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歪果仁”說:龍是激情,舟是船?中國傳統龍舟文化沒有這麼簡單~

“舟就是划船, 龍代表激情, ”這是一位俄羅斯龍舟運動員對“龍舟”的解讀, 這樣簡單粗暴的解釋倒也不錯。 但是在中國, 當你看著一條傳統龍舟從彌漫著鞭炮煙霧的河面上慢慢露出時……你才會知道, “龍舟”是一種古老的文化。

五百多歲傳統老龍出水場面莊重

端午賽龍舟, 是中國流傳幾千年的習俗, 尤其以中國南方為盛, 那裡一年四季氣候溫暖濕潤, 水域多, 群眾基礎好。 在廣東, 端午龍舟有非常多的習俗、儀式, 從起龍、扒龍舟到送龍、藏龍, 已經成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廣東僑鄉佛山, 有一場起龍儀式是每年大家必定關注的重頭戲,

那就是有著585年歷史的鹽步老龍出水。 鹽步老龍長36 .8米, 重4噸, 有68個座位, 由坤甸木打造。 製作傳統龍舟的坤甸木, 材質硬重, 強韌耐腐, 且不怕潮濕、置於潮濕處不會腐蝕, 隔水靜置反而不利於保護龍舟。 因此每年端午節過後, 龍舟健兒們都要將老龍重新沉入船塢, 用鹽步河的水跟泥溫潤妥帖地藏好。

585歲的鹽步老龍起龍出水儀式在佛山南海大瀝龍湧村舉行。 (圖片/鄭仲攝)

起龍儀式包括祭龍、起龍、洗龍、采青四大步驟。 起龍前, 要在船塢上擺放好香燭果盤, 分別對船塢裡的老龍“龍首、龍身、龍尾”進行祭拜。 吉時, 起龍主持人走到祭台前, 誦讀祝文、點燃百響爆竹、上香。 接著, 船塢中的龍舟健兒們便開始將手探進沒腰的水下, 將壓在老龍船身的沙袋提起, 老龍船身逐漸升高, 最終露出水面。 時隔一年, 重新游于水上的龍舟, 還需要用藤絲細細將淤泥擦去, 烏黑發亮的船身方可重見天日。

等到農曆五月初一, 重新裝上龍首、龍尾的鹽步老龍要來到華光廟, 由龍舟船手行拜祭華光神儀式, 並響十三次鑼鼓開道, 到藏龍地點進行“采青”, 即將兩束綠色的薑花椰分置於船頭船尾以辟邪, 最後“鹽步老龍”會在鹽步湧水道進行游龍表演, 被眾人迎接觀賞。

百年以來, 鹽步老龍已經不參與龍舟比賽了, 只在龍舟競賽盛會中進行游龍表演,

成為傳統龍舟文化的象徵, 而載著龍舟走向更大舞臺的則是它的競技運動屬性。

競技屬性 讓龍舟走向更大舞臺

2016年12月25日, 龍舟正式成為第十三屆全運會比賽專案, 本屆天津全運會龍舟賽各省、市、自治區代表隊將派出男、女兩支隊伍參賽, 男女隊均採用22人大龍舟和12人小龍舟, 在100米、200米、500米三個專案上展開角逐。 這樣的設置, 與國內級別最高、競技水準最高的一場賽事——中華龍舟大賽不無關係。

2015年, 中華龍舟大賽在原有200米、500米直道賽的基礎上增設100米直道賽, 這一變動大大提升了龍舟賽的觀賞性和激烈度, 也讓參賽隊有了新的訓練方向和突破口。 隨著青少年隊伍加入, 12人小龍舟逐漸成為青少年組的比賽形式,

並慢慢被職業龍舟隊員所認同和接受。

成為第十三屆全運會比賽專案, 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讓所有喜愛、從事龍舟的人們鼓舞振奮, 也讓為龍舟付出的人們收穫了回報。

中國龍舟協會秘書長余漢橋說:“全運會是全民文化的運動會, 更是老百姓的運動會,這與中華龍舟大賽的辦賽理念形成了最佳的契合點。中華龍舟大賽每年舉辦七站比賽,充分帶動各省市對龍舟運動開展的積極性。”

據統計,目前全國每年舉辦的龍舟賽已超過500場,參與觀眾突破3800萬,龍舟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水上體育項目。而在國際上,截至2016年底,開展龍舟這項運動的國家和地區已達到84個,尤其在華人聚集地區大有風起雲湧之勢。

龍舟席捲海外 漸加中國習俗

美國波士頓龍舟節已有34年歷史,是北美地區最悠久的龍舟節,每年都在波士頓與劍橋的查理斯河舉行,吸引了數萬名觀眾觀看助戰。波士頓大打“龍舟點睛儀式”特色牌,會按照中國傳統習俗,龍在12時點睛之後騰飛升起,還會有中國舞和腰鼓舞增添氣勢。

