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建昌鴨(Jianchang duck)屬兼用型地方品種

建昌鴨( Jianchang duck)屬兼用型地方品種。

目錄

· • 一、一般情況

· • 二、品種來源與變化

· • 三、品種特徵和性能

· • 四、品種保護和研究利用

一、一般情況

(一)原產地、中心產區及分佈

建昌鴨原產地為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的西昌市及德昌縣, 中心產區為安寧河流域一帶的西昌、德昌、冕寧、會理和喜德等縣, 廣安、巴中等地也有分佈。

(二)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西昌市位於北緯27o32’~28o10’、東經101o46’~102o25’, 地處康藏高原和雲貴高原之間的安寧河河谷地帶, 海拔1100~1700m。 年平均氣溫17℃, 最高氣溫36℃, 最低氣溫0℃, 無霜期300天。 年降水量1000mm, 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2500h。 屬亞熱帶氣候。 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等。

二、品種來源與變化

(一)品種形成

建昌鴨的飼養歷史悠久, 距今近2000年的西昌禮州漢墓出土文物“陶塘”上, 已有鴨子雕塑, 說明該地區早已養鴨。 西昌古名建昌, 859—873年設為建昌府, 當時所產之鴨頗負盛名, 故稱建昌鴨。 當地居民多為回族, 素有填制板鴨取其腹脂作食用油的習慣。 民國《西昌縣誌》卷二記載:“……每年產量為二三十萬隻, 其肉、肝及卵, 氣味之美, 為他省之冠。 鴨卵和鴨肝尤為盛名, 但鴨肉鮮者, 味易平常, 若用鹽醃之, 成為板鴨後, 味美不可言矣。 ”建昌鴨是經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形成的、具有較好肉用性能和肥肝性能的地方鴨種。

(二)群體數量及變化情況

原產地建昌鴨的飼養量1995年約37萬隻, 2005年約46萬隻。

2005年四川全省建昌鴨飼養量約53萬隻。

三、品種特徵和性能

(一)體型外貌特徵

1.外貌特徵建昌鴨體型較大, 形似平底船, 羽毛豐滿, 尾羽呈三角形向上翹起。 頭大, 頸粗。 喙寬, 喙豆呈黑色。 脛、蹼呈橘黃色, 爪呈黑色。

公鴨喙多呈草黃色。 頭、頸上部羽毛及主、副翼羽呈翠綠色, 頸部下1/3處多有一白色頸圈;頸下部、前胸及鞍部羽毛呈紅棕色, 腹部羽毛呈銀灰色;尾羽呈黑色, 向上翹起, 尾端有2~4根性羽向背部捲曲, 俗稱“綠頭紅胸、銀肚、青嘴公”。 母鴨喙多呈橘黃色。 全身羽毛以黃麻色居多, 褐麻和黑白花次之。 建昌鴨中的白胸黑鴨公、母鴨均無頸圈, 前胸羽毛為白色, 體羽近黑色, 喙呈黑色。 雛鴨絨毛呈黑灰色, 喙呈青色或黃色。

2.體重和體尺建昌鴨成年鴨體重和體尺見表1。

(二)生產性能

1.肉用性能建昌鴨生長期不同階段體重見表2, 屠宰性能見表3。

2.蛋品質 建昌鴨蛋品質測定結果見表4。

3.繁殖性能據德昌縣建昌鴨資源場記錄, 建昌鴨180日齡開產, 年產蛋數140~150個, 平均蛋重759。 種蛋受精率92%~94%, 受精蛋孵化率94%~96%。 母鴨無就巢性。

四、品種保護和研究利用

(一)保種方式

採用保種場保護。 德昌縣建昌鴨資源場承擔保種任務。 建昌鴨1989年收錄於《中國家禽品種志》, 2000年列入《國家畜禽品種保護名錄》, 2006年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二)選育利用

從1982年開始, 四川省先後在西昌、德昌建立種鴨場, 對建昌鴨進行保種選育。 四川農業大學等科研和推廣單位不斷引入建昌鴨進行研究和雜交利用。 四川農業大學家禽研究室以建昌鴨為材料, 培育出建昌鴨白羽系、淺麻羽系、深麻羽系和白胸黑鴨4個品系, 並利用大型肉鴨為父本、建昌鴨白羽系為母本, 於1996年篩選出了中型白羽肉鴨雜交組合。

五、品種評價

建昌鴨具有遺傳穩定、抗病力強、耐粗飼、肉質香、肥肝大等特點,

由建昌鴨醃制的建昌板鴨久負盛名, 是地方主要特產。 近年由於受到大型肉鴨及雜交鴨的影響, 建昌鴨保種工作亟需加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