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換個角度看西施,會得出什麼結論呢?

推薦:西施:千古美人第一角

文/宋執群

【作者簡介】宋執群, 生於一九六零年代。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梅雨》《望海門》,

長篇文化散文《錦上姑蘇》等。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位列中國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 她的傳奇人生, 謎一般的結局, 和她的光榮與恥辱, 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她的一生打敗了一個國家, 成就了一個國家, 創造了兩個典故:關於美貌的——沉魚, 關於人生的——東施效顰。

先來說說由西施創造的著名典故:

眾所周知,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她們的排名次序是西施居首, 王昭君次之, 貂蟬再次, 楊玉環為末。 其中西施最終被抽象成了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 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都是由精彩故事演繹出的歷史典故。

“閉月”說的是一天夜裡, 明月當空, 涼風習習, 貂蟬與英雄呂布月下夜宴。 空中的明月, 見到貂蟬的美貌無與倫比, 就立刻羞答答地躲進雲層, 不敢與她比美;

“羞花”, 說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暢遊御花園, 爭妍鬥豔的百花, 看見傾國傾城的楊貴妃, 傻了眼, 全都含羞地把花瓣合起來, 不敢與她相比,

就連花王牡丹也甘拜下風;

“沉魚”, 說的是西施在溪邊浣紗。 溪流中無數的魚兒, 迎著浣紗泛起的輕柔波浪遊上水面, 看到美女西施的容貌美麗得勝過天仙, 自知不如, 深感羞愧, 便趕忙沉下水底, 再也不浮出水面了;

“落雁”, 說的是王昭君出塞時, 手抱琵琶, 邊談邊唱, 騎著高頭駿馬前往匈奴“和親”。 這時一群大雁從天上飛過, 看到昭君這樣天生麗質的美女, 便低旋慢飛, 不斷盤桓, 以致墜落平沙。

另一個典故“東施效顰”, 源於《莊子》裡的一則記載:有一次西施害心病而捂著心口, 皺眉蹙額地走路。 村子裡有一個名叫東施、模樣長得非常醜陋的女子看見後, 認為西施這種樣子非常好看, 於是就模仿著西施, 也捂著心口, 皺眉蹙額地走在村莊裡, 想增加自己的美貌, 博得別人的讚歎。 可是, 事與願違, 人們見了她的那種怪模樣, 趕緊把門關上, 不願見她, 即使見了她, 也避得遠遠的。 她只知道西施皺眉蹙額看起來很好看, 卻不知道為什麼西施皺眉蹙額就非常好看。 後來, 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比喻模仿別人,

不但模仿不好, 反而會出醜。 有時也作自謙之詞, 表示自己根底差, 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

再來說說西施傳奇的人生:

時值春秋末期, 中華大地各諸侯國稱雄。 位於長江、錢塘江流域的吳國和越國也應時開戰, 結果越軍大敗, 越王勾踐向吳王夫差乞降。 投降後, 勾踐君臣含垢忍辱, 被囚禁在吳國。 他們假裝臣服吳王, 不僅甘當夫差的馬夫, 甚至不嫌去吃夫差的屎, 以迷惑夫差以為他們徹底失去了鬥志, 在三年後放心地放還他們歸國。

勾踐安全回到越國之後,立志複國。經過十年的臥薪嚐膽,勵精圖治,越國逐漸強盛起來,打敗吳國、報仇雪恥成為舉國上下偉大復興的“越國夢”。但是當時越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仍遠不及吳國。因此,勾踐在訓練軍隊,發展經濟,壯大國家實力的同時,與大夫范蠡合計,針對吳王夫差好色的致命弱點,策劃對他實施了一個史無前例的“美人計”。

范蠡按照越王勾踐的要求,在民間尋訪美女。擔任這個國家第一間諜的美女,不僅要美麗無比,而且要膽識、機智過人,具備肩扛千秋大業的抗壓力。經過千挑萬選,範蠡選中了西施和她的閨蜜鄭旦。據說,當範蠡和那個在諸暨江邊浣紗的西施一見面,頃刻就被她的美貌和清純打動了,而且西施也對眼前這位英俊的將軍一見傾心。所以,當范蠡向她表明身份,說明選美的原委時,已被愛情燒成腦殘的西施已經毫無戒備之心,中蠱般言聽計從了。

西施傳奇人生的重頭戲,當然是在入吳,被獻給吳王夫差之後。

這位中國的首席美女,雖然生在浙江,但施展青春美貌和人生大業的舞臺卻在蘇州,她要全身心地用美色來麻痹和消磨吳王的鬥志。

吳王很快就被西施迷惑得眾叛親離,沉溺在美色中無心國事。當他得知西施生於六月,命中的花朵為荷花時,每年一到六月,就要親自陪同她到皇城附近的錦帆河裡進行採蓮秀,整日歌舞淫樂,直至荷花凋謝。

