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對這個人恨之入骨,但他卻被中國後代罵了上百年!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以後, 國力飆升, 打俄國, 打德國, 打朝鮮, 打中國, 在二戰之前, 日本很少敗過。 由於本國資源較少, 就看上了別的國家, 中國成為他宰割的肥肉。 不過在1884年, 日本卻敗給了腐敗的清政府, 這一戰的領軍人物袁世凱本該有機會成為民族英雄, 最後和慈禧一樣, 被後人罵了上百年。

袁世凱是清末新政最重要的推動者, 除了編練新軍外, 他還設立天津商務局、鼓勵開廠、整頓金融, 發展工商業, 廢除科舉制, 推廣免費的學校, 在辛亥革命以後, 迫使清帝退位, 廢除封建制度, 實現南北統一, 但是他後來稱帝, 葬送了自己。

袁世凱小時候不喜歡讀書, 在自己的父親病逝以後, 自己就去投靠父親的把兄弟吳長慶, 在他身邊做了一個小參謀。 在袁世凱22歲的時候, 他想去外面看看, 於是吳長慶就把袁世凱帶到了朝鮮。 朝鮮那時候還是清朝的藩屬國, 加上朝鮮還很窮, 自己沒有軍隊, 只能靠清朝來保護, 袁世凱去朝鮮說白了就是給朝鮮看家的。

在朝鮮內部分為兩個派別, 一派堅持擁護清朝不動搖, 被稱為事大黨, 一派要學習日本開化革新, 因此被稱為開化黨。 轉眼到了1844年, 清軍在中法戰爭中糟糕的表現, 讓開化黨又看到了希望。 在日本人的支持下, 開化黨發動政變, 挾持朝鮮貴族, 還假聖旨把大臣一個個召進宮裡來, 殺害他們。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 袁世凱果斷下令出兵, 並說道:所有責任由我一人承擔, 絕不株連大家。 別看袁世凱讀書不怎麼樣, 打起仗來可是一把好手, 自己拿起武器就是往前沖, 士兵看到主帥不怕死, 也不怕死往前沖。 很快就平定了內亂, 清軍大勝, 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燒毀使館, 灰溜溜地逃回國內。

袁世凱也因當機立斷, 而深受李鴻章上士, 從此登上政治舞臺。 在日本和朝鮮借下樑子以後, 以至日本國內派人向李鴻章施壓, 說袁世凱殺了日本人, 破壞了兩國的關係, 要殺了袁世凱, 李鴻章一直推諉, 沒有回應, 導致後來日本人派人暗殺袁世凱, 但都沒有成功。 在後來簽訂日本二十一條的時候, 袁世凱也推諉, 沒有辦法, 最後只能同意。

最後只能同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