”

沈先生一愣, 驚異地看著這個鄉下人:“你讀過《易經》嗎?”

“讀過。 ”胡適回答。

“讀過別的什麼經書嗎?”老師問。

“《詩經》《書經》《禮記》。 ”胡適流利地回答。

“做過文章嗎?”老師問。

“沒有。 ”胡適搖了搖頭。

“我出個題目, 儂試試看。 ”沈老師和藹地說。

沈先生出了題目, 胡適回到座位上寫了一百余字, 沈先生看了點點頭。 他拉著胡適的手來到底樓第二班教室, 對教二班的顧先生講了幾句, 顧先生就讓胡適坐到最後一排椅子上——胡適成為第二班的學生了, 一天跳了三班。

胡適到上海第二年進入澄衷學堂念書。 澄衷學堂的科目比梅溪學堂豐富,

除了語、數、外三大主科外, 還有物理、化學、圖畫、博物等。 學校設立12個班, 每個月要考試, 成績都要張榜公佈, 胡適成績常常名列第一。 胡適課外讀了不少書, 包括嚴複的《天演論》、梁啟超的《新民叢報》等。

“澄衷的教員之中, 我受楊千里先生(天驥)的影響最大……人都說他思想很新,

我去看他, 他很鼓勵我, 在我的作文稿本上題了‘言論自由’四個字。 ”胡適若干年後這樣回憶。

一天早晨, 胡適請二哥為他改名。

“就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適’字好不好?” 二哥一面洗臉一面說, 還順便為他起了個表字叫“適之”。

胡適很高興, 就採用了二哥的意見。

1906年, 學校開除一個同學, 胡適感到不公平, 就向學校交涉, 結果受到記大過處分。 這時, 中國公學正在招考, 胡適就去應考並被錄取, 於是胡適在這年暑假肄業離校, 結束了澄衷學堂一年半的學習生活。

胡適進入中國公學(位於老靶子路即今武進路和黃橋路即今橫浜路之間)。 期間, 同學們成立競業學會, 學會創辦了白話報紙《競業學報》, 胡適被邀加入了該學會。他在《競業學報》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白話文字《地理學》,後來擔任該報編輯。他從《競業學報》第3期起,發表了自己創作的小說、傳記、詩詞、譯作、社論、時評、新聞等,計有六七十篇之多。每每看著自己的作品,胡適感到喜洋洋。

1908年下半年,中國公學的幹事和學生發生衝突,大多數學生退學,另組中國新公學。胡適無錢繼續學業,令人欣喜的是,這時他被聘為中國新公學的英文教員。然而,好境不長,1909年10月,中國新公學因資金困難宣佈解散。

胡適傻眼了,自己失業了!他不敢回老家安徽見母親,只得暫時在上海窩居,這年他18歲。胡適第一次遭遇人生的艱難,只感到前途迷茫,心裡也是一片迷茫。

路在何方?

看戲打牌和逛窯子

胡適和同學兼朋友林君墨、但懋辛等來到四川北路海甯路南林裡,租了房子居住。他和那群酒肉朋友幾乎每天打牌,或者喝酒,或者與戲子往來,或者逛妓院,有時胡適從這家妓院出來,直接走進另外一家妓院,有時碰到妓女關門睡了,他會敲門而入。看戲、打牌、逛窯子成為胡適排遣愁悶情緒的三大方式。

在中國公學教書的老師王雲五很痛心,多次來看望胡適,勸他搬家遠離浪蕩頹廢的那幫朋友,還介紹他到華童公學教國文。胡適儘管有了教職,可是仍然和那幫朋友鬼混在一起。

麻煩的事發生了。

1910年3月22日夜,胡適喝酒打牌,一直玩到半夜,因為第二天要去華童公學上課,他就扔下朋友,獨自雇了一輛人力車走了。那晚,天上下著瓢潑大雨,胡適上車被冷風一吹,酒勁湧上來,很快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晨胡適醒來,發覺身上沒有蓋被子,只有潮濕的囚衣。他急忙坐了起來,這才發現自己睡在一間小房間裡,睡在厚厚的地板上,身上的衣服沾著許多污泥,一隻腳上的皮鞋也不見了。

門外,有一個蓬發垢面的人看著他。胡適忙問這是哪裡,那人大笑,說你昨夜借宿在“外國旅館”了。

胡適見門外有鐵柵欄,還有巡捕看守著,悚然而驚:這是巡捕房,自己怎麼會到了巡捕房呢?

