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福爾康的爸爸傅恒

如果只提起傅恒這個名字, 也許大家沒有多少印象, 如果我直接說傅恒就是瓊瑤的言情小說《還珠格格》裡福倫的原形, 福康安就是福爾康的原形, 恐怕大家就不會陌生了。 但是瓊瑤的作品是根據一個公主墳的傳說演繹出來的, 只不過是一部戲說歷史的影視劇。 這些影視劇作為大家茶餘飯後的消遣還可以, 但大家千萬不要把他當作歷史, 否則就大錯特錯了。 那麼, 歷史上真實的傅恒、福康安父子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傅恒、福康安父子, 滿洲富察氏, 都是乾隆朝的重臣。 富察氏原稱富爾哈察氏, 從龍入關後簡稱為富察氏。

《還珠格格》福倫

富察家族在乾隆朝出現在兩個最有名氣的人, 就是傅恒、福康安父子。

《李衛辭官》傅恒

傅恒, 隸屬滿洲鑲黃旗, 是李榮寶的第十子, 乳名春和。 生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 屬羊。 乾隆皇帝嫡皇后孝賢純皇后的弟弟、嘉勇郡王福康安的父親。 他六歲進上書房伴讀, 十三歲被送入蒙古書館進讀, 和乾隆皇帝即是一起讀書的發小, 又是內親。 乾隆皇帝聰明透頂, 傅恒忠厚有餘, 一個是君, 一個為臣, 君臣相輔, 互得益彰, 一個有眼光會用人, 一個是樂意理頭效力, 二人友誼非常好。 傅恒最初被授予侍衛,

之後便平步青雲, 累進總管內務府大臣, 戶部右侍郎, 軍機處行走, 內大臣, 戶部尚書, 匯典館總裁, 侍衛內大臣保和殿大學士, 這一晉升過程, 只有六年多的時間, 而且年齡也僅有二十幾歲, 真可謂少年富貴。

他天性和平, 為人厚道, 人勤實謹。 在相位二十年對同僚政治寬容, 秉公辦事。 從不以椒房內親而囂張跋扈, 因此他的官風頗有口碑。

傅恒滑翔

傅恒在乾隆朝擔任首席軍機大臣時間最長。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 接著當太上皇三年, 實際掌控皇權六十三年。 在其統治期間, 任首席軍機大臣時間較長的三人:初期鄂爾泰, 從元年到十年, 前後十一年, 他實際上是雍正朝紅人, 是兩朝間的過渡性人物;之後是傅恒, 從十四年(1748年)幹到三十五年(1770年)死去為止, 前後二十二年;爾後是阿桂, 從四十五年(1780年)幹到嘉慶二年(1797年), 前後十八年。 其間, 訥親、尹繼善、劉統勳、於敏中、和珅先後擔任過渡性首席軍機, 短的如尹繼善僅九個月, 長的如於敏中也不過六年。 論擔任首席軍機時間,

傅恒獨佔三分之一, 堪稱首席軍機中的常青藤。 眾所周知, 清朝不設宰相, 雍正帝設立軍機處後, 朝廷權力由內閣集中到軍機處。 因此首席軍機大臣, 實際上相當於宰相。

當然, 首席軍機大臣並不等同于皇帝寵臣。 比如, 乾隆後期, 阿桂長期坐軍機處頭把交椅, 但滿朝文武都知道, 皇上最寵信的是和珅, 而非阿桂。

傅恒確實深得乾隆帝寵信。 整個清代, 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加於一身的宰輔寥寥無幾, 傅恒則是其中之一;當時紫光閣陳列百名功臣像, 傅恒赫然列居首位;兩度晉封為一等公的, 在乾隆朝傅恒當是絕無僅有。

