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叔夜擒宋江,後來殉國自殺

大家都知道南宋陸秀夫負帝投海的故事。

1279年3月19日, 南宋與蒙元在廣東崖山展開決戰, 宋軍被元軍擊敗。 左丞相陸秀夫擔心“靖康之恥”又要重演, 為了不讓國家的象徵--皇帝受到污辱, 他背著8歲的懷宗趙昺跳海而死, 這標誌著大宋王朝覆亡。

其實在北宋滅亡時, 也有一位為國殉節的烈士, 他叫張叔夜。

張叔夜, 江西廣豐人, 北宋名將。 年輕時曾在蘭州抵禦羌人入侵。 後來出使遼國, 與遼人比賽射箭, 首先命中目標。 遼人驚詫, 想查看他所引的弓。 張叔夜以無前例為由拒絕。 出使歸來後, 張叔夜畫出遼國的山川、城郭、服器、儀範等資料, 上呈宋徽宗。 所以說他是個文武全才的人。

1119年, 宋江在河北起義, 聲勢浩大。 1121年春天轉戰海州(連雲港), 奪取了官軍巨艦十數艘。 知州張叔夜帶人在城郊設下埋伏, 放火焚燒敵人船隊, 敵軍大敗, 宋江投降。

海州白虎山張叔夜登高碑(1120年)

張叔夜因此升任龍圖閣直學士、青州知府。

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大舉南侵, 宋徽宗提前退休當了太上皇, 宋欽宗即位。 朝廷調張叔夜急赴河南保衛京城開封。 他率兩個兒子張伯奮、張仲熊及部下三萬人星夜兼程入京護衛。 途徑開封南邊的尉氏, 與金兵遭遇, 一路殺敵, 十一月底到達京城。

宋欽宗親自接見浴血奮戰前來勤王的張叔夜, 賜延康殿學士、資政殿學士之銜, 授予簽署樞密院(國防部副部長)之職。

張叔夜與金兵連戰四天, 取得了局部勝利。 宋欽宗大喜, 派使者出京告示全國, 宣揚張叔夜的戰功, 下令各州郡長官率兵勤王, 但沒有將領前來援助。

京城陷落後, 宋欽宗向金軍投降。 張叔夜聞訊趕到, 緊緊挽住禦車的轡繩, 極力勸諫不讓車駕前行。 宋欽宗說道:“為免生靈塗炭, 朕不得不親往金營啊!”張叔夜禁不住大聲號哭。 宋欽宗在車上頻頻回顧, 勉勵張叔夜道:“嵇仲努力,

嵇仲努力啊!”

張叔夜被俘後, 與孫傅、秦檜等人堅決拒絕推立張邦昌為帝, 被勒令舉家北遷, 隨徽、欽二帝同行。

到了宋、金兩國的界河白溝(河北高碑店), 張叔夜難掩悲憤, 自縊而死, 終年六十三歲。 他兩個兒子也隨他自殺。

南宋朝廷為表彰張叔夜, 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系宰相階),諡號“忠文”。

1138年(紹興八年),宋金議和,張叔夜的遺骸得以回歸故國。船行到鄱陽湖時,遇到大風,船無法前進,只得葬於湖畔。

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系宰相階),諡號“忠文”。

1138年(紹興八年),宋金議和,張叔夜的遺骸得以回歸故國。船行到鄱陽湖時,遇到大風,船無法前進,只得葬於湖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