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民族政策最大敗筆:多爾袞動了全國人民的頭髮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文化習俗與表達形式, 它來自於這個民族的根深蒂固的歷史背景, 是不可以被強行同化和隨意更改的, 只有相互尊重大家才能和睦相處。 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產生破壞性的結果。 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共傳十帝, 享國二百六十七年。 現在回過頭來看, 清朝政府對於其他民族的最大的政策失誤即是剃髮, 野蠻甚至殘暴地下達剃髮令, 這不但加劇了清初的民族矛盾, 遭到廣大漢族人民的抵抗, 觸發了江南地區江陰﹑嘉定﹑蘇州等地的抗清鬥爭。 他們以“頭可斷,

發決不可剃”為口號的各地人民的反剃髮鬥爭, 成為當時抗清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朝政府的這種做法, 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政策的最大敗筆。

清軍於西元1644年入關時曾頒發“剃髮令”。 1645年6月15日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 規定:“全國官民, 京城內外限十日, 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 全部剃髮。 ”在發佈剃髮令的同時, 還頒佈了“易服令”, 1645年7月9日, 大清頒佈“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 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這種做法在歷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可笑到了令人髮指的愚蠢程度, 而伴隨著“留頭不留發, 留發不留頭”的高壓政策這簡直就是血淋淋的野蠻行徑, 不知道多少人為此丟掉了性命。

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

《孝經》有言:“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 孝之始也。 ”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 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 這是漢族人幾千年來延續下來的一種文化禮俗, 是流淌在他們血液裡的, 也使他們有別於其他民族, 但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竟然對此無視到了無知的地步, 並為此大開殺戒。 “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 倘有不從, 以軍法從事”、“去秋新令:不剃髮者以違

令發後, 吏詗不剃髮者至軍門, 朝至朝斬, 夕至夕斬”如此等等。 余秋雨《一個王朝的背影》:“殺戮之多, 可以想見。 而所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據說三百多年之後, 先生的小學歷史老師講起來還眼含淚花。 ”

分明地, 這歷史的一幕讓我們今天書寫起來心都是痛的,

也是我們在民族問題應該汲取的最大教訓。 但當我們翻閱中國歷史就會發現, 中原王朝統治者歷來都非常重視民族政策, 至今都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亮點和里程。 今天很多人都認為, 我們民族自治政策最早源于唐太宗時創立的羈縻府州制度,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這種光輝的歷程其實在漢代就形成了。

漢武帝, 我們今天一提到他就想到打匈奴, 孰不知他在民族政策上也有自己的手筆, 五屬國即是。 西元前121年(漢武帝元狩二年), 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河西戰役。 駐守於河西地區的渾邪王和休屠王因屢敗於漢軍, 匈奴伊稚斜單于欲召他們赴單于庭, 兩王恐被誅殺, 乃向漢求降。 後休屠王反悔, 被渾邪王所殺。 邪王遂率眾四萬(號十萬)渡黃河投降,

漢朝設置“屬國”對他們進行管理。 漢分徙匈奴前後降者於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等五郡外為五屬國。 這就是漢朝為安置歸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數族而設的行政區劃。

屬國是指內屬漢朝的少數族部族或部落, 在按一定地域範圍劃定的屬國中, “本國之俗”一般保持不變。 但屬國的設置始于戰國, 如秦兵器銘文中已有屬邦一詞。 這就是說, 屬國或屬邦這個概念在戰國時就有了, 大家相處在一起, 又在劃定的範圍內保持了本族的風俗, 這不僅是一種形式的存在, 更是名民族之間的相互尊重。 雖然那時候不可能有我們現在所說的民族概念, 但不同部族之間或者部落之間相互理解與尊重就在這裡體現了出來,

已經伴隨著我們這個民族走過了幾千年的歷史。

隋煬帝

《北史·突厥傳》記載, 西元607年, 隋煬帝到了榆林, 啟人和義城公主來到行宮相見, 他們表章請求隋煬帝按照大隋的樣子, 衣服、飾物、法令、器用等都和中國相同。 隋煬帝把啟人的表章交給群臣商議, 公卿大臣請求按照啟人奏請的去做, 隋煬帝認為不行, 還說:“君子教育別人, 不要求改變習俗, 何必用裁剪衣襟、系著長帶子來同化他們呢?”在這裡, 我們看到當時“同化”突厥也就隋煬帝一句話, 但他沒有這樣做, 一個皇帝的水準就體現在了這兒——他保留了對“少數民族”習俗的充分尊重。

西元630年, 唐滅東突厥之戰之後, 被活捉的頡利可汗被送往長安, 唐太宗不但沒有殺他, 還歸還他的家屬,讓他住在太僕,官家(朝廷)供應食用。頡利可汗住不習慣房子,朝廷就給他配備了帳篷(穹廬)。634年頡利可汗死于長安,唐朝還以突厥習俗火葬了他。而當時在安置東突厥將近120部眾的問題上,有人也提出將這些人安置在內地“同化”,但唐太宗同樣沒有答應,而是採取了“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在東起幽州(今北京)西至靈州(今屬寧夏)一帶,設置了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歸附突厥降戶,又在突厥原居地設置了定襄、雲中兩都督府對突厥留居民眾實施管理。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領擔任,可以世襲,創立了新的羈縻府州制度。正是這種開明友善的民族關係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長期實施,大大減少了漢族和少數民族間的隔閡,增強了各民族間的廣泛互補和血肉融合,實現了多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華民族新的代稱——“唐人”形成,奠定了現代中華民族的基礎

今天,我們講的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而上面說到的這些漢、隋、唐時期的歷史事件與具體做法即使到了今天也是值得我們炫耀和珍惜的。

還歸還他的家屬,讓他住在太僕,官家(朝廷)供應食用。頡利可汗住不習慣房子,朝廷就給他配備了帳篷(穹廬)。634年頡利可汗死于長安,唐朝還以突厥習俗火葬了他。而當時在安置東突厥將近120部眾的問題上,有人也提出將這些人安置在內地“同化”,但唐太宗同樣沒有答應,而是採取了“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在東起幽州(今北京)西至靈州(今屬寧夏)一帶,設置了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歸附突厥降戶,又在突厥原居地設置了定襄、雲中兩都督府對突厥留居民眾實施管理。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領擔任,可以世襲,創立了新的羈縻府州制度。正是這種開明友善的民族關係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長期實施,大大減少了漢族和少數民族間的隔閡,增強了各民族間的廣泛互補和血肉融合,實現了多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華民族新的代稱——“唐人”形成,奠定了現代中華民族的基礎

今天,我們講的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而上面說到的這些漢、隋、唐時期的歷史事件與具體做法即使到了今天也是值得我們炫耀和珍惜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