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訪」廣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周毅:CCBN2017與廣電雲計算、大資料

點擊標題下「廣電獵酷」可快速關注

大家好, 歡迎來到廣電獵酷的CCBN主題專訪。 我們今天有幸請到了廣播科學研究院周毅副院長來為我們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廣電獵酷:第一個問題就是, 今年CCBN涉及到雲計算方面的內容特別多, 所以想請您介紹一下, 雲計算在廣電的應用前景。

周毅:廣電業界有專家就媒體結構進行了推斷——新的媒體傳播, 可能在未來會形成三種生態圈:一個是以超大或者大型的傳媒集團為主, 形成的一種生態圈, 總的規模是1000億元資產以上的集合。 作為價值來衡量, 我估計將來這種千億以上的集團, 在中國是不會超過五家的。 第二類就是中國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結合以後形成的一種生態圈;這種生態圈可能會包含多種現成的媒體單位。 再一類就是專業媒體集團。

這三種生態圈, 我們分析, 在不遠的未來, 一定會依託一種大型的、統一的或者說具有互聯互通功能的資料平臺來進行支撐,

才有可能形成這樣的三個生態圈。

那麼這種支撐平臺是什麼呢?最近新聞界提出了一種中央廚房的IP系統, 也就是人民日報社, 讓我們看到了一體策劃、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全天滾動、全球覆蓋的一種模式。 說起中央廚房, 也一定會提到它的底層、它的技術平臺、它的傳播手段以及它的內容分析、編輯、採集的技術架構。

傳統的傳輸體系很難實現, 所以要逐漸朝著雲架構、大資料以及新型的傳播手段來彙聚, 才有可能很好地實現中央廚房新媒體的格局。 所以下一階段有關雲架構會成為我們廣電出版系統的一個很完善的技術手段。

廣電獵酷:第二個問題:大資料方面,

現在廣電系統有很多的應用, 所以想請您談一談, 廣電大資料, 未來在平臺建設商業模式開發等方面,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周毅:業界現在也是有兩種說法, 一個是大資料太火, 很難弄清楚;再有是媒體大資料能夠為我們傳統的以傳播尤其是單向傳播這樣一個行業起到巨大的支撐作用。

通過這幾年我們和中科院以及一些相關單位的合作, 在中央電視臺和地方台進行媒體大資料的跟蹤、探索和實踐來看, 大資料能夠起到這樣幾個大的作用:

第一個是我們過去的傳統媒體、廣播媒體也好, 是只管播出, 不管我們與用戶、觀眾之間到底有怎樣的回饋。 實際上使用者到底對我們的內容有怎樣的吐槽和問題我們一概不知。

我們後來從概率的角度講大概知道了一定的原因, 但是概率也有抽樣的群體、抽樣點以及抽樣的數量, 實際上並不是很準確。

報告結果提交給播出單位之後, 可以為他們的決策、節目的調整、更新以及為政府和決策層提供一些強有力的、相對來說真實的佐證。 我們今年大資料的分析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收到了很多高度評價。

這也就是說大資料, 無論是對大還是小的傳統媒體都起到了一個高效的、有針對性的作用, 而且為他們以後調整節目應該注意些什麼、針對哪些年齡段有了好的參考。

一方面, 我們的資料也告訴人們哪些明星更受歡迎, 什麼地區的人們集中地喜歡收看央視頻道,

所以他們就在做節目的時候就會在某些時段推出一些特定的演員。 再有就是注意邊疆地區和少數民族的喜好, 提高了邊疆及少數民族地區的收視率。

以上均說明大資料為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謝謝大家的關注!

內容不錯?點擊頁面右上角"朋友圈":)

有話要說?關注"廣電獵酷",可在文末寫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