據史料記載,為了博取西施開心,他開始大興土木,修建娛樂會所,在今天蘇州的靈岩山上留下了西施洞、玩花池、梳粧檯等許多縱情聲色的古跡。

而就在吳王獻身于西施那美麗陷阱,作著縱欲無度的作死享受時,在同一片星空下,在一個個同樣的不眠之夜,勾踐卻躲在夜的深處,利用西施所創造出的致命遺忘,臥薪嚐膽著,統領著整個越國在痛定思痛中磨刀赫赫。

再當吳王從美夢中醒來時,越王的鐵騎已經兵臨城下,勾踐的金戈瞬息之間就將他的國家鏟滅。

其實,早在西施把光焰閃爍的身體交給了吳王的時候,勾踐事實上就已經得到了吳王的天下。

雖然沒有人能夠證實,在那個獻身的夜晚,西施到底都採用了哪些勾魂的手段。但我們不難想像,當西施的眼神緩緩地從琴弦上移開,當一抹絲綢滑落出她的心跳,她一定是異常的嫵媚,動人。雖然當時西施半遮的美目中的憂傷勝於多情,但那個早被餓昏了的吳王已顧不得觀察,來不及判斷,迫不及待就化作了西施的奴隸。

傳說由織女星受孕而生的西施,無疑是世界上最華美的錦囊,用血肉的錦囊掩藏著範蠡偉大的妙計,終於把吳國的錦繡河山,化作了越王的錦繡前程。

也許更真實的情況是,浣紗的西施因為憧憬著和範蠡的愛情,才煥發了別樣的情、奪目的美,征服了吳王,進而征服了一個國家。

其實,歷史的必然性往往是由偶然性引發的。看似一個帝王的偶然獵豔,卻剛好能揭開西施和範蠡早就謀劃好的一出色情大戲的序幕。

不幸的是,這出色情大戲正好切中了吳王的致命弱點,正好呈現了他夢中追求的幻境,因而就必然會導致他忽略這美夢隱藏的危險,進而忘卻了江山社稷。

至於西施人生的結局,向來眾說紛紜,撲朔迷離,我們先來說一個浪漫的,一個我們吃瓜草民希望如此的:

這個說法較為風行,典籍中都有記載。東漢人所寫的《越絕書》中記述:“西施,亡吳後複歸範蠡,同泛五湖而去。”說吳國滅亡的當天,範蠡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勸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難的文種,趁早離開勾踐。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蘇台下花蔭深處找到了萎頓不堪的舊情人西施,倉皇逃到太湖,雙雙駕一葉扁舟,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然後到了山東境內,改名換姓陶朱公,由從政改為經商,並一舉富可敵國,成為後人推崇的經商奇才。

再來說一個我以為符合歷史規律的,靠譜的。因為歷史的真相往往就是這麼殘酷。

說是勾踐戰勝吳王后,認為吳國的滅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夫差沉湎於西施的美色而喪失了鬥志。所以,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過來殃及越國,他就將西施當成了“紅顏禍水”,並恩將仇報,把西施沉沒在了錢塘江。

任你扼腕也好,感傷也好,抓狂也罷,與暴虐的政權爭奪相比,個人的命運總是微不足道、不需眷顧的,哪怕她是作為人肉炸彈,一爆滅吳的西施。所以,在西施被越王賜死的那個最後的夜晚,她一定期望自己是在這樣的幻覺中與這個醜惡的世界告別的:和往昔那許許多多身不由己陪伴吳王的長夜一樣,她仍然能懷想著遙遠的愛情,懷想著是在範蠡的懷抱中安眠于故鄉的明月山河間……

傳說越國勾踐擁有一柄舉世無雙的寶劍——越王劍。1965年,這個傳說被湖北江陵紀南城楚墓發掘出的一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坐實。該劍全長55.6釐米,劍格寬5釐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暗紋,劍格的正面和背面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出土時劍置於黑色漆木劍鞘內,出鞘時劍身寒光閃閃,毫無銹蝕,刃薄鋒利。

2000多年前先人的鑄造工藝歎為觀止,此劍便獲得了“天下第一劍”之名,作為鎮館之寶被湖北省博物館珍藏,被視為我國國家一級文物中的極品。人們由此認為,當年越王勾踐正是因為擁有這種寶劍,才得以縱橫沙場、所向披靡的。

但我覺得,西施才是越王勾踐乃至整個越國擁有的一柄最鋒利的寶劍。因為這位中國第一美女于越國來說,無疑是個天使,是個福星,她以一個山村浣紗女的柔弱身軀擔負起了復興一個國家的重任,並且不辱使命,最終使勾踐失而復得一國壯麗的山河。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從吳王的角度來看,西施則又是一潭紅顏禍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魔鬼。因為她讓另一個國家很受傷,讓另一國的民眾很崩潰。

