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戰功赫赫,曾提著兒子人頭大罵朱元璋:你不就是要我父子死嗎

明朝開國初年, 良將群聚, 猛將如雲。 徐達, 常遇春, 馮勝, 郭英等一顆顆璀璨的將星爭相閃耀在大明無垠的天空中。 今天小編所要談及的就是閃耀的將星之一——傅友德。

傅友德, 老家在宿州符離, 後來遷移至碭山。 是明初著名戰將, 大明王朝開國功臣。 洪武三年十一月憑藉其赫赫戰功封潁川侯, 洪武十七年四月論功又晉升為潁國公, 食祿三千石, 子孫世襲;然而, 卻又於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死”, 頗具撲朔迷離的傳奇色彩。

貧農出身的傅友德從軍純屬偶然。 那時候恰逢元朝末年, 烽煙四起, 戰爭不斷, 民不聊生。 可謂自古亂世出英雄, 在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年代, 傅友德先投奔紅巾軍起義, 之後又先後追隨陳友諒、常遇春, 終成朱元璋麾下一員猛將, 先後在征伐巴蜀、北征大漠、平定雲貴等諸多戰役中身先士卒, 為大明江山的穩固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基礎。

他是一個文韜武略並存的蓋世將軍, 否則也不可能在將星群集的大明王朝的天空上閃耀的分外耀眼。

元至正二十三年, 朱元璋和陳友諒展開了鄱陽湖之戰, 在這場戰役中他異常勇敢, 獨自駕著舟船衝殺到敵陣, 刀劈劍砍, 斬殺陳軍無數名, 當然, 自己也身受重傷。 手下將士無不動容, 遂拼死向前, 奮勇砍殺, 最後大獲全勝。 經過幾十天的交鋒混戰, 陳友諒軍大敗。 陳軍後撤途中, 又中了傅友德伏兵的劫殺, 在這場數萬人的戰陣中, 傅友德指揮有方, 鎮定自若, 最後箭殺陳軍魁首陳友諒, 為朱元璋剷除了心腹大敵。

他是一個敢於啃硬骨頭的將軍, 每逢惡戰, 首當前陣者非其莫屬。 無論多麼困難的戰爭, 無論多麼危急的時刻, 在諸將都猶豫不覺的情況下, 他總是毅然挑起大旗, 率軍衝鋒。 戰爭中總是一馬當先, 身先士卒, 因此戰鬥中受重傷的情況是常有的事情, 但勇敢的他仍然毫不退卻, 堅持指揮作戰, 直至最後奪取勝利, 其英勇程度可見一般。

傅友德的高超軍事才能已經展露無疑。

如果說此時的傅友德是一員大明猛將的話, 但接下來的戰爭無疑是為他做到了由一員大明猛將到中華歷史名將的昇華。

洪武四年, 傅友德為前將軍, 統帥十多萬大軍征討大夏明氏政權。 這場戰爭中, 他將自己的軍事統帥才能發揮到了極致, 從陝西陸路進擊四川, 聲東擊西, 出其不意, 很快連續攻下階州, 文州, 青州, 綿州, 漢州, 在湯和水軍的配合之下, 大軍進展順利, 兵鋒直逼成都。 一個多月後, 傅友德進入成都, 平定大夏政權的戰爭到此成功結束。

洪武五年, 傅友德進擊漠北, 完成了他一生戰鬥中的一個大壯舉———七戰七捷

1傅友德兵進西涼, 大敗元將失刺罕;

2傅友德兵進永昌, 擊敗元太尉朵兒只巴;

3兵進掃林山, 活捉元朝平章 ;

4兵進甘州, 俘獲元將上都驢;

5兵進亦集乃路, 逼降元軍守將卜顏帖木兒;

6兵進元岐王朵兒只班的元軍主力, 抓獲平章長加奴;

