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好戲在後頭 試駕奧迪TTS Roadster

奧迪TT一直是我喜歡的型號, 之前的TT Coupe未能深度試駕, 今次的TTS終於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接觸, 讓我過足癮了!

奧迪的TTS可以說是TT的強化版本, 使用相同的1984cc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 工程師換上了全新的鋁合金活塞, 高剛度連杆及墊圈、強化曲軸箱的主墊圈底座及外殼、高剛度及可抵禦高溫的矽酸鋁合金氣缸蓋、優化活瓣彈簧及底圈、更大的渦輪增壓器、高效能中央冷卻器。

經此一改後, 渦輪增壓提升至1.2 bar, 馬力上升56匹至286匹, 扭力雖然僅上升10Nm至380Nm, 但活躍範圍更廣, 最大扭力輸出區間為1800-5200rpm, 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5秒。

駕駛者它穿梭在城市街道, 奧迪動態駕駛模式是TTS的標準配置, 設有舒適, 自動, 動態, 經濟, 以及讓駕駛者自行決定引擎/變速箱反應、避震軟硬度、轉向輔助力、quattro系統、引擎聲浪的個性化模式, 利用中控臺上方的「drive select」按鈕就能切換模式, 無需進入MMI系統, 行駛途中使用頗為方便。

我先試用Comfort舒適模式以及D檔,先從最容易上手的模式開始,瞭解特性後,再轉用更激進的模式。順著油門加速,雖說TTS僅有286匹馬力,駕駛起來卻不是想像中的硬派跑車,動力的輸出平順,表現溫馴,轉速表超過2200rpm左右,6速雙離合變速箱便立即提升檔位元,讓引擎經常處於2000rpm以下的低轉區域,由於車輛負重不高,行走起來非常輕鬆。車輛回饋很好,以跑車的標準評價它,或許方向盤的感覺太輕,但日常駕駛,這個重量就剛剛好了。輕鬆舒服又不失路感,初步印象是加速反應不錯,但並非想像中強悍。

接下來換上Dynamic運動模式,油門大小不變,引擎的轉速自動提升300rpm,降檔加速,引擎毫不猶豫的一口氣沖上中高轉區域,響亮的排氣聲音伴隨而來,到達4000rpm時,推背感突然湧出,此時才真正感覺到自己駕駛一輛接近300匹馬力的跑車。

除了油門反應變爽快了,雙手要用上較大力氣扭動方向盤過彎,全新TTS的懸掛會按照駕駛模式改變避震軟硬度。不需駕駛者另行調教,加上TTS裝有跑車懸掛,車身離地比普通版TT降低10mm,通過凹凸路面時較為彈跳,影響到輪胎的貼地熊能,反而用舒適或自動模式彈跳情況大有改善,讓車輛有更高的指向性,即使高速過彎,側傾幅度仍然不高,我比較喜歡舒適模式下的動態反應。

quattro系統與動態駕駛模式連接,系統會監測行駛動態如轉向角度及行駛模式不斷改變前、後軸的動力分配,TTS正常情況下是一台前驅跑車,後輪有需要時才獲得動力分配,高速過彎時車輛會有些許轉向不足的特性,當你察覺到,quattro已迅速把動力轉送到後輪作出修正,穩定性極強,對於大部分駕駛者來說,TTS是一台容易操控,又可以充分滿足到駕駛樂趣的跑車。

TTS 擁有這樣優異的性能表現, 除了2.0L turbo 引擎的表現優秀之外,TTSRoadster 的 1,470kg 車重,與同級對手在重量上佔有相當的優勢。這與 TTS 採用 ASF 輕量化車架,搭配傳統軟篷,並非對手的硬頂敞篷有關。

敞篷車一定要說說這個篷頂。TTS 採用傳統的軟篷進行過輕量化處理,軟篷骨架用了鎂、鋁、鋼及聚合物等輕巧物料製成,結構重量維持在39kg,比上代輕了3kg。軟篷總共5 層,厚度 15mm,採用 Z 型折合方法,既省空間,步驟又簡單,所以整個打開或收折過程大約只需 9 秒,在50km/h 的時速下均可操作。

