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任我明說:“做中國特斯拉” 能拯救觀致嗎?

引言 | 極少有人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崇禎說, 諸臣誤朕。 這是1644年他在煤山上寫的血書, 也是大明王朝最後的遺詔。

他確實做了很多努力, 剪除魏党, 勤于朝政, 遠離聲色, 生活儉樸--甚至死前的皇袍都打著補丁。 但是大明還是亡了。 崇禎的結論是:都是別人的錯。

沒有人輕易認錯, 特別是他認為自己做了太多努力後。

很多時候, 成敗和努力並不正相關。 更多還靠對局勢的判斷, 對人的判斷, 對自己的判斷, 以及一些必要的運氣:如果崇禎生在任何一個非末代時期, 一定是個好皇帝。 十五朝的積重難返, 個人處處誤判, 性格剛愎武斷, 再加上內憂外患, 眾臣掣肘(他只說對了這一點), 大明覆滅其實是一個必然。

觀致也很委屈。 我做了那麼多努力, 為什麼還是有人唱衰?比如, 最近《童濟仁汽車評論》和《車聚網》的近500名讀者投票顯示, 有44%的人認為觀致沒戲, 有戲的只占23%僅為前者一半。

《任我明說》視頻出來後, 觀致的公關娘娘們有意見了, 提了一些中(jī)肯(liè)意見。 然後, 一些觀致車主更有意見, 直言老任和大明亂比比。

好吧, 節目目的達到了。 接下來看一下二人是怎麼胡說八道的吧:

▲《任我明說》第二期:觀致還有戲嗎?

時長約12分鐘,

建議Wifi下觀看

今年是觀致公司成立十周年, 品牌發佈六周年, 新車上市四周年, 它2016年銷量為2.4萬輛--僅為對標物件大眾汽車的1/166。 上市之初承諾的120家經銷商, 至到今天都沒有達成。

現在觀致提出兩栖戰略, 即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並重, 並提出要做中國的“特斯拉”。 從做中國的大眾, 到中國的特斯拉, 我們可以說它有投機的心理, 但也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比如, 它的觀致3電動版可以比照馬上上市的Model 3, 上海車展上亮相的Model K-EV可以跟Model S有一拼--連命名方式也已經迫不及待的向特斯拉靠攏了。

而且, 觀致和特斯拉在一些點上也有類似。

第一、都以安全著稱, Model S在2013年8月北美NHTSA的碰撞測試中曾宣稱拿到過最高的5.4星。 幾乎在同一時間, 觀致3也拿到了Euro NCAP安全碰撞測試的5星, 並號稱為史上第二高分, 僅次於富豪V40之前的成績。

第二、都是以一種小而美的外來者姿態切入汽車行業, 並試圖以一種與眾不同的商業模式顛覆這個行業。 他們都志存高遠, 調性很高。 比如觀致一開始只招著名企業的人, 辦公室設在陸家嘴國金中心, 上下彌漫著一種精英文化。 特斯拉也有一種自命不凡的調調, 並對汽車圈固有的陳規嗤之以鼻, Elon Musk甚至一度被懷疑為外星人。

而且它們一開始都有謎之自信。 觀致宣稱不找代言人, 好產品會自己說話。 特斯拉則表示不用打廣告, 因為自帶光環。

它們在這裡的差別是,特斯拉裝X成功了。觀致沒有。

三、它們都缺錢。2016年特斯拉虧損約47億人民幣,觀致虧損19億人民幣,而且它們都是連年虧損。這裡的差別是:作為上市公司特斯拉的股份在2017年一度超過通用福特,而觀致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s的股價,從2015年20多美元到2017的12美元。

坦白說,如果現在車聚君被請去觀致作CEO,可能也會把新能源作為一個重要突破口。不然呢?我們確實找不到其它更好的解困方案。

所以,車聚君非常理解車展前曝出的觀致在四川宜賓擬投20萬新能源電動車專案的消息。

但,唯一選擇就一定是最佳選擇嗎?顯然不是。1-4月中國市場上共銷售了66,444輛純電動車,只占同期乘用車市場份額的0.87%。按此速度,預計今年中國純電動車的銷量約為20萬輛--正好是觀致宜賓專案的規劃年產能。

一個宜賓要挑起全國的銷量嗎?


