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這波終於穩了?光學指紋識別時代的iPhone 8

隨著更多傳聞的放出, 看起來我們似乎是越來越不需要擔心 Touch ID 會挪到 iPhone 8 的機身背後了。 如果蘋果真的要把指紋識別感測器放進螢幕下邊, 今年的新 iPhone 毫無疑問將會更有吸引力。 我們今天可以來聊聊, 蘋果的這個體驗可以怎樣實現, 業界對此有什麼看法。

自從可靠的消息來源紛紛爆料 iPhone 8 的 Home 鍵將被蘋果去掉之後, Touch ID 怎麼辦就成了一個討論的熱點。 考慮到蘋果已經申請了不少相關的專利, 將指紋識別感測器內置在螢幕下方就成了最為人接受的說法, 後來的傳聞也是這樣說的。

然而又過了一段時間,

傳聞紛紛轉向另一種說法, 那就是蘋果在生產上遇到了麻煩, 螢幕下集成指紋識別模組的方案將導致產能嚴重不足的後果。 到了這個時候, 如果想要保證 iPhone 8 能夠按時量產, 似乎就只剩 Touch ID 後置一種辦法了。

指紋識別模組後置之所以會得到關注, 是因為安卓的競爭對手們早已經這麼用過了, 技術上也沒有難度, 非常適合作為一個應急方案。 問題在於, 這個方案的體驗並不太好, 而且其中那種妥協的味道也不太符合人們對“十周年 iPhone”的期待。

不過到了現在, 大家應該可以稍微放下心了。 從最近的風向來看, 蘋果和供應鏈合作方已經解決了螢幕下集成指紋識別的量產問題, iPhone 8 的最終設計也將會使用最早的方案。

根據 Digitimes 直接從台積電那裡得到的情報,

蘋果將會使用“光學指紋感測器”, 讓使用者能夠通過螢幕完成認證。 對於台積電和蘋果, 我們最熟悉的是它為後者生產 A 系列的處理器, 比如 A9、A10 Fusion。 另外也有說法, Touch ID 模組同樣由它代工。

儘管蘋果官方在正式發佈會之前肯定是不會做出相關確認的, 但熟悉其動態的粉絲們都知道, 很多時候反復出現的爆料最終都被證明是真的。 所以擔心 Touch ID 後置會影響 iPhone 8 體驗的果粉們, 這波似乎是穩了?

說說光學感測器

光學識別時代的 iPhone

那麼如果蘋果確實在 iPhone 8 身上採用了光學指紋識別技術, 它會是什麼樣的?首先螢幕上肯定會有一塊固定區域供使用者們放置指尖,

就目前來說人們還不能做到螢幕各處都是指紋識別區。

LCD 技術做不到指紋識別模組集成在螢幕下方, 是因為螢幕的光線穿透率不夠。 採用了 OLED 屏之後, 圖元點之間就有了一定的縫隙讓光線穿過。 縫隙越小, 識別難度當然就越大。 考慮到縫隙大小主要和解析度相關, 所以 iPhone 8 上和指紋識別相關的區域可能會和主螢幕分離開, 就是傳聞中的所謂和 Touch Bar 有些相像的“功能區”。

有趣的是, 新思國際在劃分手機指紋識別的 3 個階段時, 第 2 階段的顯著特點除了採用螢幕下方集成光學識別之外, 也同樣包括“螢幕固定區域進行識別”。

當然了, 在蘋果官方什麼都沒有確認的情況下,

我們很難確定地說 iPhone 8 一定就會是這樣。 儘管爆料的力量是如此強大, 但蘋果嚴格的保密文化也讓我們總是對真相抱有一絲不肯定。 不過至少通過這些傳聞和已有的證據, iPhone 8 採用光學指紋識別是有理由, 有技術基礎的。

那麼最後的第 3 階段呢?在專家們看來, 手機指紋識別的最後一個階段是讓整個螢幕都變成指紋識別區, 讓用戶在自己意識不到的操作過程中自動完成身份的識別。 這是最具挑戰性的, 也是最難完成的。 然而我們通過過去的一份專利, 可以看到蘋果已經有了類似的想法。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所以更遠的事情我們暫且可以不去考慮, 單單關注即將到來的 iPhone 8。 國外曾經有過調查, 希望在新 iPhone 身上繼續看到可靠的指紋識別技術, 否則將不會去購買它的人占到了半數以上。可以想見蘋果是不會在指紋識別的問題上怠慢的。這一點,應該說沒有疑問。究竟真相會是什麼樣?不知道蘋果會給我們一個怎麼樣的答案。

