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林徽因不僅才高貌美,更有巾幗鬚眉的錚錚鐵骨

說起林徽因, 人們大多想到的可能是:出身名門、貌美才高、婚姻美滿、家庭幸福、事業成功、眾星捧月的人生大贏家, 是幸福生活的典範!可是,

她51年的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中, 也曾經顛沛流離, 歷經無數苦難, 而她, 無論是在戰火中, 還是病痛中, 始終與國人家人同甘苦、共患難, 堅守祖國, 展現了一個巾幗鬚眉的錚錚鐵骨!

1944年, 日軍佔領貴州都勻、直逼陪都重慶, 局勢危急。 12歲的梁從誡當時正在重慶讀書。 有一次和母親談起當時的危局, 問母親:“如果日本人真打進四川, 你們打算怎麼辦?”林徽因答道:“中國念書人總還有一條後路嘛, 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梁從誡急了, 又問:“我一個人在重慶上學, 那你們就不管我啦?”病中的林徽因握著心愛的兒子的手說:“真要到了那一步, 恐怕就顧不上你了!”聽到這個回答, 梁從誡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這不僅是因為他感覺受了“委屈”,

更多的, 的確是被母親以最平淡的口氣表現出來的那種凜然之氣, 震動了!這是第一次, 梁從誡覺得, 自己溫柔的母親, 變成了一個“別人”。

每次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 我仿佛看到了這位遭受病痛折磨、多才多藝的女士那種巾幗不讓鬚眉的錚錚鐵骨!

1937年夏天,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梁思成、林徽因和幾位同事正在荒涼、崎嶇的山西五臺山區考察。 盧溝橋上的槍聲, 把他們匆匆召喚回北平。 他們於7月16日和北平高校的26位教授、文化名人, 聯名致電正在廬山參加座談會的軍政要員, 一致主張守土抗戰, “在日軍未退出以前, 絕對停止折衝, 以維國權”。 展現了知識份子高度的愛國情懷!

當時,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正在北戴河同姑姑們一起度假, 林徽因給她寫了一封信:“如果日本人要來佔領北平, 我們都願意打仗, 那時候, 你就跟著大姑姑在那邊, 我們就守在北平, 等到打勝了仗再說。 我覺得現在我們做中國人, 應該要頂勇敢, 什麼都不怕, 什麼都頂有決心才好。

”這還是那個熱愛文學、藝術、京城頂級藝術沙龍的女主人嗎?分明是一位大無畏的英雄媽媽, 在教育自己心愛的女兒成為一個具有愛國情懷的勇敢小英雄!

從1940年到1945年, 林徽因在那個“缺乏最起碼的生活設施”的李莊, 和梁思成以及同事們一直堅持著緊張忙碌的考察和研究。

因勞累導致肺病發作的她每天只能靠在被子上工作, 數以千計的照片、實測草圖、資料以及大量的文字記錄, 全由她承擔。 她還擔當起書稿的校閱, 並執筆撰寫五代、宋、遼、金等朝代的內容。 她罹患重病, 加上營養不良, 身體日漸消瘦憔悴, 幾乎不成人形, 先期到達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先生,常常感歎, 那時的林徽因, 清瘦得讓人心疼。 但她仍保持創造天賦和堅毅樂觀態度, 並以此感染周圍的人。 梁思成曾充滿深情的說:在戰爭時期的艱難日子裡, 營造學社的學術精神和士氣得以維持, 主要應歸功於她。

1941年, 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一次空戰中犧牲, 林徽因傷心欲絕, 寫下那首悲壯哀婉的《哭三弟恒》。 還有與他們邂逅的那些投筆從戎的空軍航校學員,總愛到他們家去,把林徽因當作長姐。可惜的是,抗戰沒有結束,他們全都在一次次與日寇力量懸殊的空戰中犧牲了,沒有一人倖存!有些死得十分壯烈。他們陣亡後,私人遺物便被寄到他們家裡,每一次林徽因都要大哭一場。

命運似乎仍沒有放棄考驗這可憐的人們,林徽因貧病交加,而且病情越來越重。梁思成也忙於繁重的工作、極度艱苦的生活,加上對愛妻的心疼和擔憂,體重只剩下47公斤,每天需要穿著鐵馬甲才能站立。

好友費正清和費慰梅十分瞭解他們在李莊的困境,多次來信勸他們去美國治療、工作,林徽因和梁思成感激老朋友的關心,他們給費正清夫婦回信說:“我們的祖國正在災難中,我們不能離開她,假如我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們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林徽因雖然已去世多年,她的才華、她對祖國建築業的突出貢獻、她的愛國情懷和巾幗鬚眉的錚錚鐵骨,都如同她親自參與設計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一樣,永遠激勵著千千萬萬龍的傳人!

還有與他們邂逅的那些投筆從戎的空軍航校學員,總愛到他們家去,把林徽因當作長姐。可惜的是,抗戰沒有結束,他們全都在一次次與日寇力量懸殊的空戰中犧牲了,沒有一人倖存!有些死得十分壯烈。他們陣亡後,私人遺物便被寄到他們家裡,每一次林徽因都要大哭一場。

命運似乎仍沒有放棄考驗這可憐的人們,林徽因貧病交加,而且病情越來越重。梁思成也忙於繁重的工作、極度艱苦的生活,加上對愛妻的心疼和擔憂,體重只剩下47公斤,每天需要穿著鐵馬甲才能站立。

好友費正清和費慰梅十分瞭解他們在李莊的困境,多次來信勸他們去美國治療、工作,林徽因和梁思成感激老朋友的關心,他們給費正清夫婦回信說:“我們的祖國正在災難中,我們不能離開她,假如我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們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林徽因雖然已去世多年,她的才華、她對祖國建築業的突出貢獻、她的愛國情懷和巾幗鬚眉的錚錚鐵骨,都如同她親自參與設計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一樣,永遠激勵著千千萬萬龍的傳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