福安康的藝術形象爾康

說到傅恒,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姐姐,乾隆皇帝的結髮妻子孝賢純皇后。乾隆帝一生冊立過兩位皇后,富察氏是第一位皇后。與後一位忤旨剪髮令乾隆帝震怒的烏拉那拉氏皇后大不一樣,富察氏一直深受皇帝寵愛。富察氏嫁給已被內定為皇太子的弘曆後,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淳樸德性。她平日從不披金戴銀,而將通草絨花作為自己飾物,每年還採用關東傳統技藝,把鹿羔細皮絨製成荷包送給皇帝。富察氏清純自然、法祖承本,贏得弘曆喜愛。有次乾隆帝生病,在長達三個多月的日子裡,富察氏每夜都在皇帝寢宮外侍候,悉心照料,思慮周詳。她居六宮之首,孝奉皇太后,下撫諸嬪妃,博得內宮上下一片讚頌。有這麼一位賢內助,使乾隆帝得以擺脫繁雜的家事,專心處理朝政。他說:“朕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乾隆帝愛妻及子,先後將她生育的幼子皇二子永璉、皇七子永琮內定為皇位繼承人,可是這兩個愛子於乾隆三年、十二年相繼夭折。兩個愛子均魂歸西天,使富察氏身心遭受巨大打擊,她於乾隆十三年(1748)春隨駕東巡時死于山東德州。痛失愛妻後,乾隆帝頒旨,九天不辦事,親王以下文武官員齋宿二十七天,並於大清會典律例之外另行規定,命滿漢文武官員百日內不准剃頭。諭令外省文武官員,從接到諭旨之日起,摘去冠纓,齊集公所哭喪三日。乾隆帝答應富察氏臨死前請求,賜她“孝賢”諡號。在淚悼亡妻之際,乾隆帝寫下哀思纏綿的《述悲賦》,留下“痛一旦之永訣,隔陰陽而莫知”;“入椒房兮闃寂,披鳳幄兮空垂”的淒泣悲吟。

富察氏為乾隆帝如此寵愛,其胞弟傅恒也大大沾光。可傅恒與貴戚中昏頭之輩大不相同,沒有是皇帝的小舅子而趾高氣揚、忘乎所以。他處事非常謹慎,有兩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其一,乾隆初年,皇上不同時召見軍機處大臣,一般君臣獨對,其中首席軍機訥親為承旨大臣,由他負責傳達皇帝諭旨。每逢召見傅恒,為回避與皇上的特殊關係,傅恒總是自稱識見不廣,請求各位軍機大臣與他一同入見。皇上晚飯後有所諮詢,又把他召去,單獨詢問商議。因此,時人將傅恒稱為“晚面”。其二,軍機處大臣承領皇帝旨意後,退下來獨自起草諭旨,輪到傅恒,總是命軍機處的其他小官員一起擬稿,然後呈給皇上。傅恒坦坦蕩蕩,盡力避嫌,與左右和睦相處,頗得人望。

如果說,傅恒得寵,主要緣於皇上與他是郎舅關係,那麼,他所以能夠固寵,尤其在其胞姐富察氏皇后病逝後,仍被乾隆帝倚為心腹,主要得益于他為人德性好,勇於任事,而且不居功不邀賞,始終謹慎小心,夾著尾巴做人,不擺皇帝小舅子和首席軍機大臣的威風。

《李衛辭官》傅恒

據說傅恒面貌清秀、英俊瀟灑,他要是生活在今天,恐怕早已是炙手可熱的偶像派兼實力派人物。姐姐富察氏皇后美麗端莊,賢淑明理,深得乾隆皇帝寵愛。所以乾隆前期後宮是沒有什麼風浪的。傅恒是個正牌子的國舅爺,因為做事勤謹,很快就官至宰相。

第一次差使是皇帝給他的試用期,他很聰明地先到張廷玉那裡求教該怎麼樣做事。經過指點後他一路上明查暗訪,民情吏治經濟治安稅務文教一把抓,發現了土地兼併嚴重、白蓮教風行、吏治混亂等問題。每隔幾天就洋洋萬言將路上所見寫給皇帝。要知道皇帝剛剛即位,是多麼需要這些第一手資訊啊,有了這些情況的掌握,他的施政方略才更加明確奏效。

第二次差使,便是那次黑查山一役,前面的文章中略有所述。在李侍堯的幫助下,率領500人星夜突襲,大破飄高反賊。體現了卓越的軍事和用人才能。

第三次大差使,到山西查一個貪污案,結果原被告雙方都是當朝大員,互相攀咬,將幾乎整個山西省的當官的都拉到太原府衙門來作證——其時正值嚴冬,大雪鋪底,饑民餓殍遍地,官員卻全部被扯到這個案子上,全省上下什麼事也辦不成。皇上先後派了楊嗣景、孫嘉滏、傅恒三個欽差查案,最後三人同堂會審,多虧孫嘉滏嚴辭犀利步步緊閉,傅恒在旁大力支持,才算把兩個貪官拿下。饒是如此,公堂上原被告扭打成一團,楊嗣景當場毀滅罪證,演出了一場熱鬧紛呈的全武行。