有人過來叫他過堂。胡適被帶到一間房間,就見一張寫字桌旁,一個渾身泥汙的巡捕站立著,向坐著的巡捕頭述說著事情發生的經過。

原來,胡適昨晚乘人力車回家時,車夫見胡適大醉如泥,就把他推下車,將其馬褂、帽子全部拿走了。胡適醒來只得脫下一隻皮鞋拿在手裡步行。他走到文監師路文昌閣附近,遇到一個巡捕。

巡捕看見胡適渾身泥跡,舉著燈過來照著看他。

“這裡是華界還是租界?”胡適問。

“租界。”巡捕回答。

“你是租界巡警嗎?”胡適問。

“是。”巡捕回答。

胡適舉起手中皮鞋抽打巡捕的臉,巡捕大怒,伸過手來還擊,兩人頓時撕打起來。巡捕用力吹哨子,一輛空馬車跑了過來,兩個馬夫跳下車幫助巡捕捉住胡適,把他送到巡捕房……

巡捕頭聽了後,喝令胡適罰款5元。

胡適從巡捕房回到家中,躺在床上,既後悔又羞愧。他暗下了決心,不能再放任自己了,華童公學是很講究社會名譽的,自己是教員,居然做出這等事來,還有什麼臉面教書呢?

於是,胡適辭職離開了華童公學。他決心痛改前非,閉門讀書,準備報考北京的官費留美考試,一切重新開始。這時,他的老師王雲五又來了,幫助他複習功課。

胡適讀了兩個月的書,1910年7月,赴京參加了官費留美的考試,結果考取了。8月16日,胡適在黃浦江碼頭登上了遠洋巨輪。他站在寬闊的甲板上,揮手告別了親友,告別了生活了6年的上海,前往美國留學……

和情人徐芳“都在上海找到了快樂”

7年留美歸來,胡適成就卓著,地位顯赫,成為眾多女性仰望的偶像,多次和愛情相遇,並且深深地捲入其中但能自拔。

胡適和他的北大學生徐芳在上海碰撞出一段羅曼蒂克的浪漫愛情;用徐芳日記裡的話說,她跟胡適“同在上海找到了快樂”。

這位徐芳,是晚清著名科學家徐壽的曾孫女,北京大學中文系1935年畢業生;她選修過胡適的中國哲學史課程,畢業後一度留校工作。徐芳有不少追求者,但她都不為所動,卻把最珍貴的初戀貢獻給了老師胡適。

1936年1月22日,徐芳趕到上海滄州飯店會見了胡適,獻上了她的詩作,其中一首《途中》胡適特別欣賞。胡適創作過中國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他接到徐芳那些激情澎湃的情詩,當然怦然心動。1936年1月22日,時在上海的原適在日記裡寫道:“徐芳女士來談,她寫了幾首新詩給我看,我最喜歡她的《車中》一首。”第二天,胡適寫了首無題詩,敘述了自己的心境:

尋遍了車中,

只不見他蹤跡。

盡日清談高會,

總空虛孤寂。

明知他是不曾來——

不曾來最好。

我也清閒自在,

免得為他煩惱。

這首詩寫出了胡適矛盾的心態,她不來,胡適寂寞;她來,胡適感到煩惱。

兩人在上海度過一段快樂時光,胡適送給徐芳一粒晶瑩剔透的相思豆,其寓義十分明顯,徐芳為此激動地寫了首情詩:

他送我一顆相思子,

我把它放在案頭。

娘問:

“是誰給你的相思豆?”

我答是:

“枝上采下的櫻桃紅得真透。”

胡適的相思豆讓徐芳墮入情網,於是猛烈地向胡適發動愛情攻勢。胡適畢竟是有家室的人,畢竟是有社會地位的人,他最終理智戰勝了感情,選擇了退縮,於是他寫了首詩《扔了》:

煩惱竟難逃——

還是愛他不愛?

兩鬢疏疏白髮,

擔不了相思新債。

低聲下氣去求他,

求他扔了我。

他說:“我唱我的歌,

管你和也不和!”