跟普通TT相比,TTS換上了全新的包圍,進氣格柵,裙腳,鋁合金後視鏡殼,整體造型更富肌肉感,車尾用上了四出排氣管,顯示出其等級高於一般TT的身份,但我還是嫌TTS不夠凶,如果翼子板再往外拋一點,進氣口大一點,應該會更霸氣,或者車廠想預留多點空間給TT-RS發揮吧!內飾就不用多說了,TT該有的它也有,只是對於儀錶,座椅,旋鈕,鑰匙進行S-line美顏。

我先試用Comfort舒適模式以及D檔,先從最容易上手的模式開始,瞭解特性後,再轉用更激進的模式。順著油門加速,雖說TTS僅有286匹馬力,駕駛起來卻不是想像中的硬派跑車,動力的輸出平順,表現溫馴,轉速表超過2200rpm左右,6速雙離合變速箱便立即提升檔位元,讓引擎經常處於2000rpm以下的低轉區域,由於車輛負重不高,行走起來非常輕鬆。車輛回饋很好,以跑車的標準評價它,或許方向盤的感覺太輕,但日常駕駛,這個重量就剛剛好了。輕鬆舒服又不失路感,初步印象是加速反應不錯,但並非想像中強悍。

接下來換上Dynamic運動模式,油門大小不變,引擎的轉速自動提升300rpm,降檔加速,引擎毫不猶豫的一口氣沖上中高轉區域,響亮的排氣聲音伴隨而來,到達4000rpm時,推背感突然湧出,此時才真正感覺到自己駕駛一輛接近300匹馬力的跑車。

除了油門反應變爽快了,雙手要用上較大力氣扭動方向盤過彎,全新TTS的懸掛會按照駕駛模式改變避震軟硬度。不需駕駛者另行調教,加上TTS裝有跑車懸掛,車身離地比普通版TT降低10mm,通過凹凸路面時較為彈跳,影響到輪胎的貼地熊能,反而用舒適或自動模式彈跳情況大有改善,讓車輛有更高的指向性,即使高速過彎,側傾幅度仍然不高,我比較喜歡舒適模式下的動態反應。

quattro系統與動態駕駛模式連接,系統會監測行駛動態如轉向角度及行駛模式不斷改變前、後軸的動力分配,TTS正常情況下是一台前驅跑車,後輪有需要時才獲得動力分配,高速過彎時車輛會有些許轉向不足的特性,當你察覺到,quattro已迅速把動力轉送到後輪作出修正,穩定性極強,對於大部分駕駛者來說,TTS是一台容易操控,又可以充分滿足到駕駛樂趣的跑車。

TTS 擁有這樣優異的性能表現, 除了2.0L turbo 引擎的表現優秀之外,TTSRoadster 的 1,470kg 車重,與同級對手在重量上佔有相當的優勢。這與 TTS 採用 ASF 輕量化車架,搭配傳統軟篷,並非對手的硬頂敞篷有關。

敞篷車一定要說說這個篷頂。TTS 採用傳統的軟篷進行過輕量化處理,軟篷骨架用了鎂、鋁、鋼及聚合物等輕巧物料製成,結構重量維持在39kg,比上代輕了3kg。軟篷總共5 層,厚度 15mm,採用 Z 型折合方法,既省空間,步驟又簡單,所以整個打開或收折過程大約只需 9 秒,在50km/h 的時速下均可操作。

跟普通TT相比,TTS換上了全新的包圍,進氣格柵,裙腳,鋁合金後視鏡殼,整體造型更富肌肉感,車尾用上了四出排氣管,顯示出其等級高於一般TT的身份,但我還是嫌TTS不夠凶,如果翼子板再往外拋一點,進氣口大一點,應該會更霸氣,或者車廠想預留多點空間給TT-RS發揮吧!內飾就不用多說了,TT該有的它也有,只是對於儀錶,座椅,旋鈕,鑰匙進行S-line美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