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身為太子,手握魏征、房玄齡等好牌,卻崇洋媚外起兵造反英年早逝

唐太宗絕對是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霸主, 作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繼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 對內以文治天下, 虛心納諫, 對外開疆拓土, 平定外患。 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但是李世民這一生有個敗筆, 就是他的嫡長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他和長孫皇后生下的長子, 因出生於承乾殿, 故起名承乾。 而且這名字還是他的爺爺唐高祖李淵所賜的, 希望他能“承繼皇業, 總領乾坤”, 願望是好的, 可是現實卻很殘酷, 這個太子握著一手好牌, 卻把自己的命都賠出去了。

從小天資還不錯的李承乾十分招李世民的喜愛, 8歲就被立為皇太子, 可越長大越廢, 變得道德敗壞, 而且還患上了腿疾, 走路一瘸一拐的, 這讓他變得自暴自棄。

可李世民沒有放棄他, 在朝中挑選名臣來輔導他, 這些名臣包括魏征、房玄齡、張玄素、孔穎達、馬周等人, 如此豪華的陣容, 恐怕也只有太子能享受了。 李世民希望他能夠理解老爹的良苦用心, 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儲君, 可李承乾根本不受教, 這些大臣便更加努力勸他, 又加重了李承乾的逆反心理。

要說李世民也是好脾氣,

對他是容忍再三。 這也許跟他經歷過玄武門之變, 不願再看到宮廷戰爭有關。 但李承乾卻毫不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 一次次惹李世民動怒。

比如, 李承乾崇洋媚外, 喜歡突厥的風土文化。 身為大唐的太子, 不穿正統的皇室衣冠, 非穿突厥的服飾,

還說突厥話, 把身邊長得像突厥人的侍從打扮成突厥人的模樣, 分為各個部落在宮裡玩放牧的遊戲。

還對手下說:“要是哪天我當上了皇帝, 一定要率兵投奔突厥, 做個真正的突厥人, 如果突厥給我個將軍當, 我肯定不比別人差!”

這話一般人背地裡開玩笑說說也就算了, 作為一國儲君, 實在是不該!當年唐高祖李淵就是迫於形勢在突厥面前低頭, 李世民發奮要擊敗突厥, 而太子卻要向突厥俯首稱臣, 的確很荒謬!

李世民多次對太子大發雷霆, 便想著是否要把太子廢了, 這樣的人實在不適合做儲君。 但這畢竟是件大事, 他不忍再看到玄武門兵變, 所以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心中仍希望太子能改過自新。

而李承乾也瞭解自己的處境, 整天處在擔心受怕的煎熬中, 便想效仿李世民逼宮李淵, 起兵造反。 可他還是嫩了點, 事情敗露後, 李世民將李承乾廢為庶人, 流放黔州。 一直處於抑鬱不安之中的李承乾過了一年便卒於黔州, 年僅二十七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