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的真正原因之謎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人們不由得又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來。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一這些都是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屈原留下的光輝詩句。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忠君愛國, 憂國憂民, 一生都在與邪惡勢力做不屈不撓的鬥爭。 然而, 當時楚王信任奸佞小人, 屈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迫害。 最後, 楚都被攻破, 屈原自沉汨羅江, 譜寫了中國歷史上愛國主義的可歌可泣的詩篇。 歷史上一向認為屈原是殉國, 然而關於其死因, 後世除了這一看法外, 還有許多其他的看法, 所以屈原自沉汨羅江的原因也就成了一個讓世人爭論不休的謎。

清代的王夫之認為屈原自沉是為殉國。 屈原哀歎自己的國都被攻破, 國家被滅亡, 人民顛沛流離, 無家可歸。 昏庸腐朽的頃襄王又不能抵禦強秦。 眼看著自己的國家即將被滅掉, 屈原無比的痛苦, 於是便自己投進了汨羅江以殉國難。 現代人郭沫若也堅持並發展了這種說法他說, “屈原活到了六十多歲, 他的流竄生活已經過了好久, 然而他終究是自殺了。 自殺的動機, 單純用失意來說明,

是無法說通的。 屈原是一位理性很強的人, 而又熱愛祖國, 從這些推斷說明, 他的自殺應該有更嚴肅的動機。 頃襄王二十一年的國難, 是很嚴重的。 那時, 不僅郢都滅了, 還失掉了洞庭、王渚、扛南。 頃襄王君臣朝東北避難, 在陳城勉強地維持了下來。 故在當年, 楚國幾乎遭到了滅亡。 朝南方逃的屈原, 接連受到迫害。 一定是看到了國家的破碎已無可挽救, 故才終於自殺了。

而薑亮夫等人則認為屈原之所以自殺是為了自己光明磊落的道德理想。 詩人在自己的絕命詞《懷沙》中莊嚴地說:“世界混沌沒有人瞭解我, 人心不能說啊。 知道死亡是不能躲避的, 因此希望不要吝惜它。 明白地告訴君子, 我將成為他們這一類人"正是在這種“舉世皆濁我獨清, 舉世皆醉我獨醒"的黑暗世界中, 屈原才憤而投江, 捍衛自己的高潔。 不僅僅如此, 堅持屈原自殺為“潔身"的人還強調, 儘管屈原不是因為白起攻破楚郢都而“殉國難", 但他是激憤于昏君佞臣的不識忠良、禍國殃民才憤而投江的。

這樣的死, 不是怯懦, 也不是想要逃脫責任, 而是以死來表明自己對邪惡勢力的抗議。 雖然他的死同樣是出於對楚國前途和命運的擔憂, 但從最實質的意義上講, 他是為了自己的道德理想而死。

第三種說法是認為屈原在奸佞橫行的楚國受到嚴重的迫害, 不斷被流放,但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從來不曾泯滅。他沒有辦法使楚王覺悟,只好投水而死,希望以自己的死來喚起楚王的覺悟。這就是有些人的“屍諫"的看法。

當時楚懷王已死掉,頃襄王繼位後變本加厲。屈原一直主張聯合齊國抵抗秦國。但是這個時候的頃襄王早己忘記國土淪喪、父親被騙客死異國的國恥家仇、反而與齊國斷交,認秦國為好友;內部則驕奢淫逸,任憑奸佞弄權就這樣,全國上下內無良臣守備,百姓離心,外有虎狼之秦國,楚國已經面臨著亡國的大禍。滿懷救國濟民之志的詩人受讒言而遭受罷黜和放逐,欲報國而無門。頃襄王最後一次放逐屈原時,屈原感到自己的報國之夢已經完全絕滅。詩人身心交瘁,他怒斥了楚王的昏聵,並寫下了“不畢辭以赴淵兮,惜壅君之不識"的詩句。決心以死諫來震醒無能的昏君。

還有一種說法是,屈原投江是心理傾向及政治人格等方面的因素,他的投江自殺是一種“殉道”的行為,也就是對理想的堅持。

偉大的詩人投江自盡了,留給後世的是無盡的歎息。今天人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紀念這位具有偉大情操的人物,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屈原投江的原因,無論屈原投江之謎何時能夠揭開,這位高尚詩人永遠都是不朽的,亦將繼續鼓舞更多的後人。

不斷被流放,但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從來不曾泯滅。他沒有辦法使楚王覺悟,只好投水而死,希望以自己的死來喚起楚王的覺悟。這就是有些人的“屍諫"的看法。

當時楚懷王已死掉,頃襄王繼位後變本加厲。屈原一直主張聯合齊國抵抗秦國。但是這個時候的頃襄王早己忘記國土淪喪、父親被騙客死異國的國恥家仇、反而與齊國斷交,認秦國為好友;內部則驕奢淫逸,任憑奸佞弄權就這樣,全國上下內無良臣守備,百姓離心,外有虎狼之秦國,楚國已經面臨著亡國的大禍。滿懷救國濟民之志的詩人受讒言而遭受罷黜和放逐,欲報國而無門。頃襄王最後一次放逐屈原時,屈原感到自己的報國之夢已經完全絕滅。詩人身心交瘁,他怒斥了楚王的昏聵,並寫下了“不畢辭以赴淵兮,惜壅君之不識"的詩句。決心以死諫來震醒無能的昏君。

還有一種說法是,屈原投江是心理傾向及政治人格等方面的因素,他的投江自殺是一種“殉道”的行為,也就是對理想的堅持。

偉大的詩人投江自盡了,留給後世的是無盡的歎息。今天人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紀念這位具有偉大情操的人物,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屈原投江的原因,無論屈原投江之謎何時能夠揭開,這位高尚詩人永遠都是不朽的,亦將繼續鼓舞更多的後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