我們都知道,目前已經發售的 iPhone 所使用的指紋識別技術是所謂的電容式方案。金屬環和手指接觸讓指尖帶電,從而讓模組能夠識別出指紋的脊線和穀線。這種技術最成熟可靠,成本也較低,所以一直都是廠商最常用的。

問題在於,要達到足夠的信噪比,手指和感測器一定要保持在一段距離之內。就目前來說,即使是最先進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那段距離最大也得有 0.35 毫米。毫無疑問,螢幕保護裝置玻璃是大於這個數字的。所以,蘋果或是其他的手機廠商想要實現機身正面幾乎完全螢幕化的話,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至少在它尚未取得新突破的現在,肯定是不能用的了。

新思國際(Synaptics)雖然近來一直被傳出即將被轉向晶片自主研發的蘋果拋棄,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人機交互技術的名廠,又是已經開發出了可穿透 1 毫米玻璃實現指紋識別的廠商,它在這個技術領域上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有趣的是,新思國際將指紋識別技術在手機上的實現分為 3 個階段,而預計將要到來的第 2 個階段,主體正是光學指紋識別。

在這 3 個階段裡,第 1 個階段是電容識別階段,這個隨著大屏占比手機的不斷成為主流,肯定是會逐漸被淘汰的。要實現在覆蓋著一大塊螢幕的情況下還能保證用正面來識別指紋,新思認為光學識別是最好的方案了。

可能會有人提及前段時間受到熱議的超聲波指紋識別。然而就一款需要量產的產品來說,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雖然擁有非常高的精度和很快的回應速度,但它非常耗電,而且成本偏高,和光學識別相比並不是一個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即使 iPhone 8 傳說是迄今為止最貴的 iPhone,許多部件的成本都已經提高了,光是耗電這一點,從人們使用指紋識別功能的頻率這一點來說,蘋果就不太可能會去使用它。

轉自:威鋒網

否則將不會去購買它的人占到了半數以上。可以想見蘋果是不會在指紋識別的問題上怠慢的。這一點,應該說沒有疑問。究竟真相會是什麼樣?不知道蘋果會給我們一個怎麼樣的答案。

我們都知道,目前已經發售的 iPhone 所使用的指紋識別技術是所謂的電容式方案。金屬環和手指接觸讓指尖帶電,從而讓模組能夠識別出指紋的脊線和穀線。這種技術最成熟可靠,成本也較低,所以一直都是廠商最常用的。

問題在於,要達到足夠的信噪比,手指和感測器一定要保持在一段距離之內。就目前來說,即使是最先進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那段距離最大也得有 0.35 毫米。毫無疑問,螢幕保護裝置玻璃是大於這個數字的。所以,蘋果或是其他的手機廠商想要實現機身正面幾乎完全螢幕化的話,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至少在它尚未取得新突破的現在,肯定是不能用的了。

新思國際(Synaptics)雖然近來一直被傳出即將被轉向晶片自主研發的蘋果拋棄,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人機交互技術的名廠,又是已經開發出了可穿透 1 毫米玻璃實現指紋識別的廠商,它在這個技術領域上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有趣的是,新思國際將指紋識別技術在手機上的實現分為 3 個階段,而預計將要到來的第 2 個階段,主體正是光學指紋識別。

在這 3 個階段裡,第 1 個階段是電容識別階段,這個隨著大屏占比手機的不斷成為主流,肯定是會逐漸被淘汰的。要實現在覆蓋著一大塊螢幕的情況下還能保證用正面來識別指紋,新思認為光學識別是最好的方案了。

可能會有人提及前段時間受到熱議的超聲波指紋識別。然而就一款需要量產的產品來說,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雖然擁有非常高的精度和很快的回應速度,但它非常耗電,而且成本偏高,和光學識別相比並不是一個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即使 iPhone 8 傳說是迄今為止最貴的 iPhone,許多部件的成本都已經提高了,光是耗電這一點,從人們使用指紋識別功能的頻率這一點來說,蘋果就不太可能會去使用它。

轉自:威鋒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