1936年7月4日晚,胡適打電話告訴徐芳,他將於11日到上海,準備由那裡啟程赴美,參加國際會議。徐芳馬上專程趕到上海。7月14日,她很早就趕到碼頭送行,胡適還沒有來,她就請工作人員打開胡適的艙房。望著胡適的行李,想到情人就要遠行,徐芳的淚水滴了下來。

從7月中旬到8月底,徐芳寫了十幾封信給在美國的胡適。她在信中說:“現在我是愛你,甚於愛我的爸爸和媽媽呢。”徐芳還寄了一張照片給胡適,背後寫著:“你看,她很遠很遠地跑來陪你,你喜歡她嗎?”

8月27日,郵差終於送來了胡適的信函,他在信中規勸徐芳抑制感情。

胡適同年12月1日返回上海,他和徐芳的戀情欲迎還拒地維持著。

第二年,1937年8月,胡適前往美國出任駐美大使。徐芳接連給他寫了7封信,她在信中寫道:你這人待我是太冷淡,冷得我不能忍受。我有時恨你、怨你;但末了還是愛你。反正還是那句話,我要永遠愛你,我永遠忘不了你。你在那邊的生活如何?大約是很快樂吧?說不定又有了新的朋友。不然,怎麼會不理我?我最美的先生,你要再跟別人好,我可饒不了你。等你回來了,咱們再算帳!你也許不愛聽這些話。可是我就這樣兒,你不愛聽也得聽。你的芳就是這脾氣。

胡適一封信也沒回,發乎情,止乎禮,胡適收回了他的愛,兩人終於不再聯繫。

時光又過去了幾年,1941年4月,胡適突然收到徐芳的寫信,她想赴美國留學深造,請胡適幫助她入學。胡適考慮再三,沒有任何動作。

徐芳絕望了,1943年9月,她嫁給了陸軍大學任職兼任陸軍參謀學校校長的徐培根。

徐培根的弟弟殷夫是位詩人,筆名白莽,是著名的“左聯”五烈士之一。

抗戰勝利,徐芳和丈夫移居南京,1949年移居臺灣。1958年胡適自美返台擔任中研院院長,曾經和徐芳夫婦見過面。1962年,在胡適的追悼大會上,人們看到了悲痛欲絕的徐芳女士。

胡適和徐芳的愛情,如乾柴遇烈火,燃燒過一團耀眼的火焰;又如遭遇一陣狂風,那愛情悄悄地化作一片雲煙,無聲地隨風飄逝。

“我的朋友胡適之”

胡適一生交際廣泛,有一個著名的頭銜——“我的朋友胡適之”。他有一句名言:“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

說說他交朋友的故事。

1921年8月9日,在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高夢旦的引薦下,胡適與郭沫若在上海一枝香飯店初次會面。此時,兩人都已經是名人。1917年夏胡適歸國,被聘為北大教授,領一級教授工資每月280大洋,時年僅28歲;其時北大圖書館館長李大釗月薪200元,圖書管理員毛澤東月薪8元。當時,商務印書館以每月薪金5000元聘請胡適主持編譯所,被胡適謝絕了。郭沫若在上海《時事新報》上發表了風格新穎的新詩,他的第一本新詩集《女神》風行一時;然而,郭沫若在上海處境極其艱難,在滬賣文為生,每日只辣椒炒黃豆一碗佐飯,吃不飽飯只得飲茶止饑。兩人同為名人,但知名度和待遇可謂天壤之別。

一枝香飯店見面後的第二年,1922年,郭沫若著文抨擊胡適:“你北京大學的胡大教授喲……我勸你不要把你的名氣來壓人,不要把你北大教授的牌子來壓人,你須知這種如煙如雲沒多大斤兩的東西是把人壓不住的!”

胡適讀到文章,很是驚訝。

1923年5月,胡適來到上海,主動致信郭沫若等人:一是表達敬意,二是希望建立新的友誼。

同年10月10日,胡適又到上海,他和好朋友徐志摩等人,親自登門拜訪郭沫若。三天后10月13日,郭沫若在上海美麗川酒家宴請胡適,出席的有田漢、徐志摩等共7人。

席間,胡適再次誠懇和坦誠地說了郭沫若許多好話,大家互相敬酒,一片笑談聲。

“我以前想評您的詩集《女神》,”胡適對郭沫若說,“我認真地讀了5天……”

郭沫若興奮了,激動地抱住胡適,和他接吻……

再說一個小故事。

1931年11月19日,詩人徐志摩飛機失事。不久,徐志摩的遺孀陸小曼和翁瑞午同居,並且愛上吸食大煙。翁瑞午和陸小曼有約,不拋棄髮妻,不正式結婚。

徐志摩生前一幫朋友感到強烈不滿,公推胡適與陸小曼長談一次。

胡適來到四明村徐志摩的舊宅生,坐了半天,最後才對陸小曼說:“翁瑞午有妻有子,你何苦這樣呢?”

