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科索沃簡史

科索沃, 全稱科索沃共和國, 位於歐洲東南部, 巴爾幹半島上, 與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和黑山接壤。 人口180萬, 國土面積1.09萬平方公里, 是一個議會共和制國家(未得到國際廣泛承認)。

科索沃的歷史悠久。 據考證, 在西元前4~5世紀就有部落在科索沃居住。

6世紀末至7世紀初, 大批斯拉夫移民越過多瑙河到達巴爾幹並定居下來。 他們修建城堡、教堂, 開墾荒地, 把從事放牧的伊利裡人趕向丘陵、山地。

9世紀, 南斯拉夫人中的塞爾維亞族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當時的地緣政治學認為, 統治科索沃就統治了巴爾幹, 可見科索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389年, 科索沃被土耳其佔領, 整個巴爾幹地區逐漸被奧斯曼化。

1459年, 塞爾維亞王國正式滅亡。

奧斯曼帝國的佔領導致巴爾幹地區一分為二,

南方是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馬其頓人、阿爾巴尼亞人和一部分波士尼亞人, 北方是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和伏伊伏丁那人。

隨後, 許多阿爾巴尼亞人移居科索沃。 到18世紀, 科索沃已成為阿爾巴尼亞人占多數的地區。

1912年, 巴爾幹國家聯盟推翻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科索沃重新併入塞爾維亞。

1941年, 南斯拉夫被軸心國瓜分, 科索沃被墨索里尼拼湊的“大阿爾巴尼亞”併吞。

1944年11月,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解放了科索沃。

1945年, 塞爾維亞重新控制了科索沃。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成立後, 在塞爾維亞共和國內建立了一個科索沃——梅托希亞自治省。 此後, 塞爾維亞人與阿爾巴尼亞人的矛盾日趨尖銳。 由於歷史的原因,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最貧窮的地區。

關於科索沃的歸屬問題,塞爾維亞族和阿族各有各的說法。塞視科索沃為塞爾維亞民族的發祥地和文化搖籃。阿族人則堅持認為,西元前4~5世紀在科索沃居住的原始部落伊利裡亞人是阿族人的祖先,因此,科索沃自古以來就是阿族的領土。主觀的政治劃分造成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的激烈衝突,造成了科索沃地區塞族和阿族激烈的對立。科索沃阿族人始終要求實現科索沃的完全獨立。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單方面宣佈脫離塞爾維亞共和國,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自定國名“科索沃共和國”。隨後獲得美國等西方國家承認,但塞爾維亞始終堅持其對科索沃的主權。

關於科索沃的歸屬問題,塞爾維亞族和阿族各有各的說法。塞視科索沃為塞爾維亞民族的發祥地和文化搖籃。阿族人則堅持認為,西元前4~5世紀在科索沃居住的原始部落伊利裡亞人是阿族人的祖先,因此,科索沃自古以來就是阿族的領土。主觀的政治劃分造成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的激烈衝突,造成了科索沃地區塞族和阿族激烈的對立。科索沃阿族人始終要求實現科索沃的完全獨立。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單方面宣佈脫離塞爾維亞共和國,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自定國名“科索沃共和國”。隨後獲得美國等西方國家承認,但塞爾維亞始終堅持其對科索沃的主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