“作中國的特斯拉”,可以緩解觀致目前心理上的焦慮,但不能從根本上讓它改善生存境況。甚至,由於前期更大的投入,反而會讓它脆弱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萬一資本市場遇冷採取收緊策略,宜賓項目的進展就更難說,中國特斯拉的夢想更遙遠。

其實,真要有特斯拉的實力,以目前觀致常熟工廠15萬的產能怎麼就不行了?特斯拉2016年一共才賣了7.6萬輛--常熟可以讓觀致秒變2個特斯拉。所以,宜賓專案明顯是為了吸引資金注入的籌碼,而不太是特斯拉那種為擴產能而開闢的Giga工廠。或者,從另外一角度看,宜賓項目更像是樂視莫干山工廠,或FF內華達工廠。

不是誰都可以作中國的大眾,也不是誰都可以作中國的特斯拉。觀致目前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現實的方案可以是:

一、利用奇瑞的管道,快速鋪開銷售網路。WEY都可以在哈弗店裡賣到18萬,觀致幹嗎還要端著?有了銷量,才會有一切可能。

二、可以考慮把奇瑞的M1X、T1X平臺拿來,讓Gert Hilderbrand設計出新產品。因為產品線短缺是制約觀致銷量的最大內因。這也沒什麼丟人,它最早致敬的大眾集團,內部不就是奧迪和大眾共用平臺嗎?豐田和雷克薩斯也有先例。況且,M1X平臺本來就是奇瑞集成了觀致、捷豹路虎的技術最新開發出的先進平臺,這時不用更待何時?

三、與其電動化,不如智能化。電動化的路畢竟長且銷量提升有限,致力於此的比亞迪已經明顯吃了這個虧,這兩年開始狠補落下的傳統能源車的課。觀致應該清醒的意識到,現階段新能源只是酒,不是飯。

而以自動駕駛為主要特徵的智慧化,則可以很快應用於所有各類的車型上,並直接提升消費者的感官體驗與品牌形象。觀致致敬的特斯拉,除了以性能電動車著名,不就是以世界上最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為傲嗎?觀致不能買櫝還珠啊。

四、認真講一句:觀致既沒有大眾的命,也沒有特斯拉的運,它其實最像的是中國版的富豪。原因不說了,因為發稿時間快到了。願意聽的讀者可以留言,以後視頻中繼續嘚吡。另外,言多必失,萬一觀致惱了來刪稿咋辦?

車聚小結:

關於崇禎,其實還有一段有意思的逸事。他在自盡前5天,還專門差人把魏忠賢的遺骸重新厚葬了一遍。這是對他上任伊始剷除閹黨這一功績的自我否定。在李自成的喊殺聲中,他終於明白:他之前所顛覆的其實是正是它不具備且需要的。

而他所倚重的東林黨,在大廈將傾之際竟無人肯捐銀兩,讓崇禎既無餉禦敵,又無資南渡--如能棄京南遁,至少可憑江而喘,複南北宋之勢。時光亨等文臣當初慷慨陳詞力阻南遷,而城破後卻第一時間投降李自成。

所以崇禎曾憤言:文臣人人可殺。事實上他在17年間換過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人心動盪,君臣二意,缺錢少糧,錯判局勢,先剛愎自用後又自暴自棄。相比之下,他的勤勉儉樸、苛令仁政又有何用?

