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鐵血乾隆最大的污點:為何四征緬甸均大敗而歸?

90年代, 隨著《戲說乾隆》的熱播, 乾隆幾乎被刻畫成一個完美皇帝形象。 但隨著網路的興起, 人們深入瞭解了乾隆之後, 發現乾隆污點很多。 如果從鐵血乾隆角度(即軍事)解讀, 乾隆最大的污點是四征緬甸均鎩羽而歸, 損兵折將無數, 耗費白銀近千萬兩。 如果算上給漢軍的撫恤金, 肯定要超過2000萬兩。

關於清朝和緬甸的戰爭, 在史料上記載的比較少, 或許因為是一場失敗的戰役, 所以乾隆不想多說。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 緬甸木邦土司率軍2000人侵略大清孟定和耿馬兩個土司的地盤, 燒殺搶掠的太過分了, 後來還越鬧越大。

由此導致了乾隆大怒, 絕對懲罰緬甸。

第一次征伐:新任雲貴總督劉藻自衛反擊

乾隆覺得緬甸小國爾, 地方駐防兵輕鬆就能搞定, 於是就派新任雲貴總督劉藻出兵伐緬甸。

一開始劉藻攻入緬甸, 但戰果淒慘, 只擒獲5人外, 別無戰果。 劉藻想,

事情差不多了, 就這樣平息下去吧。 結果緬甸不幹了, 再次聚數千精兵入侵車裡(今西雙版納), 兵峰直抵內地內地思茅, 並宣佈車裡屬於緬甸。

於是, 劉藻急忙領3000綠營兵圍剿, 結果緬甸是遊記戰術, 敵進我退。 並且, 綠營還死傷了10多人。 此舉大致乾隆大怒, 將劉藻革職。

第二次征伐:邊疆大吏楊應琚抵禦外辱

緬甸進入乾隆大帝的視野了, 覺得這個小國家挺囂張。 於是, 就派遣他器重的邊疆大吏楊應琚, 摔1.4萬雲貴綠營大兵抵禦外辱, 應戰緬甸約1萬兵力。

然而, 讓人失望的是:雖然士兵總數上, 清兵多過緬兵, 但依然屢戰屢敗。 清軍有兩個總兵, 但依然略為抵擋後即聞風潰逃。 緬甸劫掠之後, 就退回孟艮。

第三次征伐:滿洲超級悍將明瑞抵抗緬甸大兵

到了這一步, 乾隆知道雲貴綠營打不過緬甸大兵了, 於是調遣精銳八旗, 想重演當年風光。

於是, 乾隆派遣了滿洲超級悍將明瑞統兵, 並調了滿洲大兵三千, 四川綠旗兵八千, 貴州綠旗兵一萬, 外加雲南綠旗兵五千, 合計二萬五千兵, 分兩路進軍, 浩浩蕩蕩抵抗緬甸大兵。 然而, 讓乾隆驚恐的是, 明瑞戰死, 依然失敗, 舉國大驚。

第四次征伐:重臣傅恒, 名將無數, 征討緬甸

經過三次失敗之後, 大清震怒, 緬甸有點小怕, 於是派人求和, 乾隆不許, 準備繼續搞。 但乾隆到這時, 也認為緬甸是塊硬骨頭, 所以就派遣重臣出擊, 名將彙聚, 準備一舉蕩平緬甸。

乾隆命重臣傅恒為經略, 阿裡袞、阿桂為副將軍, 舒赫德為參贊大臣, 鄂甯為雲貴總督。 原來跟隨明瑞出征的滿洲兵調回, 增調1500滿洲兵以及3000貴州兵入滇, 後來又加派3000滿洲兵和2000福建水師。 如果算上第三次征伐的部隊, 加上新增的,總數超過3萬人。

這場戰爭談不上失敗和勝利,因為病死病倒的比戰場死傷還多,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裡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傅恒本人亦染病臥床。更為關鍵的是,緬甸雖然損失不小,但卻佔據了優勢。

最後,緬甸提出議和,乾隆一看這樣下去還不知道能不能贏。於是只能無奈的議和,兩國歸好。

伊洛瓦底江上的緬甸戰船

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這場戰爭直接損失了911萬兩白銀,簡直損失估計高達幾千萬兩吧;二是緬甸除了地理環境之外,火器比清軍好,後來清將提議乾隆改革武器,但乾隆認為“騎射為本”,拒絕了。

從這件事可以看到,假如在乾隆時期發生鴉片戰爭,清軍一樣會輸,甚至如果更早時期發生鴉片戰爭,也一個樣。因為,清軍真的早就不堪打仗了。當在西北地方戰鬥時,還存在兵力和武器優勢,但在南方打仗的時候,或和西洋人打的話,武器根本毫無優勢。但讓人遺憾的是,即便連康熙乾隆這樣的皇帝,也不肯重視發展火器。

列位看官,對於鐵血乾隆的最大污點,四征緬甸均鎩羽而歸,你有什麼高見?

加上新增的,總數超過3萬人。

這場戰爭談不上失敗和勝利,因為病死病倒的比戰場死傷還多,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裡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傅恒本人亦染病臥床。更為關鍵的是,緬甸雖然損失不小,但卻佔據了優勢。

最後,緬甸提出議和,乾隆一看這樣下去還不知道能不能贏。於是只能無奈的議和,兩國歸好。

伊洛瓦底江上的緬甸戰船

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這場戰爭直接損失了911萬兩白銀,簡直損失估計高達幾千萬兩吧;二是緬甸除了地理環境之外,火器比清軍好,後來清將提議乾隆改革武器,但乾隆認為“騎射為本”,拒絕了。

從這件事可以看到,假如在乾隆時期發生鴉片戰爭,清軍一樣會輸,甚至如果更早時期發生鴉片戰爭,也一個樣。因為,清軍真的早就不堪打仗了。當在西北地方戰鬥時,還存在兵力和武器優勢,但在南方打仗的時候,或和西洋人打的話,武器根本毫無優勢。但讓人遺憾的是,即便連康熙乾隆這樣的皇帝,也不肯重視發展火器。

列位看官,對於鐵血乾隆的最大污點,四征緬甸均鎩羽而歸,你有什麼高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