7兵進瓜州, 擊敗當地元軍, 繳獲頗豐。

傅友德七戰皆勝的功績當時必將為大明朝廷所欣喜和銘記。

洪武十四年, 傅友德迎來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場大仗————平定雲南

傅友德親自統帥大軍三十萬進擊雲南。 大軍急進, 長途奔襲, 出奇制勝, 很快佔領了曲靖;而後分兵前進, 直取昆明, 元朝軍隊紛紛潰退。 傅友德一鼓作氣, 攻佔下大理。 蒙古元朝在雲南的統治土崩瓦解。 雲南全境為明軍所佔領。 傅友德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大規模, 最暢快的一場征戰。

此後, 傅友德陸續參加了一些對北元的作戰, 他跟隨馮勝,郭英,燕王朱棣橫掃漠北,縱橫四方,少有不勝。

傅友德戎馬征戰一生,功績無數,但結局卻是十分的悲慘。

史書所載:傅友德向明太祖朱元璋申請要懷遠的良田千畝作為田產,遭到了朱元璋的嚴厲拒絕和斥責;不久之後,有人狀告傅友德侵佔民田,朱元璋將其召回,不久後以“侵民利”罪賜死。

傅友德被賜死過程:傅友德有四個兒子,早年二兒子過繼給了弟弟傅友仁,四兒子傅添錫在戰爭中戰死,因此他對剩餘的兩個二子特別疼惜。但在一次明太祖宴請大臣的聯歡會上,因為殿前親軍傅讓(傅友德二兒子)的禮儀有失,老朱就看不下去了,心情很不好,傅友德因此趕快請罪;不料這老朱卻勃然大怒,便賜扔給傅友德一柄寶劍,讓傅友德親手去教育自己的二兒子,傅友德無奈地接下寶劍。不一會,傅友德提著自己兒子傅讓的腦袋來見朱元璋了,同時怒目相向,言辭激憤。朱元璋說:偶們都知道你最疼愛你的兒子,現在你親手殺了自己的兒子,你忍心嗎? 傅友德仰天大笑“不就是想要我父子死嗎?死有何妨?”說罷,竟當著朱元璋的面拔劍自刎,四座皆驚。一代大將,就此血濺金殿,何其壯烈!朱元璋遂下令屠殺傅友德九族。

堂堂一代名將,身死於此,令人痛心。

傅友德的死完全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手導演的:縱然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但明太祖對大將傅友德的所作所為還是令人髮指。

他跟隨馮勝,郭英,燕王朱棣橫掃漠北,縱橫四方,少有不勝。

傅友德戎馬征戰一生,功績無數,但結局卻是十分的悲慘。

史書所載:傅友德向明太祖朱元璋申請要懷遠的良田千畝作為田產,遭到了朱元璋的嚴厲拒絕和斥責;不久之後,有人狀告傅友德侵佔民田,朱元璋將其召回,不久後以“侵民利”罪賜死。

傅友德被賜死過程:傅友德有四個兒子,早年二兒子過繼給了弟弟傅友仁,四兒子傅添錫在戰爭中戰死,因此他對剩餘的兩個二子特別疼惜。但在一次明太祖宴請大臣的聯歡會上,因為殿前親軍傅讓(傅友德二兒子)的禮儀有失,老朱就看不下去了,心情很不好,傅友德因此趕快請罪;不料這老朱卻勃然大怒,便賜扔給傅友德一柄寶劍,讓傅友德親手去教育自己的二兒子,傅友德無奈地接下寶劍。不一會,傅友德提著自己兒子傅讓的腦袋來見朱元璋了,同時怒目相向,言辭激憤。朱元璋說:偶們都知道你最疼愛你的兒子,現在你親手殺了自己的兒子,你忍心嗎? 傅友德仰天大笑“不就是想要我父子死嗎?死有何妨?”說罷,竟當著朱元璋的面拔劍自刎,四座皆驚。一代大將,就此血濺金殿,何其壯烈!朱元璋遂下令屠殺傅友德九族。

堂堂一代名將,身死於此,令人痛心。

傅友德的死完全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手導演的:縱然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但明太祖對大將傅友德的所作所為還是令人髮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