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世界上最牛的烘焙——中式麵點

麵點是麵食, 更是點心;它比麵食更精細, 花樣也更繁複多變。 根據史料記載, 戰國早期就已經有了近20 多種, 比如糜(米粉與肉醬煮糊)、(像糕的餅)、餌(蒸糕或蒸餅)……可見古人也不甘只為果腹進食。

隨著手藝的精進, 吃麵點也愈加講究, 遂有了如立春“啖春餅”、夏至“食粽”、伏日“作湯餅”、重陽“食蓮餌”等等的記載。 今天我們把麵點定義為以米、面、豆類為主要原料, 配以各種餡料、輔料和調味, 加工成特殊的形狀後, 再用煮、炸、烘、烤、蒸等烹飪手法制熟的食物。

【酥類】 魚酥、核桃酥

酥類使用較多的油脂和糖, 調製成塑性麵團, 經成形、烘烤而製成, 口感酥鬆。 大致可分為層酥和混酥兩種, 前者能起酥層, 適合做出各種造型, 如荷花酥、菊花酥;後者則不分層, 常以食材命名, 如桃酥、混酥蛋撻等。 因製作工藝複雜, 是非常考驗廚師功力的一種麵點。

【糕類】 紫米糕

糕類多用米、麵粉、雞蛋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 做法流派眾多, 口味也不拘一格。 在過年、壽誕、進宅、婚嫁等重大傳統場合, 人們都喜歡製作一些發糕, 取其“發”和“高”字的吉祥寓意, 是一種特別喜慶的傳統食品。

【燒賣】 鳳尾燒賣

燙麵為皮, 帶餡上籠蒸熟。 其皮薄餡大, 形若杯, 底為圓,

腰收細, 上面如同花邊。 因其頂端蓬鬆的形狀, 在歷史上又有幹蒸、肖米、鬼蓬頭等異名。 燒賣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元末明初, 據載元朝大都的街上有販賣熟食『素酸餡稍麥』, 以麥面製成的薄皮包著肉蒸熟, 伴湯而食。 如今在廣東早茶中非常流行。

【餃類】 秋葉餃

餃子是一種以面為皮的充餡食物, 在北方較為流行。 餃子的面皮是用水調麵團所制, 常用小麥粉或蕎麥粉。 北方地區將之稱為“餛飩”“煮角”。 人們喜歡在除夕夜包餃子, 在午夜12點開始吃, 取諧音“更歲交子”之意。

【包類】 菜肉包

包子是用發酵麵團加入內餡蒸制而成,

常用的餡料多為蔬菜類或肉類、芝麻、豆沙等等, 因其好做好吃, 故而是特別日常化的一種麵點。 江南人習慣把包子和饅頭統稱為饅頭, 而將以肉為餡的包子稱為“肉饅頭”。

【團類】 蘿蔔湯糰

團類常與糕類並稱為“糕團”, 一般以米粉為主要原料製作, 多為球形。 品種大致可分為生粉團和熟粉團, 前者如湯糰、鴿子圓子等;後者如雙餡團。 湯糰是團類中的大明星, 也是傳統元宵節必吃的點心, 取其“團圓美滿”之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