要是我們再換一個角度,以西施的視角反觀她自己,那又可能僅僅是只關乎個體的,她自己的悲喜劇,而與什麼家國恩仇、帝王榮辱無關。但這也只是猜想,要探尋西施這樣一個由特殊材料構成的人物的真實心境是困難的。

(西施故里)

一九二一年三月至七月,日本著名作家介川龍之介受《大阪每日新聞》委派,到中國遊歷了上海、蘇州、杭州、揚州、南京等十七個城市,每天寫一篇見聞通訊供《大阪每日新聞》發表。

他于到達蘇州的第二天就急不可耐地騎著毛驢前往靈岩山,尋訪一千多年前唐朝詩人李白描寫的“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的春秋遺跡。

然而,蕩盡了春秋往事的靈岩山讓他心生出無限的荒涼與失望,他那如椽的巨筆竟對西施的傳奇人生與經歷難著一字,以至給《大阪每日新聞》開了天窗。

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還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抓住了西施美的本質,他把一泓最美的天堂之水西湖比作了她,從而使得中國第一美的湖泊——杭州西湖,獲得了“西子湖”的別名。或許這也正是古越國人對西施的最好紀念。

由此看來,西施和大多數事物一樣,亦榮亦辱,是一把史上最美的、榮辱與共的雙刃劍。

(現在把美女都叫西施,圖片為農莊的種菜西施)

推薦:宋江的錢、李逵的命,施耐庵老先生在警示什麼呢?

勾踐安全回到越國之後,立志複國。經過十年的臥薪嚐膽,勵精圖治,越國逐漸強盛起來,打敗吳國、報仇雪恥成為舉國上下偉大復興的“越國夢”。但是當時越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仍遠不及吳國。因此,勾踐在訓練軍隊,發展經濟,壯大國家實力的同時,與大夫范蠡合計,針對吳王夫差好色的致命弱點,策劃對他實施了一個史無前例的“美人計”。

范蠡按照越王勾踐的要求,在民間尋訪美女。擔任這個國家第一間諜的美女,不僅要美麗無比,而且要膽識、機智過人,具備肩扛千秋大業的抗壓力。經過千挑萬選,範蠡選中了西施和她的閨蜜鄭旦。據說,當範蠡和那個在諸暨江邊浣紗的西施一見面,頃刻就被她的美貌和清純打動了,而且西施也對眼前這位英俊的將軍一見傾心。所以,當范蠡向她表明身份,說明選美的原委時,已被愛情燒成腦殘的西施已經毫無戒備之心,中蠱般言聽計從了。

西施傳奇人生的重頭戲,當然是在入吳,被獻給吳王夫差之後。

這位中國的首席美女,雖然生在浙江,但施展青春美貌和人生大業的舞臺卻在蘇州,她要全身心地用美色來麻痹和消磨吳王的鬥志。

吳王很快就被西施迷惑得眾叛親離,沉溺在美色中無心國事。當他得知西施生於六月,命中的花朵為荷花時,每年一到六月,就要親自陪同她到皇城附近的錦帆河裡進行採蓮秀,整日歌舞淫樂,直至荷花凋謝。

據史料記載,為了博取西施開心,他開始大興土木,修建娛樂會所,在今天蘇州的靈岩山上留下了西施洞、玩花池、梳粧檯等許多縱情聲色的古跡。

而就在吳王獻身于西施那美麗陷阱,作著縱欲無度的作死享受時,在同一片星空下,在一個個同樣的不眠之夜,勾踐卻躲在夜的深處,利用西施所創造出的致命遺忘,臥薪嚐膽著,統領著整個越國在痛定思痛中磨刀赫赫。

再當吳王從美夢中醒來時,越王的鐵騎已經兵臨城下,勾踐的金戈瞬息之間就將他的國家鏟滅。

其實,早在西施把光焰閃爍的身體交給了吳王的時候,勾踐事實上就已經得到了吳王的天下。

雖然沒有人能夠證實,在那個獻身的夜晚,西施到底都採用了哪些勾魂的手段。但我們不難想像,當西施的眼神緩緩地從琴弦上移開,當一抹絲綢滑落出她的心跳,她一定是異常的嫵媚,動人。雖然當時西施半遮的美目中的憂傷勝於多情,但那個早被餓昏了的吳王已顧不得觀察,來不及判斷,迫不及待就化作了西施的奴隸。