1991年,德國的法蘭克福也開始舉辦龍舟比賽,並一直延續至今。組織者凱瓦特表示:“這個賽龍舟的傳統來自於中國,現在我們有成千上萬的觀眾。雖然我們沒能全部符合中國習慣,但中國的傳統是這個活動的樣本。”在龍舟比賽現場,廣播裡還會講屈原投江、漁夫乘舟搶救擊鼓趕魚的故事,比賽的時候還會播放中國民樂“將軍令”,鏗鏘的節奏將參賽者和觀眾的情緒推向高潮。

外國人“朝聖”龍舟故鄉

外國人對龍舟很有興趣,因為它賦予“龍”這個神秘的中國文化要素以非常強烈的形式感,又蘊含了現代人都認同的健康、合作與競技精神。

在江蘇江陰月城舉行的一次龍舟賽中,一支俄羅斯龍舟隊前來“偷師”。他們的隊長瓦列裡介紹,1998年隊伍成立,隊中有一半成員是從皮划艇專案“跳槽”而來,另外,還有水手、經理人、零售商等等。憑藉著良好的體能和技術,他們在比賽中獲得了亞軍,但他們卻並不瞭解中國龍舟文化。在他們看來,舟就是划船,是一項有趣健康的運動,龍是中國的圖騰,代表著激情,隊員中有人身上還有龍紋身,看上去很酷。

英國、澳大利亞的十多名龍舟運動愛好者也曾到龍舟之鄉“朝聖”。佛山南海區九江鎮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特別安排了一場傳統“起龍舟”儀式。焚香、鳴鞭、擊鼓……20餘名龍舟隊成員躍入齊腰深的河水中,把深藏在淤泥中的龍舟請出。

國際友人看得入了神,“原來龍舟是沉在水下面的,這種儀式看起來非常神秘,我很感興趣。”來自英國伯明罕的史蒂芬說,他之前以為劃龍舟和賽艇一樣只不過是一項運動,“現在知道龍舟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感覺很激動,不虛此行。”

文字綜合自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中國體育報、光明日報、新華社

編輯:孫翔

推廣

更是老百姓的運動會,這與中華龍舟大賽的辦賽理念形成了最佳的契合點。中華龍舟大賽每年舉辦七站比賽,充分帶動各省市對龍舟運動開展的積極性。”

據統計,目前全國每年舉辦的龍舟賽已超過500場,參與觀眾突破3800萬,龍舟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水上體育項目。而在國際上,截至2016年底,開展龍舟這項運動的國家和地區已達到84個,尤其在華人聚集地區大有風起雲湧之勢。

龍舟席捲海外 漸加中國習俗

美國波士頓龍舟節已有34年歷史,是北美地區最悠久的龍舟節,每年都在波士頓與劍橋的查理斯河舉行,吸引了數萬名觀眾觀看助戰。波士頓大打“龍舟點睛儀式”特色牌,會按照中國傳統習俗,龍在12時點睛之後騰飛升起,還會有中國舞和腰鼓舞增添氣勢。

1991年,德國的法蘭克福也開始舉辦龍舟比賽,並一直延續至今。組織者凱瓦特表示:“這個賽龍舟的傳統來自於中國,現在我們有成千上萬的觀眾。雖然我們沒能全部符合中國習慣,但中國的傳統是這個活動的樣本。”在龍舟比賽現場,廣播裡還會講屈原投江、漁夫乘舟搶救擊鼓趕魚的故事,比賽的時候還會播放中國民樂“將軍令”,鏗鏘的節奏將參賽者和觀眾的情緒推向高潮。

外國人“朝聖”龍舟故鄉

外國人對龍舟很有興趣,因為它賦予“龍”這個神秘的中國文化要素以非常強烈的形式感,又蘊含了現代人都認同的健康、合作與競技精神。

在江蘇江陰月城舉行的一次龍舟賽中,一支俄羅斯龍舟隊前來“偷師”。他們的隊長瓦列裡介紹,1998年隊伍成立,隊中有一半成員是從皮划艇專案“跳槽”而來,另外,還有水手、經理人、零售商等等。憑藉著良好的體能和技術,他們在比賽中獲得了亞軍,但他們卻並不瞭解中國龍舟文化。在他們看來,舟就是划船,是一項有趣健康的運動,龍是中國的圖騰,代表著激情,隊員中有人身上還有龍紋身,看上去很酷。

英國、澳大利亞的十多名龍舟運動愛好者也曾到龍舟之鄉“朝聖”。佛山南海區九江鎮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特別安排了一場傳統“起龍舟”儀式。焚香、鳴鞭、擊鼓……20餘名龍舟隊成員躍入齊腰深的河水中,把深藏在淤泥中的龍舟請出。

國際友人看得入了神,“原來龍舟是沉在水下面的,這種儀式看起來非常神秘,我很感興趣。”來自英國伯明罕的史蒂芬說,他之前以為劃龍舟和賽艇一樣只不過是一項運動,“現在知道龍舟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感覺很激動,不虛此行。”

文字綜合自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中國體育報、光明日報、新華社

編輯:孫翔

推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