“只要他對我好,我不在乎名分……我陸小曼就是這個命!”陸小曼說。

“那你打算這輩子就這樣,和翁瑞午在大煙榻上過完此生?”胡適痛心地說。

“那你大博士給我指一條路?我是個女人,我要吃飯。”陸小曼說。

“只要你離開翁瑞午,與他斷絕關係,你的一切我包了。”胡適說。

“我的事,你包不了,你沒法包。”她搖頭笑道。

“你才29歲,你的一切才剛剛開始。”胡適繼續說。

陸小曼還是搖頭,胡適最後只得悵然離去。

半個月後,胡適在南京給陸小曼寫了一封信,提出三點希望:“第一,希望你戒除嗜好。第二,遠離翁瑞午。第三,速來南京,由我安排你新的生活。”

陸小曼連信也不回,胡適只得長歎一聲。

胡適留美歸來後曾經在上海定居過:1926年5月,胡適租下滬西極司菲爾路49號(今萬航渡路320弄42號)一幢小洋房。樓下是客廳、廚房、餐廳和衛生間;樓上大間是胡適和夫人江冬秀的臥室,旁側小間是其兩位公子胡祖望、胡思杜的臥室,另一側是胡適的書房。那段時光,他和朋友交往最熱鬧。前來的朋友有徐志摩、梁實秋、邵洵美等,至於和鄰居張元濟更是時相過從,來往密切。魯迅曾諷刺過那時的胡府是“大門對誰都敞開著”。

1960年沈從文也說,“那時胡適每天要接見許多客人,外國的多,中國的也不少,談論天下古今。”

1949年4月6日,上午9點半光景,胡適到達上海公和祥碼頭,10時登上“克利夫蘭總統號”海輪,11時輪船起錨駛往美國三藩市——從此,胡適再也沒有回到中國上海……

胡適的在學術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中國的文化巨人。

他的幸福人生,因為有一個識大體的母親,放下不捨得把他從安徽送到上海就學,從此掀開了他人生的華彩篇章;他曾經沉淪過,而迷途知返,發憤讀書獲得美國留學機遇,是胡適人生關鍵的一跳,從此他的見解和學識截然不同,從此他的人生有了輝煌的再出發。

人物檔案: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漢族,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胡適1891年12月生於上海。胡適14歲離開績溪到上海梅溪學堂求學。1910年7月,胡適考取了庚子賠款留學生,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農科。1917年秋天,胡適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後,應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49年從上海前往美國。1952年返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臺北病逝。

延伸閱讀:夫人江冬秀

胡適14歲到上海讀書,臨行前母親為他訂了婚,未婚妻是鄰縣旌德的望族江家的小腳千金江冬秀。

1917年12月,胡適尊奉母命,在老家與比他大1歲的江冬秀舉行了新式婚禮。

後來,胡適與曹誠英相戀,向江冬秀提出離婚。江冬秀以殺死兩個兒子相威脅,胡適讓步,從此不再提離婚之事,兩人一直生活到胡適逝世。

胡適被邀加入了該學會。他在《競業學報》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白話文字《地理學》,後來擔任該報編輯。他從《競業學報》第3期起,發表了自己創作的小說、傳記、詩詞、譯作、社論、時評、新聞等,計有六七十篇之多。每每看著自己的作品,胡適感到喜洋洋。

1908年下半年,中國公學的幹事和學生發生衝突,大多數學生退學,另組中國新公學。胡適無錢繼續學業,令人欣喜的是,這時他被聘為中國新公學的英文教員。然而,好境不長,1909年10月,中國新公學因資金困難宣佈解散。

胡適傻眼了,自己失業了!他不敢回老家安徽見母親,只得暫時在上海窩居,這年他18歲。胡適第一次遭遇人生的艱難,只感到前途迷茫,心裡也是一片迷茫。

路在何方?