崇禎沒有做錯什麼,卻又什麼都做錯了。

因為自帶光環。

它們在這裡的差別是,特斯拉裝X成功了。觀致沒有。

三、它們都缺錢。2016年特斯拉虧損約47億人民幣,觀致虧損19億人民幣,而且它們都是連年虧損。這裡的差別是:作為上市公司特斯拉的股份在2017年一度超過通用福特,而觀致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s的股價,從2015年20多美元到2017的12美元。

坦白說,如果現在車聚君被請去觀致作CEO,可能也會把新能源作為一個重要突破口。不然呢?我們確實找不到其它更好的解困方案。

所以,車聚君非常理解車展前曝出的觀致在四川宜賓擬投20萬新能源電動車專案的消息。

但,唯一選擇就一定是最佳選擇嗎?顯然不是。1-4月中國市場上共銷售了66,444輛純電動車,只占同期乘用車市場份額的0.87%。按此速度,預計今年中國純電動車的銷量約為20萬輛--正好是觀致宜賓專案的規劃年產能。

一個宜賓要挑起全國的銷量嗎?


“作中國的特斯拉”,可以緩解觀致目前心理上的焦慮,但不能從根本上讓它改善生存境況。甚至,由於前期更大的投入,反而會讓它脆弱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萬一資本市場遇冷採取收緊策略,宜賓項目的進展就更難說,中國特斯拉的夢想更遙遠。

其實,真要有特斯拉的實力,以目前觀致常熟工廠15萬的產能怎麼就不行了?特斯拉2016年一共才賣了7.6萬輛--常熟可以讓觀致秒變2個特斯拉。所以,宜賓專案明顯是為了吸引資金注入的籌碼,而不太是特斯拉那種為擴產能而開闢的Giga工廠。或者,從另外一角度看,宜賓項目更像是樂視莫干山工廠,或FF內華達工廠。

不是誰都可以作中國的大眾,也不是誰都可以作中國的特斯拉。觀致目前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現實的方案可以是:

一、利用奇瑞的管道,快速鋪開銷售網路。WEY都可以在哈弗店裡賣到18萬,觀致幹嗎還要端著?有了銷量,才會有一切可能。

二、可以考慮把奇瑞的M1X、T1X平臺拿來,讓Gert Hilderbrand設計出新產品。因為產品線短缺是制約觀致銷量的最大內因。這也沒什麼丟人,它最早致敬的大眾集團,內部不就是奧迪和大眾共用平臺嗎?豐田和雷克薩斯也有先例。況且,M1X平臺本來就是奇瑞集成了觀致、捷豹路虎的技術最新開發出的先進平臺,這時不用更待何時?

三、與其電動化,不如智能化。電動化的路畢竟長且銷量提升有限,致力於此的比亞迪已經明顯吃了這個虧,這兩年開始狠補落下的傳統能源車的課。觀致應該清醒的意識到,現階段新能源只是酒,不是飯。

而以自動駕駛為主要特徵的智慧化,則可以很快應用於所有各類的車型上,並直接提升消費者的感官體驗與品牌形象。觀致致敬的特斯拉,除了以性能電動車著名,不就是以世界上最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為傲嗎?觀致不能買櫝還珠啊。

四、認真講一句:觀致既沒有大眾的命,也沒有特斯拉的運,它其實最像的是中國版的富豪。原因不說了,因為發稿時間快到了。願意聽的讀者可以留言,以後視頻中繼續嘚吡。另外,言多必失,萬一觀致惱了來刪稿咋辦?

車聚小結:

關於崇禎,其實還有一段有意思的逸事。他在自盡前5天,還專門差人把魏忠賢的遺骸重新厚葬了一遍。這是對他上任伊始剷除閹黨這一功績的自我否定。在李自成的喊殺聲中,他終於明白:他之前所顛覆的其實是正是它不具備且需要的。

而他所倚重的東林黨,在大廈將傾之際竟無人肯捐銀兩,讓崇禎既無餉禦敵,又無資南渡--如能棄京南遁,至少可憑江而喘,複南北宋之勢。時光亨等文臣當初慷慨陳詞力阻南遷,而城破後卻第一時間投降李自成。

所以崇禎曾憤言:文臣人人可殺。事實上他在17年間換過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人心動盪,君臣二意,缺錢少糧,錯判局勢,先剛愎自用後又自暴自棄。相比之下,他的勤勉儉樸、苛令仁政又有何用?

崇禎沒有做錯什麼,卻又什麼都做錯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