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宣宗傻了36年卻創造了盛世終成千古一帝

在中國古代皇帝中, 再沒有比唐宣宗更富有傳奇色彩的了。 他的經歷, 可以說幾乎秒殺一切電視連續劇的胡編亂造。 其勵志與堅韌, 更實在是我們當今青年人努力學習的好榜樣。 唐宣宗為什麼傳奇?因為他在當天子前的36年裡, 一直被人認為是傻子。 但當了天子以後, 卻一下變得睿智氣魄, 雷厲風行, 創造了晚唐歷史上著名的“小貞觀”, 給晚唐打上了一抹絕無僅有的輝煌亮彩!

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網路配圖

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 他雖然是憲宗的親兒子, 被封為光王, 不過卻是庶出。 他的母親只是一個小宮女, 因此他的出生和成長都不被人注意。 後來長著長著, 大家才發現他有些呆傻。 大家回想了一下, 都覺得好像之前他並不是傻的, 他變傻, 應該是在那一次刺殺案發生之後。 那次他入宮謁見懿安太后, 剛好碰上有官人行刺, 雖說這次事件有驚無險,

但好像從那時候開始, 這個光王就變傻了。 大家於是認定, 這個光王一定是被嚇傻的。 從此以後, 這個李怡不管在什麼場合, 都會被人嘲笑.

唐憲宗死後, 中間還有穆宗、敬宗、文宗、武宗。 其中穆宗是李怡的哥哥, 敬宗、文宗、武宗都是李怡的侄子。 在這漫長的歲月裡, 李怡一直是人們取笑找樂子的好材料。 有一次, 文宗宴請諸王。 席間, 所有的人都歡聲笑語, 只有李怡坐在那裡, 默默不語。 文宗便拿李怡開玩笑, 說:“你們誰要能把光王叔逗笑, 朕便重重地賞他!”於是諸王各展才能, 百般戲謔。 但是不管他們用什麼辦法, 都不能讓木頭一樣的李怡掀一掀嘴唇。 眾人見他那模樣, 越發開心。

不過, 有一個人笑著笑著, 突然不笑了。

不但不笑, 還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 這人是誰呢?他就是後來成為武宗的李炎。 李炎為什麼不笑了呢?因為他忽然產生了一個疑惑。 一個人被眾人如此戲謔逗笑, 如果是一個平常人, 他早就生氣了;如果不是平常人是傻子, 他肯定也會跟著笑的。 這個人既不生氣又不笑, 惟有一種可能, 他不是真傻子, 也異於平常人, 他是裝的。 那麼, 他為什麼要裝呢?難道是有所圖?

後來文宗去世武宗繼位以後, 每次看到李怡, 他的疑心和憂慮又起來了, 於是, 武宗開始處心積慮地害李怡, 或者讓他騎馬的時候突然從馬背上跌下來, 或者在臺階上走著的時候讓他突然絆一跤, 順著臺階往下滾。 有一次, 武宗與諸王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午後出去遊玩, 結果李怡掉到雪坑裡, 被雪埋住, 眾人遍尋不得。 正當眾人以為他就要死了的時候, 他卻突然滿身風雪鼻青臉腫一瘸一拐地從雪地裡了跑回來。

當然, 所有這些“意外情況”, 都是武宗有意製造的, 目的是要讓李怡“意外”地死去。 但是這個李怡生命力太強大了,

怎麼整也整不死, 於是武宗不搞意外了, 乾脆直接把他整死。 隨後的一天, 李怡突然被四名內侍宦官綁架, 不由分說把他關起來, 幾天後又把他捆起來丟盡茅廁裡。

過了一天, 內侍宦官仇公武對武宗說, 這個傻子命很硬, 恐怕丟在茅廁裡也整不死他, 乾脆給他一刀殺死算了。 武宗點點頭, 讓仇公武去辦理。 可是仇公武去後, 卻把李怡撈起來, 偷偷地用糞車運出宮外, 讓他出家當了和尚。

仇公武為什麼要救李怡?不是他有多好的心, 是因為在晚唐有這樣一個事實, 所有的皇帝幾乎都是宦官議立的。 宦官的權力非常大, 想廢誰就廢誰, 想立誰為太子就立誰為太子。 文宗之後, 本來應該文宗的兒子繼位。 但是宦官仇士良等人矯詔廢了皇太子, 立文宗的弟弟李炎為帝,是為武宗。那麼武宗之後,立誰為帝呢?

這也不由武宗說了算,而是宦官說了算。而如果能把一個傻子立為皇帝,那對宦官來說,簡直差不多相當於自己當皇帝了!果然,不久武宗病危,有宦官認為應該立武宗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宦官仇公武、馬元贄說武宗的兒子都很年幼,武宗還有一個皇太叔光王,立光王最合適。並且兩宦官還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這個傻子和尚帶了回來。大家看著這個傻子流著口涎,傻傻憨笑的樣子,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李怡改名為李忱,當了皇儲。

然而武帝病逝,宣宗李忱繼位後,看到這個新皇帝處理政務,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面前這個神色威嚴,談吐不凡,處理事情有條不紊的皇帝,難道就是那個傻子嗎?所有的人這時候才恍然大悟,這個人傻了36年,原來只不過是裝瘋賣傻!而仇公武終於明白,當年武宗為什麼要一心把光王處死。

因為藩鎮之亂連年不絕,朝廷不得不屢屢用兵,而且朝政又被黨爭和宦禍搞得烏煙瘴氣,使得李唐王朝自顧尚且不暇,更不用說騰出手來對付吐蕃人。不過在宣宗的時候,卻出現了利好,因為吐蕃國內出現大規模內戰,國內政局紊亂,人心離散。宣宗於是充分利用這個機會,打了個大勝仗,收復“三州七關”,對鞏固唐版圖,做出重大貢獻,後人稱他為“小太宗”。

立文宗的弟弟李炎為帝,是為武宗。那麼武宗之後,立誰為帝呢?

這也不由武宗說了算,而是宦官說了算。而如果能把一個傻子立為皇帝,那對宦官來說,簡直差不多相當於自己當皇帝了!果然,不久武宗病危,有宦官認為應該立武宗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宦官仇公武、馬元贄說武宗的兒子都很年幼,武宗還有一個皇太叔光王,立光王最合適。並且兩宦官還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這個傻子和尚帶了回來。大家看著這個傻子流著口涎,傻傻憨笑的樣子,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李怡改名為李忱,當了皇儲。

然而武帝病逝,宣宗李忱繼位後,看到這個新皇帝處理政務,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面前這個神色威嚴,談吐不凡,處理事情有條不紊的皇帝,難道就是那個傻子嗎?所有的人這時候才恍然大悟,這個人傻了36年,原來只不過是裝瘋賣傻!而仇公武終於明白,當年武宗為什麼要一心把光王處死。

因為藩鎮之亂連年不絕,朝廷不得不屢屢用兵,而且朝政又被黨爭和宦禍搞得烏煙瘴氣,使得李唐王朝自顧尚且不暇,更不用說騰出手來對付吐蕃人。不過在宣宗的時候,卻出現了利好,因為吐蕃國內出現大規模內戰,國內政局紊亂,人心離散。宣宗於是充分利用這個機會,打了個大勝仗,收復“三州七關”,對鞏固唐版圖,做出重大貢獻,後人稱他為“小太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