看戲打牌和逛窯子

胡適和同學兼朋友林君墨、但懋辛等來到四川北路海甯路南林裡,租了房子居住。他和那群酒肉朋友幾乎每天打牌,或者喝酒,或者與戲子往來,或者逛妓院,有時胡適從這家妓院出來,直接走進另外一家妓院,有時碰到妓女關門睡了,他會敲門而入。看戲、打牌、逛窯子成為胡適排遣愁悶情緒的三大方式。

在中國公學教書的老師王雲五很痛心,多次來看望胡適,勸他搬家遠離浪蕩頹廢的那幫朋友,還介紹他到華童公學教國文。胡適儘管有了教職,可是仍然和那幫朋友鬼混在一起。

麻煩的事發生了。

1910年3月22日夜,胡適喝酒打牌,一直玩到半夜,因為第二天要去華童公學上課,他就扔下朋友,獨自雇了一輛人力車走了。那晚,天上下著瓢潑大雨,胡適上車被冷風一吹,酒勁湧上來,很快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晨胡適醒來,發覺身上沒有蓋被子,只有潮濕的囚衣。他急忙坐了起來,這才發現自己睡在一間小房間裡,睡在厚厚的地板上,身上的衣服沾著許多污泥,一隻腳上的皮鞋也不見了。

門外,有一個蓬發垢面的人看著他。胡適忙問這是哪裡,那人大笑,說你昨夜借宿在“外國旅館”了。

胡適見門外有鐵柵欄,還有巡捕看守著,悚然而驚:這是巡捕房,自己怎麼會到了巡捕房呢?

有人過來叫他過堂。胡適被帶到一間房間,就見一張寫字桌旁,一個渾身泥汙的巡捕站立著,向坐著的巡捕頭述說著事情發生的經過。

原來,胡適昨晚乘人力車回家時,車夫見胡適大醉如泥,就把他推下車,將其馬褂、帽子全部拿走了。胡適醒來只得脫下一隻皮鞋拿在手裡步行。他走到文監師路文昌閣附近,遇到一個巡捕。

巡捕看見胡適渾身泥跡,舉著燈過來照著看他。

“這裡是華界還是租界?”胡適問。

“租界。”巡捕回答。

“你是租界巡警嗎?”胡適問。

“是。”巡捕回答。

胡適舉起手中皮鞋抽打巡捕的臉,巡捕大怒,伸過手來還擊,兩人頓時撕打起來。巡捕用力吹哨子,一輛空馬車跑了過來,兩個馬夫跳下車幫助巡捕捉住胡適,把他送到巡捕房……

巡捕頭聽了後,喝令胡適罰款5元。

胡適從巡捕房回到家中,躺在床上,既後悔又羞愧。他暗下了決心,不能再放任自己了,華童公學是很講究社會名譽的,自己是教員,居然做出這等事來,還有什麼臉面教書呢?

於是,胡適辭職離開了華童公學。他決心痛改前非,閉門讀書,準備報考北京的官費留美考試,一切重新開始。這時,他的老師王雲五又來了,幫助他複習功課。

胡適讀了兩個月的書,1910年7月,赴京參加了官費留美的考試,結果考取了。8月16日,胡適在黃浦江碼頭登上了遠洋巨輪。他站在寬闊的甲板上,揮手告別了親友,告別了生活了6年的上海,前往美國留學……

和情人徐芳“都在上海找到了快樂”

7年留美歸來,胡適成就卓著,地位顯赫,成為眾多女性仰望的偶像,多次和愛情相遇,並且深深地捲入其中但能自拔。

胡適和他的北大學生徐芳在上海碰撞出一段羅曼蒂克的浪漫愛情;用徐芳日記裡的話說,她跟胡適“同在上海找到了快樂”。

這位徐芳,是晚清著名科學家徐壽的曾孫女,北京大學中文系1935年畢業生;她選修過胡適的中國哲學史課程,畢業後一度留校工作。徐芳有不少追求者,但她都不為所動,卻把最珍貴的初戀貢獻給了老師胡適。

1936年1月22日,徐芳趕到上海滄州飯店會見了胡適,獻上了她的詩作,其中一首《途中》胡適特別欣賞。胡適創作過中國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他接到徐芳那些激情澎湃的情詩,當然怦然心動。1936年1月22日,時在上海的原適在日記裡寫道:“徐芳女士來談,她寫了幾首新詩給我看,我最喜歡她的《車中》一首。”第二天,胡適寫了首無題詩,敘述了自己的心境:

尋遍了車中,

只不見他蹤跡。

盡日清談高會,

總空虛孤寂。

明知他是不曾來——

不曾來最好。

我也清閒自在,

免得為他煩惱。

這首詩寫出了胡適矛盾的心態,她不來,胡適寂寞;她來,胡適感到煩惱。

兩人在上海度過一段快樂時光,胡適送給徐芳一粒晶瑩剔透的相思豆,其寓義十分明顯,徐芳為此激動地寫了首情詩:

他送我一顆相思子,

我把它放在案頭。

娘問:

“是誰給你的相思豆?”