傳說由織女星受孕而生的西施,無疑是世界上最華美的錦囊,用血肉的錦囊掩藏著範蠡偉大的妙計,終於把吳國的錦繡河山,化作了越王的錦繡前程。

也許更真實的情況是,浣紗的西施因為憧憬著和範蠡的愛情,才煥發了別樣的情、奪目的美,征服了吳王,進而征服了一個國家。

其實,歷史的必然性往往是由偶然性引發的。看似一個帝王的偶然獵豔,卻剛好能揭開西施和範蠡早就謀劃好的一出色情大戲的序幕。

不幸的是,這出色情大戲正好切中了吳王的致命弱點,正好呈現了他夢中追求的幻境,因而就必然會導致他忽略這美夢隱藏的危險,進而忘卻了江山社稷。

至於西施人生的結局,向來眾說紛紜,撲朔迷離,我們先來說一個浪漫的,一個我們吃瓜草民希望如此的:

這個說法較為風行,典籍中都有記載。東漢人所寫的《越絕書》中記述:“西施,亡吳後複歸範蠡,同泛五湖而去。”說吳國滅亡的當天,範蠡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勸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難的文種,趁早離開勾踐。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蘇台下花蔭深處找到了萎頓不堪的舊情人西施,倉皇逃到太湖,雙雙駕一葉扁舟,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然後到了山東境內,改名換姓陶朱公,由從政改為經商,並一舉富可敵國,成為後人推崇的經商奇才。

再來說一個我以為符合歷史規律的,靠譜的。因為歷史的真相往往就是這麼殘酷。

說是勾踐戰勝吳王后,認為吳國的滅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夫差沉湎於西施的美色而喪失了鬥志。所以,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過來殃及越國,他就將西施當成了“紅顏禍水”,並恩將仇報,把西施沉沒在了錢塘江。

任你扼腕也好,感傷也好,抓狂也罷,與暴虐的政權爭奪相比,個人的命運總是微不足道、不需眷顧的,哪怕她是作為人肉炸彈,一爆滅吳的西施。所以,在西施被越王賜死的那個最後的夜晚,她一定期望自己是在這樣的幻覺中與這個醜惡的世界告別的:和往昔那許許多多身不由己陪伴吳王的長夜一樣,她仍然能懷想著遙遠的愛情,懷想著是在範蠡的懷抱中安眠于故鄉的明月山河間……

傳說越國勾踐擁有一柄舉世無雙的寶劍——越王劍。1965年,這個傳說被湖北江陵紀南城楚墓發掘出的一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坐實。該劍全長55.6釐米,劍格寬5釐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暗紋,劍格的正面和背面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出土時劍置於黑色漆木劍鞘內,出鞘時劍身寒光閃閃,毫無銹蝕,刃薄鋒利。

2000多年前先人的鑄造工藝歎為觀止,此劍便獲得了“天下第一劍”之名,作為鎮館之寶被湖北省博物館珍藏,被視為我國國家一級文物中的極品。人們由此認為,當年越王勾踐正是因為擁有這種寶劍,才得以縱橫沙場、所向披靡的。

但我覺得,西施才是越王勾踐乃至整個越國擁有的一柄最鋒利的寶劍。因為這位中國第一美女于越國來說,無疑是個天使,是個福星,她以一個山村浣紗女的柔弱身軀擔負起了復興一個國家的重任,並且不辱使命,最終使勾踐失而復得一國壯麗的山河。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從吳王的角度來看,西施則又是一潭紅顏禍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魔鬼。因為她讓另一個國家很受傷,讓另一國的民眾很崩潰。

要是我們再換一個角度,以西施的視角反觀她自己,那又可能僅僅是只關乎個體的,她自己的悲喜劇,而與什麼家國恩仇、帝王榮辱無關。但這也只是猜想,要探尋西施這樣一個由特殊材料構成的人物的真實心境是困難的。

(西施故里)

一九二一年三月至七月,日本著名作家介川龍之介受《大阪每日新聞》委派,到中國遊歷了上海、蘇州、杭州、揚州、南京等十七個城市,每天寫一篇見聞通訊供《大阪每日新聞》發表。

他于到達蘇州的第二天就急不可耐地騎著毛驢前往靈岩山,尋訪一千多年前唐朝詩人李白描寫的“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的春秋遺跡。

然而,蕩盡了春秋往事的靈岩山讓他心生出無限的荒涼與失望,他那如椽的巨筆竟對西施的傳奇人生與經歷難著一字,以至給《大阪每日新聞》開了天窗。

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還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抓住了西施美的本質,他把一泓最美的天堂之水西湖比作了她,從而使得中國第一美的湖泊——杭州西湖,獲得了“西子湖”的別名。或許這也正是古越國人對西施的最好紀念。

由此看來,西施和大多數事物一樣,亦榮亦辱,是一把史上最美的、榮辱與共的雙刃劍。

(現在把美女都叫西施,圖片為農莊的種菜西施)

推薦:宋江的錢、李逵的命,施耐庵老先生在警示什麼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