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時兩個同名同姓的人,一人幹掉了關羽,一人幫劉備守蜀漢江山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受它的影響, 相信很多人多三國時期的那段歷史都有一定的瞭解。 《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寫的, 清代著名學者章學誠在《丙辰雜記》提到演義時說“七分實三分虛”。 很多人一提到三國人物, 腦海印出的肯定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義薄雲天的關羽、仁厚的劉備、奸詐的曹操等人物形象。

可很少人能想起三國中小人物的形象, 因為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在主角身上。 在三國中, 有兩個同名同姓的人, 叫馬忠。 他們一個屬於東吳陣營, 幹掉了關羽, 另一個屬於蜀漢陣營,

幫助劉備守住了蜀漢的江山。

東吳的馬忠是潘璋帳下一員戰將, 能力也一般並無太多過人之處, 但他卻是一個特殊的小人物。 由於關羽的名氣太大, 幹掉關羽的人也自然而然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對象。 馬忠有一個很大的戰功, 那就是在臨沮設伏生擒關羽父子。

在《三國演義》中他的戲份還更足, 劉備伐吳時, 馬忠隨潘璋等往拒, 突襲射傷蜀將黃忠, 導致黃忠陣亡。 這一個人幹掉了蜀漢兩員五虎大將, 馬忠多少被人認為是影響三國形式走向的人物, 蜀漢一方自關羽失荊州後就一直走下坡路。 不久, 潘璋為關興所殺, 馬忠領兵圍擊, 擊退張苞援軍。 後馬忠收拾敗軍, 引降將糜芳、傅士仁屯于江渚, 欲為潘璋復仇。 糜、傅二將發現軍士不滿, 欲兵變, 於是刺殺了馬忠, 將首級獻于劉備。

蜀漢的馬忠本名狐篤, 建安末年被推舉為孝廉。 222年, 劉備在東征孫吳的戰爭中兵敗猇亭, 巴西郡太守閻芝徵發各縣士兵來補充軍隊的損失, 派遣馬忠統領士兵前往送達。 劉備已經撤退回到永安, 見到馬忠並與他交談一番後, 對尚書令劉巴說道:“我雖然失去了黃權, 但又得到了狐篤, 這是世上不缺乏賢才啊!

馬忠的功績在於維護蜀漢西南地區的穩定, 馬忠參加了諸葛亮平定南中的戰役, 一生都在守衛蜀漢的南門, 最終被封為鎮南大將軍。 馬忠是蜀漢第四任庲降都督,

在南中期間, 他穩定秩序、處事果斷、威恩並立, 深受百姓的愛戴。 在《三國志》中也是有獨立傳記的, 反觀東吳的馬忠只是在潘璋傳記中有一句話的描述。 相比之下, 東吳的馬忠只是一名衝鋒陷陣的小將, 而蜀漢的馬忠則是鎮守蜀漢一方的封疆大吏, 兩者差的不少一個等級。

可惜的是, 雖然劉備佔據了巴蜀之地, 有北進關中, 一掃天下之志, 但最終卻“遺恨失吞吳”, 崩在永安宮, 留下了千古哀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