第四次大差使,平定大小金川。是雍正年間遺留下來的戰局,耗時十年數千萬銀兩,搭上了無數大將和兵士的性命卻毫無進展。乾隆派了慶複(名字挺吉利的)、張廣泗,結果大敗,大敗不要緊,反而在奏摺中撒謊說打了勝仗,並且要將知情的兩個將軍滅口(其中一個就是後文要提到的偶像阿桂將軍)。傅恒等人看出奏摺中的破綻,又虧阿桂逃命回來講了實情,才真相大白。於是又派訥親,結果也是大敗,更要命的是跟上次一樣不但偽報成大勝,而且也要將兆惠和海蘭察滅口。不過這次幸虧李侍堯密折說明真相。於是又派傅恒前去。

傅恒在金川打了一次勝仗後,雙方還是用和解的方式平息了這場戰爭。這時的傅恒已經是皇帝最為信任,百官最敬重的第一宰相。難得的是,他從不居功自傲,使人有如沐春風之感。他非常欣賞並大力提拔了劉墉、紀昀、李侍堯、阿桂等人。這些人最後都成了國之棟樑。富察氏皇后因為喪子之痛病逝,對於富察氏一門是個巨大的打擊。不久,疲累交加的傅恒也一病不起,兒子福康安接替他四處帶兵。傅恒去世對乾隆的打擊非常大,好像失去了臂膀。劉墉、紀曉嵐、阿桂等人登時四面楚歌,朝局也經歷了一次大震盪。

福安康的藝術形象爾康

說到傅恒,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姐姐,乾隆皇帝的結髮妻子孝賢純皇后。乾隆帝一生冊立過兩位皇后,富察氏是第一位皇后。與後一位忤旨剪髮令乾隆帝震怒的烏拉那拉氏皇后大不一樣,富察氏一直深受皇帝寵愛。富察氏嫁給已被內定為皇太子的弘曆後,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淳樸德性。她平日從不披金戴銀,而將通草絨花作為自己飾物,每年還採用關東傳統技藝,把鹿羔細皮絨製成荷包送給皇帝。富察氏清純自然、法祖承本,贏得弘曆喜愛。有次乾隆帝生病,在長達三個多月的日子裡,富察氏每夜都在皇帝寢宮外侍候,悉心照料,思慮周詳。她居六宮之首,孝奉皇太后,下撫諸嬪妃,博得內宮上下一片讚頌。有這麼一位賢內助,使乾隆帝得以擺脫繁雜的家事,專心處理朝政。他說:“朕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乾隆帝愛妻及子,先後將她生育的幼子皇二子永璉、皇七子永琮內定為皇位繼承人,可是這兩個愛子於乾隆三年、十二年相繼夭折。兩個愛子均魂歸西天,使富察氏身心遭受巨大打擊,她於乾隆十三年(1748)春隨駕東巡時死于山東德州。痛失愛妻後,乾隆帝頒旨,九天不辦事,親王以下文武官員齋宿二十七天,並於大清會典律例之外另行規定,命滿漢文武官員百日內不准剃頭。諭令外省文武官員,從接到諭旨之日起,摘去冠纓,齊集公所哭喪三日。乾隆帝答應富察氏臨死前請求,賜她“孝賢”諡號。在淚悼亡妻之際,乾隆帝寫下哀思纏綿的《述悲賦》,留下“痛一旦之永訣,隔陰陽而莫知”;“入椒房兮闃寂,披鳳幄兮空垂”的淒泣悲吟。