我答是:

“枝上采下的櫻桃紅得真透。”

胡適的相思豆讓徐芳墮入情網,於是猛烈地向胡適發動愛情攻勢。胡適畢竟是有家室的人,畢竟是有社會地位的人,他最終理智戰勝了感情,選擇了退縮,於是他寫了首詩《扔了》:

煩惱竟難逃——

還是愛他不愛?

兩鬢疏疏白髮,

擔不了相思新債。

低聲下氣去求他,

求他扔了我。

他說:“我唱我的歌,

管你和也不和!”

1936年7月4日晚,胡適打電話告訴徐芳,他將於11日到上海,準備由那裡啟程赴美,參加國際會議。徐芳馬上專程趕到上海。7月14日,她很早就趕到碼頭送行,胡適還沒有來,她就請工作人員打開胡適的艙房。望著胡適的行李,想到情人就要遠行,徐芳的淚水滴了下來。

從7月中旬到8月底,徐芳寫了十幾封信給在美國的胡適。她在信中說:“現在我是愛你,甚於愛我的爸爸和媽媽呢。”徐芳還寄了一張照片給胡適,背後寫著:“你看,她很遠很遠地跑來陪你,你喜歡她嗎?”

8月27日,郵差終於送來了胡適的信函,他在信中規勸徐芳抑制感情。

胡適同年12月1日返回上海,他和徐芳的戀情欲迎還拒地維持著。

第二年,1937年8月,胡適前往美國出任駐美大使。徐芳接連給他寫了7封信,她在信中寫道:你這人待我是太冷淡,冷得我不能忍受。我有時恨你、怨你;但末了還是愛你。反正還是那句話,我要永遠愛你,我永遠忘不了你。你在那邊的生活如何?大約是很快樂吧?說不定又有了新的朋友。不然,怎麼會不理我?我最美的先生,你要再跟別人好,我可饒不了你。等你回來了,咱們再算帳!你也許不愛聽這些話。可是我就這樣兒,你不愛聽也得聽。你的芳就是這脾氣。

胡適一封信也沒回,發乎情,止乎禮,胡適收回了他的愛,兩人終於不再聯繫。

時光又過去了幾年,1941年4月,胡適突然收到徐芳的寫信,她想赴美國留學深造,請胡適幫助她入學。胡適考慮再三,沒有任何動作。

徐芳絕望了,1943年9月,她嫁給了陸軍大學任職兼任陸軍參謀學校校長的徐培根。

徐培根的弟弟殷夫是位詩人,筆名白莽,是著名的“左聯”五烈士之一。

抗戰勝利,徐芳和丈夫移居南京,1949年移居臺灣。1958年胡適自美返台擔任中研院院長,曾經和徐芳夫婦見過面。1962年,在胡適的追悼大會上,人們看到了悲痛欲絕的徐芳女士。

胡適和徐芳的愛情,如乾柴遇烈火,燃燒過一團耀眼的火焰;又如遭遇一陣狂風,那愛情悄悄地化作一片雲煙,無聲地隨風飄逝。

“我的朋友胡適之”

胡適一生交際廣泛,有一個著名的頭銜——“我的朋友胡適之”。他有一句名言:“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

說說他交朋友的故事。

1921年8月9日,在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高夢旦的引薦下,胡適與郭沫若在上海一枝香飯店初次會面。此時,兩人都已經是名人。1917年夏胡適歸國,被聘為北大教授,領一級教授工資每月280大洋,時年僅28歲;其時北大圖書館館長李大釗月薪200元,圖書管理員毛澤東月薪8元。當時,商務印書館以每月薪金5000元聘請胡適主持編譯所,被胡適謝絕了。郭沫若在上海《時事新報》上發表了風格新穎的新詩,他的第一本新詩集《女神》風行一時;然而,郭沫若在上海處境極其艱難,在滬賣文為生,每日只辣椒炒黃豆一碗佐飯,吃不飽飯只得飲茶止饑。兩人同為名人,但知名度和待遇可謂天壤之別。

一枝香飯店見面後的第二年,1922年,郭沫若著文抨擊胡適:“你北京大學的胡大教授喲……我勸你不要把你的名氣來壓人,不要把你北大教授的牌子來壓人,你須知這種如煙如雲沒多大斤兩的東西是把人壓不住的!”