富察氏為乾隆帝如此寵愛,其胞弟傅恒也大大沾光。可傅恒與貴戚中昏頭之輩大不相同,沒有是皇帝的小舅子而趾高氣揚、忘乎所以。他處事非常謹慎,有兩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其一,乾隆初年,皇上不同時召見軍機處大臣,一般君臣獨對,其中首席軍機訥親為承旨大臣,由他負責傳達皇帝諭旨。每逢召見傅恒,為回避與皇上的特殊關係,傅恒總是自稱識見不廣,請求各位軍機大臣與他一同入見。皇上晚飯後有所諮詢,又把他召去,單獨詢問商議。因此,時人將傅恒稱為“晚面”。其二,軍機處大臣承領皇帝旨意後,退下來獨自起草諭旨,輪到傅恒,總是命軍機處的其他小官員一起擬稿,然後呈給皇上。傅恒坦坦蕩蕩,盡力避嫌,與左右和睦相處,頗得人望。

如果說,傅恒得寵,主要緣於皇上與他是郎舅關係,那麼,他所以能夠固寵,尤其在其胞姐富察氏皇后病逝後,仍被乾隆帝倚為心腹,主要得益于他為人德性好,勇於任事,而且不居功不邀賞,始終謹慎小心,夾著尾巴做人,不擺皇帝小舅子和首席軍機大臣的威風。

《李衛辭官》傅恒

據說傅恒面貌清秀、英俊瀟灑,他要是生活在今天,恐怕早已是炙手可熱的偶像派兼實力派人物。姐姐富察氏皇后美麗端莊,賢淑明理,深得乾隆皇帝寵愛。所以乾隆前期後宮是沒有什麼風浪的。傅恒是個正牌子的國舅爺,因為做事勤謹,很快就官至宰相。

第一次差使是皇帝給他的試用期,他很聰明地先到張廷玉那裡求教該怎麼樣做事。經過指點後他一路上明查暗訪,民情吏治經濟治安稅務文教一把抓,發現了土地兼併嚴重、白蓮教風行、吏治混亂等問題。每隔幾天就洋洋萬言將路上所見寫給皇帝。要知道皇帝剛剛即位,是多麼需要這些第一手資訊啊,有了這些情況的掌握,他的施政方略才更加明確奏效。

第二次差使,便是那次黑查山一役,前面的文章中略有所述。在李侍堯的幫助下,率領500人星夜突襲,大破飄高反賊。體現了卓越的軍事和用人才能。

第三次大差使,到山西查一個貪污案,結果原被告雙方都是當朝大員,互相攀咬,將幾乎整個山西省的當官的都拉到太原府衙門來作證——其時正值嚴冬,大雪鋪底,饑民餓殍遍地,官員卻全部被扯到這個案子上,全省上下什麼事也辦不成。皇上先後派了楊嗣景、孫嘉滏、傅恒三個欽差查案,最後三人同堂會審,多虧孫嘉滏嚴辭犀利步步緊閉,傅恒在旁大力支持,才算把兩個貪官拿下。饒是如此,公堂上原被告扭打成一團,楊嗣景當場毀滅罪證,演出了一場熱鬧紛呈的全武行。

第四次大差使,平定大小金川。是雍正年間遺留下來的戰局,耗時十年數千萬銀兩,搭上了無數大將和兵士的性命卻毫無進展。乾隆派了慶複(名字挺吉利的)、張廣泗,結果大敗,大敗不要緊,反而在奏摺中撒謊說打了勝仗,並且要將知情的兩個將軍滅口(其中一個就是後文要提到的偶像阿桂將軍)。傅恒等人看出奏摺中的破綻,又虧阿桂逃命回來講了實情,才真相大白。於是又派訥親,結果也是大敗,更要命的是跟上次一樣不但偽報成大勝,而且也要將兆惠和海蘭察滅口。不過這次幸虧李侍堯密折說明真相。於是又派傅恒前去。

傅恒在金川打了一次勝仗後,雙方還是用和解的方式平息了這場戰爭。這時的傅恒已經是皇帝最為信任,百官最敬重的第一宰相。難得的是,他從不居功自傲,使人有如沐春風之感。他非常欣賞並大力提拔了劉墉、紀昀、李侍堯、阿桂等人。這些人最後都成了國之棟樑。富察氏皇后因為喪子之痛病逝,對於富察氏一門是個巨大的打擊。不久,疲累交加的傅恒也一病不起,兒子福康安接替他四處帶兵。傅恒去世對乾隆的打擊非常大,好像失去了臂膀。劉墉、紀曉嵐、阿桂等人登時四面楚歌,朝局也經歷了一次大震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