胡適讀到文章,很是驚訝。

1923年5月,胡適來到上海,主動致信郭沫若等人:一是表達敬意,二是希望建立新的友誼。

同年10月10日,胡適又到上海,他和好朋友徐志摩等人,親自登門拜訪郭沫若。三天后10月13日,郭沫若在上海美麗川酒家宴請胡適,出席的有田漢、徐志摩等共7人。

席間,胡適再次誠懇和坦誠地說了郭沫若許多好話,大家互相敬酒,一片笑談聲。

“我以前想評您的詩集《女神》,”胡適對郭沫若說,“我認真地讀了5天……”

郭沫若興奮了,激動地抱住胡適,和他接吻……

再說一個小故事。

1931年11月19日,詩人徐志摩飛機失事。不久,徐志摩的遺孀陸小曼和翁瑞午同居,並且愛上吸食大煙。翁瑞午和陸小曼有約,不拋棄髮妻,不正式結婚。

徐志摩生前一幫朋友感到強烈不滿,公推胡適與陸小曼長談一次。

胡適來到四明村徐志摩的舊宅生,坐了半天,最後才對陸小曼說:“翁瑞午有妻有子,你何苦這樣呢?”

“只要他對我好,我不在乎名分……我陸小曼就是這個命!”陸小曼說。

“那你打算這輩子就這樣,和翁瑞午在大煙榻上過完此生?”胡適痛心地說。

“那你大博士給我指一條路?我是個女人,我要吃飯。”陸小曼說。

“只要你離開翁瑞午,與他斷絕關係,你的一切我包了。”胡適說。

“我的事,你包不了,你沒法包。”她搖頭笑道。

“你才29歲,你的一切才剛剛開始。”胡適繼續說。

陸小曼還是搖頭,胡適最後只得悵然離去。

半個月後,胡適在南京給陸小曼寫了一封信,提出三點希望:“第一,希望你戒除嗜好。第二,遠離翁瑞午。第三,速來南京,由我安排你新的生活。”

陸小曼連信也不回,胡適只得長歎一聲。

胡適留美歸來後曾經在上海定居過:1926年5月,胡適租下滬西極司菲爾路49號(今萬航渡路320弄42號)一幢小洋房。樓下是客廳、廚房、餐廳和衛生間;樓上大間是胡適和夫人江冬秀的臥室,旁側小間是其兩位公子胡祖望、胡思杜的臥室,另一側是胡適的書房。那段時光,他和朋友交往最熱鬧。前來的朋友有徐志摩、梁實秋、邵洵美等,至於和鄰居張元濟更是時相過從,來往密切。魯迅曾諷刺過那時的胡府是“大門對誰都敞開著”。

1960年沈從文也說,“那時胡適每天要接見許多客人,外國的多,中國的也不少,談論天下古今。”

1949年4月6日,上午9點半光景,胡適到達上海公和祥碼頭,10時登上“克利夫蘭總統號”海輪,11時輪船起錨駛往美國三藩市——從此,胡適再也沒有回到中國上海……

胡適的在學術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中國的文化巨人。

他的幸福人生,因為有一個識大體的母親,放下不捨得把他從安徽送到上海就學,從此掀開了他人生的華彩篇章;他曾經沉淪過,而迷途知返,發憤讀書獲得美國留學機遇,是胡適人生關鍵的一跳,從此他的見解和學識截然不同,從此他的人生有了輝煌的再出發。

人物檔案: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漢族,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胡適1891年12月生於上海。胡適14歲離開績溪到上海梅溪學堂求學。1910年7月,胡適考取了庚子賠款留學生,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農科。1917年秋天,胡適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後,應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49年從上海前往美國。1952年返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臺北病逝。

延伸閱讀:夫人江冬秀

胡適14歲到上海讀書,臨行前母親為他訂了婚,未婚妻是鄰縣旌德的望族江家的小腳千金江冬秀。

1917年12月,胡適尊奉母命,在老家與比他大1歲的江冬秀舉行了新式婚禮。

後來,胡適與曹誠英相戀,向江冬秀提出離婚。江冬秀以殺死兩個兒子相威脅,胡適讓步,從此不再提離婚之事,兩人一直生活到胡適逝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